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昏君,但明武宗朱厚照这个“昏君”却很难一言以蔽之。

朱厚照有许多堪称昏庸的行为,他在豹房中尽掠民女、疏远宫中嫔妃;作为皇帝擅自离京,甚至自封将军;他与宦官关系密切,一同骑马打猎;他最终死于游玩时的一次落水。孟森先生评价他“昏狂无道”,不逊于隋炀帝。

然而,他在位时,并非完全不过问朝事,也曾“外御强虏,内平大乱”。用今人的眼光去解读明武宗,他的确是一个不称职的帝王,但他对爱情、自由、平等的追求在其所处的时代却熠熠生辉。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一)

常言道,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灵”,对人类究竟是祸还是福?我,朱厚照,一个大明皇帝,在历尽劫波之后,带着这个疑问离开了扰扰攘攘的人间。

弘治十八年五月七日,我父亲弘治皇帝驾崩。通过一系列的繁文缛礼,我于五月十八日即皇帝位。当时我十五岁。

登皇位第二年,由首辅刘健选定的年号开始使用,定为正德元年。皇太后为我选了皇后和两个妃子,并举行了大婚之礼。我对这些完全是听任别人摆布,觉得做皇帝也许就是这样的了。

我对一切都懵懵懂懂,好在有几个人在给我出主意,使我不至于手足无措。他们就是一直伺候我的太监刘瑾、张永、马永成等人。

可是不久,我就发觉首辅刘健等文官跟刘瑾等太监不和,常常彼此说对方的坏话,后来发展到公开对抗的地步。

一天,我到司礼监去,掌印太监王岳递给我一封奏章——文官们联名的请愿书。请愿书说,太监刘瑾等人经常带我到各处游玩,“蒙蔽圣驾”“擅权专断”“罪大恶极”。他们认为,这些太监是吃人的老虎,“皇上必须予以严惩”。

我知道这次对刘瑾等人的无情打击是刘健等阁老发动起来的,不好对付。记得父亲弥留之际,曾将我托付给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位阁老,说:“东宫年幼,好逸乐,卿等当教之读书,辅导成德。”今天面对这奏疏,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问王岳:“该怎么办呢?”

“众怒难犯,”王岳说,“看来刘瑾等人不受些惩罚很难平息这场风波了。”

我说:“即使刘瑾等人有些过错,也用不着这样举朝声讨。官员们所说的刘瑾等人的所谓罪行十分笼统,并无真凭实据。至于说什么‘蒙蔽圣驾’,充其量,太监们也只是带朕到外面游玩罢了。文官们为什么这样小题大做呢?”

“文官们这样大动干戈,爷爷不给他们一点面子,他们也不好收场。”

“你说该给刘瑾等人什么处分呢?”我问道。

“奴才不敢胡言乱语。”王岳回答。

我考虑了一下,说:“撤销他们的职务行不行?”

王岳说:“让奴才和几位秉笔太监到内阁去告诉大学士们吧!请爷爷先回宫去。”

我回到宫中,心里很烦躁,觉得大学士们自恃是先帝重臣,凡事都用教诲的口气对我说话,把我看作一个无知的小孩儿。我越想越气,连午饭也吃不下,倒在床上暗自落泪。

下午,我到司礼监去打听消息。

王岳还没等我开口就说:“禀告爷爷,阁老们认为,撤销职务的处分太轻,请求爷爷给刘瑾等人以严惩。”

我大吃一惊,说:“难道要对他们处以死刑?他们有什么罪过要受这样的惩罚呢?”

王岳说:“阁老们认为,刘瑾等人‘弄权误国’,不加严惩不足以平民愤。奴才等跟阁老们商讨了很长时间,他们还是不肯让步。”

我说:“国家大事,都是由内阁大臣们和你们司礼监的太监们处理的。刘瑾早先掌管钟鼓司,负责每天出朝钟鼓和皇家娱乐活动;现在是内官监的掌印太监,主管大内营造事宜。其他几个太监所管的也与朝政无关。他们怎能‘弄权误国’呢?”

