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用戶80526325836


保險不是騙人的,但是有些保險業務員說的話是騙人的。

保險是一種金融手段,保險也是一種投資理財工具,保險具有安全保障以及救助的功能。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保險也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保險怎麼是騙人的呢?

現在大家最直觀的看到就是一些車輛保險,一年交幾千元的保險費,車輛出現事故後,保險公司就可以賠付上百萬元的賠償費。假如車輛沒有保險,那麼這些錢都得車主賠償。這就造成了有些車主賠得起,有些車主賠不起,會給社會帶來不利的因素。有了保險就全解決這些問題了,也解決了車主的後顧之憂。



那種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可能是買了一些理財保險或者其他的保險而受到了損失的一些人的看法。

保險險種有很多,而廣大人民群眾又不太瞭解。有些保險業務員為了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攬到更多的保險業務,於是就做著一些推銷,說了一些不切合實際的話,或者是做了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許諾。更有的素質低下的業務員採取坑蒙拐騙的手段,讓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買保險。

一旦被保險人因為該保險發生了糾紛,保險公司按規定少賠或者拒賠的情況下。那麼買保險的人都認為保險公司是騙人的,從而認定保險也是騙人的。

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要想打消人民群眾的疑慮,就必須規範保險業,規範保險代理人以及保險業務員的行為,大力宣傳保險知識。讓被保險人知曉保險的內容,主動積極的購買自己需要的保險。這樣才能夠改變保險在人心目中的形象。

說了這些,不知道你還對保險有什麼看法?


法重情深


“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句話不對。正確的應該是“保險不都是騙人的”。


當然了,說“不是所有保險都騙人”,或者“部分保險不是騙人的”都沒毛病。


之所以有很多人會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是因為多數保險業務員會誇大宣傳,揚長避短,只說最好的預期,而不說實際的收益,不說退保的損失,同樣不會仔細為你計算概率和得失,也不會為你仔細解讀合同裡的哪些條款和限定文字會成為理賠的陷阱。


不要說保險公司不知道這種情況,這麼普遍的現象,絕對不是偶然。


就像做廣告一樣,只能做的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總不能把缺點暴露,讓人望而卻步吧。


誇大宣傳,乃至虛假宣傳,這是很多保險從業者的拿手好戲,反正滿嘴放炮的時候是不需要錄音錄像的,關鍵的時候認真說明再去錄像也沒問題。


理財型保險真實年收益率不過3%,往往能宣傳5%以上,到最後2%也很正常。業務員一定不會明說合同裡會有高中低三種收益,哪種都有可能,唯獨高收益沒有可能,但是隻宣傳最高收益。更不會說這個週期特別長,動輒三五十年,交錢的時間段內一旦停繳就視為退保,本金損失慘重。


至於重疾險同樣多被詬病,一種病前面加三四個限定詞極為常見,只要生病的姿勢不對,就得不到理賠。


保險騙不騙人,關鍵還是在於保險合同的條文。


能夠把中華文字利用到巔峰程度的,唯有保險合同。


如果想讓保險規範,那麼不妨借鑑香港的保險合同,以及歐美最常用的合同範本,逐一對比,看看到底落後在哪裡。


吹的再好,最後還是要看療效。


消費者不需要懂保險,只需要合同承諾真實收益,承諾了生了病就能賠償,買個保險不用對消費者提出專業要求。


未來社會,一定是互聯網保險替代傳統商業保險。

結合眾籌模式的互聯網保險,通過大數據,互助合作,完全可以徹底解決投保人的後顧之憂。

不需要人山人海的保險業務員,不需要動輒40%的高額提成,低廉的保費,更全面的保障,這樣的保險,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保險,只有互聯網模式可以實現。


財智成功


保險、都是、騙人,對於這句話,肯定是不對的。

保險作為一種合同,怎麼能騙人呢?

騙人的只會是人,什麼人呢?

