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中驕狂的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敗的?

淮上秋陽


1937年7月7日,日本通過發動“盧溝橋事變”而邁開全面侵華戰爭的步伐。當時日本戰略界很清楚,日本雖是軍事強國,但卻是資源小國,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於是在北方隨著平津的淪陷,日軍兵分三路南下,企圖速戰速決,迅速滅亡中國。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國共兩黨捐棄前嫌,迅速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奔赴抗日戰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積極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僅淞滬會戰中日雙方在上海地區就廝殺了三個月,中國軍隊以死傷30餘萬人的代價消滅日軍4萬餘人(日方宣佈),徹底粉碎了日軍快速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隨著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的結束,日軍再也沒能力發動戰略進攻,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以孱弱的國力獨自對抗軍事強國日本達4年之久。

四年的抗戰給日本以極大的戰略消耗,造成了日本國內經濟的日益困難,尤其是石油、橡膠、鐵礦等戰爭資源嚴重短缺。為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日本於1942年12月7日偷襲美軍珍珠港,悍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日本暫佔優勢。但是隨著戰線的延長,日本佔地廣闊,兵力分散,消耗巨大,進一步暴露出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脆弱性。而美國國力強大,兵員充足,資源豐富,物資消耗迅速可以補給。1942年的三次戰役,構成了太平洋戰場形勢的根本轉折:1942年5月7至8日,美日艦隊在澳大利亞以東的珊瑚海激烈空戰,雙方損失都很嚴重,挫敗了日本艦隊進攻新幾內亞東南端的莫爾茲比港的計劃;6月4日,日本海軍進攻中途島,在規模空前的海空戰鬥中,被美國海空部隊擊沉大型航空母艦4艘和其他艦隻多艘,擊落飛機400架,實力大傷;8月,美軍在所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島登陸,展開了激烈的瓜島爭奪戰,2萬多日軍被困在島上,缺食少水,狼狽不堪,直至1943年2月才倉皇撤出,共計損失軍艦40艘,飛機600架,官兵2.5萬人(其中餓死9000人)。從此,日本喪失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優勢,開始走下坡路,而美軍取得海上主動權,轉守為攻。

從1943年開始,美國積極建造海軍基地,加緊建造航空母艦等艦艇,編組新的龐大艦隊。然後在西南太平洋開始反攻,到1944年8月,先後攻佔吉爾伯特群島、所羅門群島、新不列顛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

日本的軍事失利,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人民的厭戰情緒波及到軍隊,喊出了“擊落英機”的口號。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尖銳,迫使東條內閣於1944年7月18日辭職。東條內閣的垮臺是日本帝國主義內外交困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日本帝國主義行將崩潰的預兆。

美國乘勝追擊,直搗日本本土。1945年3月17日攻佔硫磺島,全殲守敵2.3萬人。6月21日攻佔沖繩島,全殲守敵11萬人,打到了日本的大門口。在東南亞,盟軍投入反攻,1944年10月美國重返菲律賓,接著在菲律賓海戰一役擊沉日軍主力艦3艘,航空母艦4艘,其他艦艇幾十艘,使日本海軍遭到致命打擊。1945年2月25日攻佔馬尼拉。同時,中美英三國盟軍在緬甸反攻,1945年5月1日解放仰光,共計殲滅日軍18萬餘人,中國遠征軍也付出了傷亡10萬人的代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本土戰場繼續牽制大量日軍。中國頑強軍民堅持抗戰,在正面戰場先後進行了長沙會戰(前後共四次)、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等戰役,敵後戰場發動了“百團大戰”等戰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企圖以戰養戰,把中國變為太平洋戰爭“兵站基地”的計劃。從1944年起,八路軍、新四軍對日軍發動了局部反攻,瓦解了敵佔區,擴大了敵後解放區,把日軍壓縮在一些城市和狹小的交通線附近。


1945年春,日本帝國已岌岌可危。美軍在日本本土島嶼周圍佈雷,試圖對日本實施封鎖,日本交通一時陷於停頓。軍部下令緊急戰備,收縮兵力,防衛本土,準備同英美盟軍進行“本土決戰”,但已沒有多少像樣的陸海空軍部隊可用於本土作戰了。此時,重臣文官則主張停戰媾和,近衛文磨上書天皇明確指出“戰敗已成定局”,“為了維護國體,必須爭取早日結束戰爭”,他們指望蘇聯出面調停,以求得較為有利的媾和條件。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在軍部強硬分子的影響下,日本政府宣佈“絕對置之不理”。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試爆成功,其威力相當於2萬噸梯恩梯當量。為了迫使日本早日無條件投降,同時也為了貶低蘇聯參戰的政治影響以及戰後進行原子訛詐,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剛剛製成的原子彈,給這兩個城市的居民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第一次使用原子武器,但願也是最後一次。8日晚,蘇聯宣佈對日作戰,蘇聯紅軍158萬人,55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餘架飛機分四路進入我國東北,到8月底,共斃傷俘日本關東軍68萬餘人。

