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農村發展滯後?這些脫貧困境引人深思!

先分享身邊的幾個小故事:

1、愛人是包村幹部,她包了一個村14戶貧困戶,這14戶貧困戶的脫貧任務就落在她的肩上,一天,其中的一戶貧困戶給她打電話,說是兒子到了結婚年齡,可是結不了婚,問怎麼辦?妻子有些無奈的回答到:有困難,咱們一起想辦法。

2、朋友是一個村幹部提升到鄉鎮基層的工作者,他頭腦靈活,在村裡期間,開了一個工廠,生活比較富裕,到了鄉鎮後,他成了一個貧困村的包村幹部。有一年,洪水淹沒了村裡的部分莊家,過年時,他自掏腰包,給村裡貧困戶每家發了一袋米,一袋面。可這一善舉卻引來了麻煩。因為鄰村的貧困戶發現後,要求所在的包村幹部也發同樣的東西,可鄰村的這個包村幹部是一個事業單位的普通人員,不得已請求單位支援,可單位並沒有這方面的預算。最後沒辦法,也自掏腰包給每戶貧困戶發了一箱牛奶,可這卻招來了更大的非議。有人認為是這個包村幹部中飽私囊,同樣的貧困戶,怎麼給的不同的待遇?

3、同村的喬二,因外出打工,一次意外事故中受傷,腿部骨折,他有兩個兒子正在上大學,村裡考慮到他的情況後,把他評為貧困戶。兒子享受助學待遇,他享受一些貧困補貼。兩年後,他的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而他的腿傷也基本痊癒。加上在政府的幫助下,他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於是,村裡取消了他的貧困戶資格。可他跑到村支書家裡大吵大鬧,問為啥取消他的資格,說村支書在欺負他。

這幾個故事都是身邊真實的,從中也反映了一些問題,為啥扶貧越扶越窮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扶貧,主要體現在“扶”,是幫助,要實現美好生活的願望,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一個人想爬上樹摘果子吃,由於一些客觀原因,他沒有能力自己上樹,這時,下面有人扶他一把,他就能順利的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你沒有想吃果子的願望,那麼下面的人,再怎麼去扶,你自己不努力,結果是當幫扶的人離手,他就有摔下來的可能。

農村發展滯後?這些脫貧困境引人深思!

幫扶幹部在努力的“扶”

2、農村落後的思想文化和狹隘的思維,制約了扶貧的進展。農民是勤勞的,這誰都不否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思想文化的落後,他們只侷限於自己的小範圍勞動。對於外界一些新鮮事物不願意去嘗試,或者說害怕嘗試失敗後承擔損失。沒有思維,就沒有出路,人們常稱讚成功者“思想超前”。體現在扶貧上,國家在一些產業上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可有些農民不願意去嘗試,更有甚者,把頭腦用在怎麼能最大限度的獲得政府補貼,而不是去發展產業。這種思維,怎麼能脫貧?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噴,誰不願意過上美好的生活?那我請問:烈日下去打工一天掙200塊錢可以改善生活,你願意去嗎?

農村發展滯後?這些脫貧困境引人深思!

貧困的生活

農村發展滯後?這些脫貧困境引人深思!

貧困的如此地步

3、很多地區的農民以貧困戶為榮,很多脫貧農戶,不想著怎麼靠扶貧的力量,進一步發展,而是想著返貧,享受國家的諸多補貼。治貧先治愚,授人要先授漁。還有上面故事中講到的,給的東西少了,也是問題,兒子結不了婚,不找自身問題,想到的是扶貧幹部。這種思想,怎麼能實現脫貧?

農村發展滯後?這些脫貧困境引人深思!

治貧先治愚,授人先授漁

我是農民的兒子,不否認農民固有的樸實善良,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農村思維,制約了脫貧的進展,要想農村早日脫貧,得先改變農民落後的思想文化和狹隘的思維。實現全面脫貧,道路還很艱難!

我是清香核語,關注農村生活,歡迎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