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赵江辉在大棚里查看瓜苗长势

从前在承德丰宁,经堂村的穷是出了名的,用村民的话说就是,“穷得外地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

但现在的经堂村,变化却是翻天覆地:街道平整干净、大棚瓜翠香飘,广场修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村民们却再也见不到那个忙碌的身影——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原庭长、经堂村原第一书记赵江辉,他像一头老黄牛,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用生命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脱贫路。

驻村扶贫

响应号召 省高院法官带队入村扶贫

从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开车到选将营乡经堂村,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这个村庄被重重叠叠的青山环绕着。

村子深处,一排排大棚伫立着,棚内墨绿中带着黄色的枝叶下,掩盖着圆滚滚的网纹瓜。第一批成熟的网纹瓜已经采摘完毕,剩下的也很快就要进行采摘。这一切都是赵江辉的心血,只可惜,他没能亲眼见证。

2016年2月25日,时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的赵江辉,响应河北省委的号召,带领河北高院精准扶贫工作组,来到丰宁满族自治县扶贫。他挂职丰宁满族自治县委常委,被任命为省直驻丰宁扶贫工作队总队长、选将营乡经堂村第一书记。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赵江辉乘车前往经堂村

第一天,赵江辉和工作组同事王霞、袁航共3人来到经堂村的时候,临时被安排住进了时任村会计的赵淑春家里。

赵江辉的妻子彭晓告诉记者,赵江辉患有高血压,心脏也不是太好,在他去村里之前,自己一直都很不放心。当天晚上两人视频通话,彭晓从视频里看到,屋里仅是张宽度不到一米的小床。身高一米七八、体重190多斤的赵江辉睡在上面,当天晚上木质床板就被压断了,修修补补后他继续睡在上面。

考察村情 选定种网纹瓜为脱贫项目

第二天起床后,赵江辉和同事开始走家串户了解村里的情况。那时的经堂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共有246户915人,其中148户是贫困户,共计446人。基础薄弱,没有任何经济产业,乡亲们大多种植玉米,收成如何完全靠天。

“我们第一天在村里摸情况的时候他跟我说,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知道村里穷,但是没想到这么穷。”袁航说,“这是乡里基础最薄弱的村,江辉笑着说,咱们‘中彩’了。”

20多天的时间里,赵江辉和同事摸清了村里的情况,这也让他清楚了任务的艰巨性。村子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产业,而且村民守旧思想严重。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适合经堂村的致富路,还要让村民能够接受。

赵江辉绞尽脑汁,和同事以及村干部多次到县内外农业基础发展较好的村子考察学习,回来开会研究、商讨。经过层层筛选,赵江辉将目光放到网纹瓜大棚种植上。经堂村的土质十分适合种植网纹瓜,而且他联系到一家农资公司,可以提供种苗、技术,并且回收成品瓜。

倾心助力 帮村民转变思想加入种植

项目有了,怎么让村民参与进来呢?在劝贫困户加入种植的时候,赵江辉简直磨破了嘴皮子。

第一批加入合作社并且成功脱贫的村民温德阳说,刚开始自己十分不情愿。“我们穷怕了,又要出力又要出钱,就怕这事弄不成会更穷。”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赵江辉(右一)动员村民参与新产业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赵江辉拿出了十足的耐心,工作一天做不通,就做两天。赵江辉给温德阳算了一笔账,八九亩土地种植玉米,一年下来刨去各种成本,只能收入两三千块钱。如果种植网纹瓜,以国家专项扶贫基金6000元入股,每年分红600元,土地流转租金每亩700元,网纹瓜每亩纯收入有六七千块钱,加到一起远远超过种植玉米。

赵江辉带着贫困户去网纹瓜种植村实地考察,做了近一个月时间的思想工作,最终有28户贫困户正式入股合作社。

问题再次出现,盖大棚的钱从哪里来?村集体没有一分钱,赵江辉又开始四处“化缘”,找银行办贷款,找有关部门想办法解决问题。5月25日,占地130亩的141个冷棚建成了,赵江辉又跑来了由有关部门投资的几十万元的大棚配套变电工程,网纹瓜苗以最快速度种了下去。

