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讀書人站起來

葉德輝(1864-1927年),字奐彬,號直山,一號郎園,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大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

葉氏出身書香世家,其先祖葉夢得乃宋代文學家、藏書家,另一位先祖葉盛是明朝有名的藏家,其父葉俊蘭雖以經商為業,但性耽書史及金石古泉幣,藏書也很多。葉氏繼承了其先祖遺留下來的唐宋詩文集,明毛晉汲古閣所刊經史殘冊,清代崑山顧氏、元和惠氏,嘉定錢氏等藏書。同時,憑藉其雄厚的家庭財力,在北京,長沙等地大力購藏各家遺書。經過四十年努力,葉氏藏書近三十萬卷,其中不乏後人也說:“長沙葉德輝等皆為國內知名藏書家。葉德輝觀古堂藏書逾二十萬卷。”“葉氏書話,賞趣於行文的自在、敘述之簡明,一冊在手,彷彿古書裡的故紙菸雲都一覽而盡。其文字通達可誦,學術見解亦有出彩之處也。”

葉氏處世,為海內外名士,亦為地方一霸;以好書稱,也以好色稱。其好書,“所藏幾二十萬卷,異本重本插架累累,四庫應讀之書既已遍讀,四庫未見之書亦隨見隨讀”;其好色,則逛青樓,捧旦角,粉頭斷臂,男女通殺。其好書亦如好色,故有“老婆不借書不借”的規條,又有詩云:“買書如買妾,美色看不厭。妾衰愛漸弛,書舊芳益烈。二者不可兼,得失心交接。有時妾專房,不如書滿篋。……譬如豪家子,戀色拼一死。粉黛充後庭,復重西方美。又貪日女姿,愛聽橐聲履。書中如玉人,真真呼欲起。……買書勝買妾,書淫過漁色。”其好色而及於書,故又不辭誨淫之譏,彙輯房中、香豔諸書為《雙梅景闇叢書》,更撰《于飛經》,實性學指南也。李肖聃記葉氏“刻《皇帝素女經》、《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等,於春宮密戲,導人以淫,輕薄少年爭購之。”葉氏藏書豐富,書架上貼“老婆不借書不借”條子,書中夾有春宮畫,用來防火;他說火神是女性,看了春宮畫會不好意思,所以就不會來燒書了。

葉氏雖負盛名,其性端為人卻多有悖謬之處。葉氏思想保守,性格頑劣,改良時代反改良,革命時代反革命。自謂“數十年轟轟烈烈,天子不得臣,國人皆欲殺”。不想後來果然因此而獲禍,死於非命。1927年,國共合作北伐,湖南農民運動蜂起,葉氏復作聯語聯雲:農運宏開,稻粱菽,麥黍稷,盡皆雜種;會場廣闊,馬牛羊,雞犬豕,都是畜生。遂被農民協會處決,結束了他備受爭議的一生。

1907年,劉師培攜母帶妻,與同盟會會員蘇曼殊一起東渡日本。章太炎得知消息後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說:“申叔(劉師培的字)來了,吾道不孤矣!”汪精衛問:“申叔是何人,使你如此欣喜?”章太炎說:“你不知道,此人是真正的絕世之才,國學界的鳳凰,革命派中的狂人,更難得是,他的年齡只有二十二歲。”汪精衛詫異道:“二十二歲?那他的學問能有多高,竟可稱其為國學界的鳳凰?”章太炎笑而不答,一副極陶醉的樣子,繼而瞑目自吟道:“劉生今健在,東亞一盧騷。赤手鋤非種,黃魂賦大招;人權光舊物,佛力怖群妖;倒挽天瓢水,回傾學海潮。”吟完,忽然睜大雙眼,說:“這是別人贊他的詩,將他比作東亞的盧騷,你說他厲害不厲害?”章太炎素以狂狷聞名,當世之人沒有幾個他能看上眼的。但惟獨對劉師培青眼有加。劉師培何許人也?

劉師培(1884-1919)字申叔,號左愈,江蘇儀徵人。出身傳統經學之家,自幼熟讀經史子集,聰明過人,記憶力極強。“為人雖短視口吃,而敏捷過諸父,一目輒十行下,記誦久而弗渝。”劉師培在北大教書時,體弱多病,但記憶力卻不減當年。時常致函揚州家中索取典籍,說明在何櫥何格、何排何冊,家人一索即得,從無誤記。劉師培授課時總是兩手空空,不帶片紙隻字,信手拈來。哲學家馮友蘭回憶當時上課的情形:“當時覺得他(劉師培)的水平確實高,像個老教授的樣子,雖然他當時還是中年。他上課既不帶書,也不帶卡片,隨便談起來,就頭頭是道。援引資料,都是隨口背誦。當時學生都很佩服。”

劉師培以一筆爛字出名。據說當年他考秀才時,主考官形容“字如花蚊腳,醜細不成書”。本不欲錄取,但見其詩中有“木蘭已老吾猶殘,笑指花枝空自疑”這樣的佳句,最後破格錄取為第一名。在北大當教授時,劉師培的字被公認為倒數第一。他最怕在黑板上寫字,不得已偶爾寫一二字,也多是殘缺不全。一次,陳獨秀來聽課。一堂課下來,劉師培在黑板上只寫了一個“日”字,而且是用粉筆畫了個圈,中間胡亂地加了一點。

劉師培為人不修邊幅,蓬頭垢面,衣履不整,看上去活像一個瘋子。他住在北京白廟衚衕大同公寓時,一日,教育部舊同僚易克臬來訪。見他一邊看書,一邊吃饅頭,面前擺著一碟醬油。由於他看書認真以至於將饅頭在墨盒裡蘸著吃,嘴和臉塗得一片漆黑。

劉師培初到北大時疾病纏身,走起路來弱不禁風、搖搖欲倒。文科學長陳獨秀特准他颳風下雨請假不來。在北大,劉師培“講學而不論政”,除教學和研究活動外,平時不大在校園中露面。他說,因“抱疾歲餘,閉關謝客,於校中教員素鮮接洽”。當時他與今文學家崔適住對門。二人平時見面彼此恭恭敬敬,互稱先生,且伴以鞠躬。但是一旦到了課堂上總是互相攻擊對方,毫不留情。1919年11月20日,劉師培因肺結核病逝於北京,享年36歲。

劉師培一生備受爭議。作為國學大師他與章太炎齊名,被稱為揚州學派的“殿軍”。作為經學大師,劉師培在繼承《左氏》家學的同時,將近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來,開拓了傳統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堪稱是中國近代完全應用西學探討先秦諸子學術思想的“第一人”。劉師培在政治上的表現令人失望,他最初曾加入光復會及蔡元培主持的“暗殺團”,是十足的革命黨人;東渡日本後成為無政府主義者;後來終於淪為清廷幕僚,成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支持袁世凱稱帝,遭世人唾棄。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力排眾議聘劉師培為文科教授,為的是“為中國保留一二讀書種子”。就劉師培在晚清一代的學術成就、學術影響、學術貢獻而言,他堪稱是一顆“讀書人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