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刺馬案(一)

刺馬案(一)

刺馬案(一)

刺馬案(一)

1870年8月22日,大清同治九年,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天氣燥熱的很。

南京,兩江總督府後院門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忽然一陣鑼聲,驚得行人紛紛閃避。一群凶神惡煞的清軍士兵一邊吆喝著開路,一邊簇擁著一頂綠呢大轎,轎中高坐著一位身穿一品仙鶴圖案的高官,方面大耳,儀態高貴,此人就是清朝兩江總督馬新貽。

清朝兩江總督,管理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節制提督以下所有官吏,堪稱一品封疆重臣。

兩江總督衙門就是前些年太平天國時期的天王府。天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這裡就成為了清朝兩江總督行轅所在地。

馬新貽這是剛從校武場檢閱回來,自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這還是南京城舉行的第一次軍事演練。馬新貽被清朝慈禧太后派到南京就任兩江總督後,經過兩年辛苦經營,長江一帶曾經飽受戰火創傷的地區正在逐漸恢復,明眼人都看出來這位總督大人正春風得意,聖眷正隆。

正在隊伍耀武揚威前進時,路旁圍觀的民眾中忽然躥出一個老頭,頭頂狀紙,跪到轎前,高呼:“冤枉啊!”

隊伍一陣慌亂,轎子停了下來。轎旁軍士快步上前,一個看住喊冤的老頭,另一人接過狀紙,恭恭敬敬的遞到轎前。

馬新貽素來重視官聲,對攔路喊冤者向來停轎接狀觀看,以示體恤民眾,關心百姓。他走出轎子,接過狀紙,簡單的看了一遍,吩咐隨從將喊冤老頭帶到衙門細問。

就在他忙於這一切的時候,人群中忽然闖出一條精壯漢子,手持一把晶瑩奪目的鋒利匕首,迅速衝到馬新貽面前,對準胸膛就是猛地一刺。事發突然,馬新貽身旁的軍士隨從都來不及反映,瞬間慌作一團。

“是你!”馬新貽捂住胸口,身子軟了下去。

這刺客是誰?清朝兩江總督馬新貽竟認識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