王岳说:“文官们众口一词,说刘瑾等人蛊惑圣心,以便己私。如果爷爷从轻发落刘瑾等人,恐怕难以消解文官们的怨愤。”

“你把他们的奏章读一读,”我说,“看看他们怎样检举。”

王岳从桌上拿起奏疏。

“你就读一读有关段落吧!”我说。

王岳打开奏章,浏览了一下,开始朗读:

迩来朝政日非,号令失当。国人皆言刘瑾、马永成、谷大用、张永、罗群、魏彬、邱聚与高凤引诱圣上,蹴鞠走马,放鹰逐犬,沉迷歌舞。尤有甚者,引导万乘与外人交易,无复体礼。此辈佞人,蛊惑圣心,以便其私。陛下万一游宴损神,虽齑粉此辈,何补于事?窃对前古阉宦欺君误国……

“别读了!”我打断王岳的朗诵。“你看,他们告发的只是刘瑾等人带朕外出游玩,而什么‘蛊惑圣心,以便其私’也是随便乱说。这是无中生有、毫无根据的指控。对刘瑾等人撤销内府官职已经是不轻的处分了,但他们还是不依不饶,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王岳说:“只好把刘瑾他们发往南京了。”

本朝太监犯罪,除死刑外,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发往南京充当净军,做清除污秽或种菜等苦役;另一是发往南京闲住,虽不服苦役,但失去自由。我想,如果按照王岳的建议去办,我将成为地道的孤家寡人,今后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于是我气愤地说:“朕再也不听你的劝告了!”

王岳长叹一声,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递给我,说:“这些是官员们的奏章。”

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文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官们分工合作的一批声讨皇帝的檄文。他们把一些天灾人祸说成是因为“奸佞当道”“上天震怒”,劝我反省,“整顿朝政”。另一部分是首辅刘健从这些奏章中摘录的“精粹”,注明要我把它放在案头,“朝夕观省”,并规定我“勿事鹰犬弹射”“勿频临监局”“勿泛舟海子”“勿单骑出入禁宫”“勿纳内侍进劝饮膳”,等等。一句话,要我老老实实待在宫里,提心吊胆做人,不要亲近内官,更不能听信内官的话,而必须听凭他们内阁的摆布,否则我将失去皇帝的身份,还可能被人杀死或毒死。

“真是岂有此理!”我喊道,“他们做得太过分了!”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林下 著

遥远的钟声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一个想当将军的皇帝,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大明皇宫中的“唐·吉诃德”,可笑、可悲、可叹的一生。

《遥远的钟声》是一本历史小说,记录了明武宗朱厚照短暂而不寻常的一生。本图书假借故人之委托,以自述的口吻记录了朱厚照的人生际遇。在书中,作者试图诠释朱厚照的为人和政治主张,勾勒了一个渴望爱情、追逐自由的帝王形象,同时涉及明朝的贵族生活及民间风俗,不失为一本颇具特色的历史读物。

小说的故事情节腾挪跌宕,引人入胜。故事发生于诗词文化普及的封建社会上流阶层,诗词创作和欣赏活动早已融入各种人物的日常生活,因此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出现许多诗词。这些题材多样的诗词可唱可赏,读来饶有情趣,这是此书的一大特点。

林下,本名林景林,业余作家,他的小说文笔潇洒、故事新奇,写作面较广,文采广博。他的文章既长于叙事描写,又善于说理抒情。已出版小说《俄罗斯人信札》《青春劫》,学术著作《美术例说》《诗词漫谈》等。

书名:《遥远的钟声》

装帧形式:平装

ISBN:978-7-5623-5772-8

开本:16开版次:1-1

字数:19.2万字 页数:292页

定价:45.00元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你所不知道的明皇朱厚照

2018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