06.28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曾經有一個段子:有個人去求職,拿出3張文憑,重慶大學本科、浙江大學碩士、北京大學博士,3個畢業證上的校長都是"林建華",面試官說:"同學,造假也要專業一點好不好,你就不能多刻幾個章?"林建華說:"這個段子是在調侃我擔任校長的時間都太短了。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林建華的意外"走紅"全都都歸咎於北大120週年上的那次致辭上,林建華的"鴻浩"之志至今被人詬病,為此林建華還專門針對此事,對外發出了一封致歉信,網絡上關於此事討論的熱潮雖然已經退去,但這個典故卻成了一個意外的段子。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除了這個典故外,你還了解林建華的其他嗎?

林建華生於1955年,山東高密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林建華剛上五年級。1973年,18歲的林建華中學畢業後到內蒙古扎賚特旗巴達爾胡農場工作,當中學老師。1976年農場有一個推薦工農兵大學生的機會,本來林建華拿到這個指標是十拿九穩的,但當時農場的領導把這個機會給了別人。林校長後來經常講"吃虧是福",經常拿這個事情舉例:如果當時農場領導把這個指標給了林建華,那麼他現在可能是一位已經退休的資深中學老師,因為這個機會只是去上一個地區的師範學院。1977年,文革結束,全國恢復高考,林建華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化學系。

1986年,林建華在北大經過九年刻苦學習,拿到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兩年後,他進入德國Stuttgart的 Max-Plank 固體研究所、美國Iowa州立大學化學系和Ames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為無機固體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

1993年,林建華回國,繼續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任教。在他回國之前,當時中國學術界在粉末X射線衍射解析晶體結構方面明顯落後於世界主流科學水平,只能解決簡單的晶體結構問題,對於複雜的晶體結構解析無能為力,按照當時情況來說他是當時中國在晶體結構領域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2010年,林建華調任重慶大學任校長。他做了很多實事。重慶大學學生宿舍原來既無熱水也無空調,一到夏天學生苦不堪言。林建華親自找到企業,請他們捐贈設備,使所有的宿舍通上了熱水裝上了空調。他還大幅度提升了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補貼,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生活。他為重慶大學引進了很多人才,也聘請外面的學者到重慶大學任教,甚至直接擔任院長、副院長,這樣也因為觸動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引起反彈。然而,林建華並不畏懼,一心一意地推進重慶大學遠離"近親繁殖",這些政策得到了絕大多數基層教師和全體學生的支持和擁護,重慶大學面貌煥然一新。

2013年,林建華調任浙江大學任校長。當時的浙江大學某些既得利益者並不歡迎,並且上演了"海外校友會抵制新任校長"的鬧劇,他們以海外校友會的名義發出了公開信,指出林建華既不是院士也不是長江學者,並且和浙大沒有淵源。這篇奇文現在在網上還能找到,裡面的道理很有趣,比如浙大以前的某任校長是院士,卻是當上校長第二年評上的院士;某任校長和浙大有淵源,是因為他兒子在浙大讀書。林建華在浙大的成績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關注一下2013-2015浙大的新聞。

在大家都以為林建華要在浙大校長的位置上退休的時候,2015年林建華回北大接任校長。在北大當校長期間,他在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簡政放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林建華老師主張學校要面向學生和社會這兩大客戶,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學生,讓優秀的學生成長為社會的棟樑。他反對高校中存在的"近親繁殖現象",他主張引進人才,主張人才流動。他主張大學去行政化,主張大學以學生為本。林建華老師是我見過的最自律的人,他從來不會提攜任何他科研組的合作者或者自己的學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儘管他幫一下是非常容易的事。林建華引進人才,只看科研能力,完全不考慮出身、派系等個人因素。所以北大在避免科研領域近親繁殖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其他學校呢?很多學校有近親繁殖的傳統,導師只把自己的學生招進學校,一代一代下去,外面的人進不來,他們培養的人也出不去,科研很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他曾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對比了在三地當大學校長的不同感受:"在重慶大學做校長比較辛苦,校長要有想法,制定發展戰略,還要找到合適的人去落實和實施;浙江大學要好得多,校長只要有想法就行了,做事的人很多,而且做事情很快;北大校長是最輕鬆的,校長不需要有想法,因為教授的想法已經很多了。當然,即使你有想法也不能貿然行動,因為大家只顧品頭論足,就沒有人去做了。"

中央黨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鍾國興,在得知林校長成為網紅後,提筆這樣寫下:一次會議我與林建華認識,他穿著隨意,乍看之下不像來參加會議的樣子。在我們聊天的兩個小時裡,林建華始終謙虛誠懇的傾聽與諮詢,聊天的時候他根本不像大學校長或是政府官員,反而像極了一個虛心的普通學者。當我的新書請他寫推薦語時,工作繁忙的他也不將此事假手於人,一定要親自撰寫。最終推薦語呈現出來的是真誠、平實的文字,沒有譁眾取寵、裝腔作勢的意味。

讀錯字的北大校長林建華 究竟是個啥樣的人

最近,林校長出了一本《大學的改革與未來》,無疑,林校長決不希望自己留下的故事,除了"三個章子"就是"鴻鵠之志"。在書中,他多次闡述北大跨學科研究的發展趨勢,特別強調醫學將是北大發展最快、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認為未來的醫學將更加智能,更加精準,更加依賴於數據和新技術。

這樣的一個北大校長,是否出乎你的意料,你是否還會停留在"鴻鵠之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