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為培養生活垃圾分類意識,環保宣傳將進入鄭州中小學生教材

鄭州城市人口近千萬,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達5000多噸,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鄭州飽含“垃圾圍城”的困擾。

培養生活垃圾分類意識,需要宣傳。孩子們下學期開學會發現,一本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教材將會發到手中。

為培養生活垃圾分類意識,環保宣傳將進入鄭州中小學生教材

教育無小事,從娃娃抓起。8月2日,從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了普及孩子們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培養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分別適用於幼兒園、小學、中學的三種教材有望於新學期開學後,發往各學校,讓學生學習。

該教材由鄭州市教育局和鄭州市目前三本教材的初稿已經完成,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教材側重點也不同。

幼兒園教材用生動的動畫交孩子如何將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分類,教材後還提倡孩子外出、就餐時不使用一次性水杯和餐具,最後還創作了一首垃圾分類兒歌。

小學教材除了將生活垃圾分類原則講得更清楚外,還介紹了垃圾不分類的危害,以及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

中學教材又增加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流程和相關法規條例。

據介紹,這些教材將用於學生在課餘時間閱讀,或者老師根據安排,定期進行講授。

【今年鄭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這些項目已有動靜】

今年出臺的《關於在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範單位創建工作的通知》,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是重點區域。

在經開區東盛四大街農貿市場,已進行多月的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處由兩個櫃式垃圾箱和四個小型垃圾箱構成。兩個櫃式垃圾箱分別傾倒以蔬菜瓜果、禽畜內臟為主的易腐垃圾,和以衛生紙、菸頭為主的其他垃圾,四個小型垃圾箱則分為兩類,分別傾倒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生活垃圾分揀中心,是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的最重要一環。今年5月,鄭州市各區、管委會建設分揀中心的通知已經下發,8月2日,目前除了高新區和航空港區,其餘各區、管委會的分揀中心都已選址完畢,部分即將開工建設。

據介紹,每個分揀中心處理溼垃圾量每天不低於100噸。此外,對於金屬、紙張、塑料、玻璃等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設置專門的貯存點,對大件垃圾也有拆解、加工處理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