因为逢人便说大棚,村民都开始叫他“赵大棚”。

带病工作

病痛加剧 只得躺在沙发上处理工作

当年5月底时赵江辉身体上的不适,已经不容忽视了。彭晓回忆说,4月份她得知赵江辉摔了一跤闪了腰,此后腰上的疼痛与日俱增。赵江辉一直以为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同事和妻子劝他去医院检查,每次都被他以工作忙为理由给拖过去了。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赵江辉和同事商议工作

那时的赵江辉和同事开始紧锣密鼓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修建了3.24公里由村通往组的“村组路”;修建了600米的护校堤坝;打深水井、修蓄水池、铺自来水管道;安装路灯45盏,结束了自然村王麻子沟没有路灯的历史。

“2016年劳动节放假,他说要去唐山考察一个油用牡丹的种植项目,那会他腰疼得已经开不了车了,让我开车去。”彭晓劝他去医院检查,却还是被他拒绝了。之后病情甚至发展到了连坐都坐不住,赵江辉处理工作都要在沙发上躺着。

8月底,因为河北高院的一次重要会议,赵江辉和同事一起乘车回石家庄。趁着这个机会,彭晓带着赵江辉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9月8日检查报告出来了,这是一个让彭晓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结果——肝癌晚期。此时的赵江辉只有47岁,医生却说他只剩下了3个月的生存期。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赵江辉和妻子说:“帮我跟领导请个假吧。”

心系扶贫 病床上仍常和村干部联系

之后他转到北京的医院治疗,病床上的他仍是记挂着经堂村,经常和村干部用手机联系。

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崔丽说,自己和几位村干部去医院看望赵江辉,此时的他看起来整个人瘦小了一圈。“见面他就问我,现在大棚怎么样了,我说瓜熟了已经在卖着了,他听了笑得特别高兴。”

听说村子太阳能路灯安装遇到些问题,现在还没有完成,他又赶紧打电话协调。

此时的赵江辉仍用乐观坚强的精神感染着别人,驻丰宁满族自治县王营乡辛营村第一书记、环保庭庭长曹洪涛说,在去医院之前,自己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赵江辉。“这样的结果我自己难以接受,那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没想到的是,即使是病魔缠身,赵江辉依然那么乐观。

河北省高院法官驻村扶贫,人称“赵大棚”,村民富了他却患癌离世

赵江辉亲友和同事送他最后一程

2016年11月19日0时48分,赵江辉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丧事从简,彭晓没有收一分礼金,因为这是赵江辉弥留之际的嘱托。其实那个时候家里已经很困难,为了给赵江辉治病甚至到了要卖房的地步。

精神永存

青山见证 他给经堂村留下最大财富

时光荏苒,如果赵江辉能看到现在的经堂村,一定会大吃一惊:平整的马路边是成排的树木和一簇簇的鲜花;脏乱的垃圾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广场和街角公园;村小学活动场地面完成了硬化,石头墙也换成了栅栏墙;村边的地里,一排排的大棚里结着果实,村民忙着采摘。

“现在我和老伴种着网纹瓜,打理网纹瓜还给我们开工资,加起来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块钱。”温德阳笑道,“是真的脱贫啦。”

记者从经堂村村委了解到,因为网纹瓜种植产业,经堂村实现了大部分村民脱贫,现在只剩下了30户贫困户,到2018年年底有望全部脱贫。

选将营乡党委书记倪桂艳告诉记者,赵江辉离开了,可是经堂村的扶贫工作仍在按照他之前留下的计划继续。“现在完成的很多项目都是在他计划内的,甚至是已经开始筹备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它。”

赵江辉去世后,丰宁满族自治县委作出决定,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赵江辉学习。根据赵江辉同志的先进事迹,近日河北高院党组研究决定,为赵江辉同志追记一等功。

经堂村的青山绿水见证了他的付出,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赵淑春说:“他留给经堂村最大的财富就是精神,敬业,不怕苦。”

■供图/丰宁满族自治县政府 彭晓 河北高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