一種是不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一種是心懷不軌的保險從業人。

騙,中國漢字,讀作:piàn。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欺矇,詐取意思,用諾言或詭計使人上當。

由於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我們對於保險知識普及不到位,導致很多人對於保險中非常多的專業術語、複雜的條款難以理解。

加上近20年我國發展保險時,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加入,很多人遇到下崗潮,為了養家餬口來到保險公司,急功近利,導致本身沒有學習到位,就給客戶非常不準確的講解、承諾,引起很多後遺症,於是,“保險都是騙人的”成為大家一種普遍感受和認識。


之前,在頭條發表過一篇文章,比較簡單通俗的講解了常見險種,弄懂這些險種的保障範圍,就有一定認識,就不容易理解錯誤,以及被騙。有興趣的歡迎關注、閱讀。

簡單的說,如果買的是意外險,那麼生病就是不能報銷的;如果是理財險,意外和生病也不包含;如果是買的重疾險,那麼感冒住院等小問題,是不解決的。

國家為了改變保險行業的形象,提高保險從業人員的地位,近幾年逐漸提高的保險准入門檻,從業人員至少要大專學歷,以前那些初中甚至小學畢業的,是肯定不行了。隨著與國際化接軌,越來越多的資格證也在普及,再也不是那些織著毛衣賣保險了。

一方面,提高保險從業人員的素養,一方面提高百姓的保險知識,保險騙人,這一認識肯定會越來越少。保監會也在加大力度監管,“一群不懂保險的人,把保險賣給更不懂保險的人”肯定會成為歷史。

保險,不騙人。

騙人的,只是不誠信不專業的從業人員。

歡迎關注,持續不斷的保險科普文章,助你讀懂保險。

【有保險推薦的問題,歡迎私信】


理財師馬文躍


這話太傻了,如果保險騙人,都說傳銷,國家不早就出手了嗎!

你可以不買保險,但不要在這裡侮辱公眾的智商!保險整體來講分兩種,一種就強險,例如我們繳納的五險一金,車險等,另外一種就是商業保險了。

強險是國家法律保障,必須的。由於強險並不能覆蓋到每個人,保障不了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就有了商業保險。在西方商業保險就是為更好為富人服務而誕生的。

買保險時或者別人給你推銷保險時,一定要去多方瞭解,諮詢,最好多看看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的理賠都是以合同為準的,上面有的就理賠,沒有的就不會理賠,不要聽業務員一面之詞。你是相信白紙黑字,還是相信一張嘴。所以,買保險找個靠譜的人很關鍵。

凡是富人,權貴都會有多份保險,全家老小都會有保險。因為保險是國家法律強制保障的,就算你欠債破產,被法院強制執行,唯有你的保單是不受影響的。

正所謂富人富得流油,窮人窮的掉渣。窮人又怎麼捨得買保險呢?這就是思想的差距。


哪裡有上帝


我不覺得保險是騙人的,但是要選對險種,在12年還是13年我爸媽都買了保險,具體險種我沒看合同,但是因為家裡條件困難,那個推銷員就給我爸媽每人配了2000左右的保費的保險,交20年,如果沒有出重大事就可以連本帶息取。第二年我媽媽摔了一跤,去醫院花1000多,保險報了700多吧,應該是意外傷害險,有10000塊的額度,後兩年我爸又查出肝癌去世了,重疾2萬意外8萬。重疾險是100塊保1萬塊,因為保費才交了200塊的重疾,所以只有2萬保額,因為買的時候歲數大了,保費比較高,額度比較低,但是本身父母本意是當存錢,覺得每年存4000塊20年後夫妻兩就有一筆養老錢,誰知道有天真的會用上保險。而且賠付的時候都是那個賣保險的阿姨在準備資料。保險騙人的有,但是真正分擔風險的也有,就看賣保險的給你配的什麼險種了,有的人不懂所以都是賣保險的說了算,有的人懂就知道哪幾種必須買就不會被坑。事後那保險阿姨還提醒我媽要多交點重疾險,她說因為之前我們家困難所以她就按保費最低的給算的,所以賠的少。我媽之後又多加了10萬的重疾險保額,圖個心安。


文琳


我肯定的回荅不是騙人的.去年老公幹活不小心弄傷.住院1個多.之前同學叫他買保險.他還有點懷疑.經同學的勸說他買了.出事時.我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做保險的同學.到醫院看望.核實.到出院把所有沒報銷的.全部拿去保險公司.過了一星期理倍下來了.交了付加意外險.35塊.理倍了1萬多.我真的很感謝那位做保險的同學.真心的謝謝她.又誰看望你能拿出這麼一大筆錢.這有自己的兒女們.但這會加重她們的負擔.保險以小撥大.買保險就是買平安.後來我勸家人每人買一份意外險.和大病險.最後我還是深深的說一聲謝謝那位同學.她是中國人壽保險的.再次說謝謝人保。但是不管保在那裡都一樣.這要在理倍範圍內


