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关中”是古代对陕西八百里秦川的泛称。范围多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关中还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地区和陇西、陕北一带。唐代所谓关中,一般是指潼关以西,散关以东,萧关以南,武关以北,即以今天所说的渭河平原为主体。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历史上有两关、三关、四关及众关之说。今天来说一说关中历史上的“九大雄关”。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关中】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之称。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函谷关】

【潼关】关中东部门户。位于今陕西省潼关县,该关由于临近潼水,故名潼关,也有人认为黄河在这里向南奔流,潼击关山,故名潼关。该关“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谓天险”,登临关顶,东望则崇山峻岭,逶迤相接,西望则川途旷然,一平如坻,自古被誉为“百二之固”,意为百万之兵,可拒二倍之旅。隋唐时期李渊义军、安禄山叛军、皇朝义军都是攻克潼关后,长驱西进,占据长安。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潼关】

【武关】关中东南关隘。位于今陕西商州区。该关西有商洛终南山,东有熊耳马蹬山,中有一线长谷,地势险要,自古就有“一夫守置,千夫沉滞”之称,为关中通往荆楚的交通要道。唐将王难得在这里击败了安史守将;唐将郭子仪即从武关出兵,收复了长安;唐将尚可孤自襄阳入武关赴援,配合将军李晟收复长安;唐僖宗中和四年,黄巢起义军在关中被唐军击败后,也从武关南下,转战河南地区。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武关】

【散关】关中西部关隘。位于今宝鸡陈仓区大散岭上。这里东临秦岭,西届陇山,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地势险要,自古为秦蜀咽喉要道和兵家必经之地。唐朝时期安史乱军进入长安,唐玄宗就是从散关南逃成都。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散关】

【萧关】关中西北关隘。位于今甘肃平凉东南三十里。该关史称“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实为北面之险。”自古是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唐太宗贞观末年,曾北出萧关,巡幸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西南),会见突厥、回纥等族酋长,被诸蕃上尊号为“天可汗”;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太子李亨从萧关北上,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萧关】

【金锁关】关中北路关隘,位于今铜川市北三关口以南神水峡以北,曾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是关中的北大门,自古是军事必争之地。

“关中”顾名思义为“险关之中”,险关指的是哪几座关隘?

【金锁关】

【陇关】关中西部关隘。有新故两关,故关即大震关,位于今陕西陇县西六十一里陇山之中。相传汉武帝西行至此,突遇雷震,故而得名。唐高祖武德七年,突厥从原州南侵,曾攻陷此关。唐代宗广德年间,吐蕃占领大震关,先后攻陷了河西、陇右大片土地。唐宣宗大中六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奏请将陇关移至源县西一百四十六里,并改名安戎关,后又称安彝关,是为新关。

【峣关】关中重要关隘之一。关址在今陕西商州区西北,因临峣山得名。自古为关中平原通往鄂、豫的交通要塞。公元前207年,刘邦破武关后被阻于此,遂绕关逾蒉山,破秦军于蓝田南。北周武成元年移置青泥故城(今陕西蓝田)侧,改名青泥关。建德二年又改名蓝田关,因蓝田县得名。

【蒲津关】关中东北关隘。位于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南黄河西岸,亦名临晋关。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从晋阳引兵南下,即从蒲津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攻克长安的。史载:“隔秦称塞,临晋名关,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辏。”

【骆谷关】关中南面关隘。位今西安周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骆谷南口。唐高祖武德七年,开凿骆谷道以通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因置骆谷关于此关之北七里,唐太宗贞观初移于此处。因此关路途较近而又平坦之故,唐代后期唐德宗、唐宪宗、唐僖宗都是从此关南逃巴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