隨著蘇軍對日作戰的進行,中國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各個解放區的武裝部隊向日軍發動了全面反攻。在此之前,在正面戰場,中日雙方進行了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會戰”,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中國軍隊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餘人。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 。

8月14日,日本政府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實行無條件投降的《終戰詔書》,17日又向國內外武裝部隊發佈敕諭,命令停止一切戰鬥行動。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艦“密蘇里號”甲板上,向美、中、英、蘇等同盟國正式簽署投降書,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告結束。


淮上秋陽


二戰中日本最初的戰略規劃可以說是很精心細緻的,就是為了逐步蠶食中國等地,然後進一步侵略其他地區,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918事變後,日本高層的戰略思想就是在東北殖民,然後慢慢通過搞傀儡政權和武裝入侵等方式,逐步控制中國內地,最終佔領中國。而七七事變,也是日本的一個藉口罷了,意圖從北向南逐步進攻。但是此時日本海軍又在上海發動進攻,淞滬會戰爆發,讓日本被迫分成兩個方向作戰。否則讓日本逐步推進蠶食的話,中國極有可能被日本徹底佔領。

此後日本在中國戰場基本陷入了僵持階段,但與此同時日本不甘於緩慢的進展,迫切希望打開新的戰場奪取資源等,也就出現了北進和南下兩個派,隨著和蘇聯的作戰失敗,日本開始傾向於南下,由此開始了日本的敗局。

進軍東南亞,勢必會引起西方國家的反對,但日本認為此時這些國家都已經無力顧及這些殖民地,僅有美國會成為其主要威脅。但是日本卻認為,日本通過一次突然襲擊能夠暫時擊敗美國,然後迅速提升實力來擊潰美軍的反擊,於是發動了珍珠港事件。但最終後來陷入了消耗戰,最終實力不濟,被徹底擊敗,而其自1895年來50年來的“心血”也最終灰飛煙滅。


用戶5770541302


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在將來,任何形式的戰爭,在本質上,都是本國或者本民族經濟實力的較量。

二戰前夕的日本,在經濟以及軍事力量上,堪稱是東亞第一強國,但這也是相對而言。日本的經濟地位很脆弱,他們國土狹小,資源貧乏,如果沒有國外市場的支撐,日本的經濟很可能會陷入崩潰。為了資源和市場,他們在19世紀末便開始有意識地對中國進行侵蝕(甲午中日戰爭),並從中獲得大量的經濟以及政治上的便利,而這也使得日本在20世紀初期實力得到極大的增長,這在抗日戰爭初期表現無疑。

日本地理位置

但是,日本在中國佔領區實施資源與經濟掠奪策略,固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資源和經濟,但這其實是竭澤而漁的做法。任何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最理想的局面只可能是共贏,一方佔據極大的優勢會致使另一方陷入困境,進而影響整體的經濟均衡,最終又反作用於優勢方,使得這一地區的經濟無法健康有序發展。到戰爭後期,日本的人力資源被戰爭機器消耗殆盡,而無法將這些人力投入到本國的經濟建設上,日本的經濟逐漸走向崩潰。

二戰時的日本軍官

再者,正義必勝的理念在這場戰爭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毫無人性的侵略戰爭,激起了中國全體軍民的極大憤慨,也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壯大。實際上,在偷襲珍珠港之後,日本就是在憑藉一國之力與中國和美國(後期再加上蘇聯)對抗,如此的局面,說是螳臂當車也毫不過分。這一點,看過《亮劍》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山本一木與他的司令官交談時,說日本的最高層是愚蠢透頂的,他們竟然在同一持續時間內選擇了東亞、東南亞、太平洋三個戰場,完全超出了日本的支撐能力,他對戰爭的前景並不看好。他的司令官斥責他放肆,最後也只能說這是政治上的事,他們軍人只有執行命令。這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日本戰略選擇上的失誤了。

亮劍中的山本一木

最後的話就是我中華軍民的艱苦奮鬥,這一點也是共識,自然不需要多家闡述。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