簡簡單單48713


我不說都是騙人的!只是近年來保險事業的口碑是越來越差了!我也曾經是參保者,給兒子買了一份給自己買了一份,說是零存整取交十年,好比一年一千,十年就是一萬,但十年交完,十一年取出只能拿到八九千塊錢左右。我和兒子都是交夠足十年以後,我的我到現在都十三年了,前年去領了一下本金都沒拿夠,更別提利息了!希望保險事業提升一下信譽度!要不然口碑那麼差業務員跑起來也挺辛苦的!信譽度提高了業務員也少受些冷眼!


用戶清風朗月


說句實在的話,保險有很多種,我有親身體會,當時我買了一個人身保險,我都受騙了,主要是跑保險的業務員,重開始到後來的說法不一樣了,開始說你買十年的人身保險吧,到十年以後錢能取出來,開始我交了已經三年了,三年交了六千多元,準備交第四年的時候,錢我準備好了,正想交的時我,年過問了一下,說交十年以後能取出來嗎?這時經辦人說,到十年你取不出來,你死後,孩子們能取,結果我沒有交,以前交的錢,我叫他們退回來了,六千多,退回了四千多,培了一千三百多,保險單位是中國人壽,所以說有什麼保險我在也不參加了,因為他們變著化樣的騙人。


用戶7716160661536


菲凡說,買保險,最重要的不是聽買保險的人怎麼說,最重要的是看合同怎麼寫的。

我的朋友做過做保險方面的工作。她說,很多人買保險,根本不看合同,而是聽聽賣保險的人說說,心動了,就買了。
可是,很多賣保險的人也不一定清楚保險的內容。因為保險公司對賣保險的人培訓這方面並不是很嚴格,而只是在理賠的時候,卡的比較嚴。所以,才造成了一種,保險都是騙人的假象。
保險真的不會騙人。只要你符合規定,按照正常的理賠流程來。所有的理賠都能夠得到正常的解決。
那麼,那些認為保險騙人的人,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保險經理人解釋的不夠清楚。
這一點,很多保險經理人都沒有做到位。很多細節,他們也沒有跟客戶解釋清楚。因為,他們害怕,如果說得太細緻了,別人覺得不划算,不買了。
或者,保險經理人自己本身在這方面的業務知識並不是很熟悉。所以,解釋起來,也半懂半不懂的。
第二,沒有按照正常的理賠流程來理賠。
保險公司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理賠流程的。如果需要理賠,一定要通過正常的途徑去理賠。
如果,不按照那個要求來,很可能得不到理賠的。
還有一些人在買保險的時候,就沒有搞清楚,什麼理賠什麼不能理賠,他們不知道。還以為,什麼都能陪。所以,才會有保險騙人的錯覺。
大致,就是這樣的。所以,買保險,請看合同。
我是菲凡,你們買保險了嗎?

菲凡說


保險是騙人的這句話不對,因為不是僅中國有保險公司,世界上各國都有保險公司,都是對人們的生命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保險的原理是眾籌資金,來應對少數人發生事故後的保障問題,是造福於人類的事業。

但是保險行業中也有很多不良的從業者存在,他們設了不少坑,欺騙廣大投保者,這給保險業抹了黑。而且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參加保險的人,到最後是一分錢拿不到的,這讓很多民眾覺得保險是騙人的,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保障作用的,所以,我們覺得這個保險行業要整頓,去汙存真,而不能說保險業都是騙人的。

我舉個例子,我有個同事叫周思韻,他是負責總後勤的,有一些他在登高拿東西時,由於高度近視,容易造成視網膜脫落,不過經過積極治療,病情好轉,視力恢復了。但周思韻去找那個保險公司的人,這個人以種種理由不願意給全額報銷。當時,這個保險公司的人來公司推銷保險產品時,說了很多生老病死都能保障的話,現在發生了事情都不能兌現。這讓人開始不相信保險行業的的誠信。保險業不是壞在行業,而是害在了一群害群之馬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