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汤沟酒业丨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今天你干杯了吗?

桃园三结义当天,刘备、关羽、张飞正襟危坐,备好酒菜,焚香沐浴之后,三人面向香台跪拜天地,宣誓结为异姓兄弟,齐喊口号:“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说罢饮尽杯中酒,这兄弟,算是定了!

等等!刘备一拍大腿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咱们刚刚!忘记干杯了!”都是将来要撼动天下格局的大人物,仪式感不能丢,三人随即重走一遍流程,干了个杯,这才为三国演义写下第一个故事。

张飞读书少,看着刘大哥一套一套规矩的不禁发问,“咱们为啥必须得干杯啊?”

刘大哥转头看看关羽,没有要接话的意思,随即口若悬河起来,这干杯啊,学问多着呢,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古今中外,喝酒少不了干杯,无论是优雅的“cheers”还是豪放的“干!”,碰杯这个动作在酒桌上从不缺席。今天小汤就代替刘备刘大哥,为大家科普一下“干杯”从何而来。

唤醒耳朵

喝汤沟国藏时,眼睛能看到透亮澄澈的酒液,鼻子能闻到十里飘香的酒香,舌头能尝到回味无穷的酒味,唯独耳朵无法参与品酒这一妙事中,于是古希腊人希望喝酒前的碰杯唤醒耳朵,让五官共享美酒!

驱魔除怪

中世纪的人们在碰杯时,会很大声的说“干杯”!这样做是为了驱赶有可能已经潜伏进来的妖魔鬼怪。这一行为最常见于日耳曼族,他们不仅会叫得非常大声,而且还会猛烈撞击对方的酒杯,试图用干杯发出的声响模仿教堂里面的钟声来驱赶那些邪恶的灵魂。

祭拜神明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喝酒之前,必须通过碰杯及献唱祝酒词向酒神(希腊叫迪奥尼索斯、罗马叫巴克斯)敬酒,并在仪式上声情并茂呼喊酒神的名字。北欧人也会向众神敬酒,各路神仙包括北欧的酒神埃吉尔Agir、战争与农业之神托尔Thor、还有主神奥丁Odin。

避免下毒

用自己的酒杯猛撞别人的酒杯,使杯子里的部分液体溅入到另一个杯子中,同时伴有眼神交流,通过观察对方眼神来确认酒中是否下毒。

集体归属

通过杯子与杯子之间的碰撞,每个人也都参加到这个集体当中。不仅能增加集体参与感,欢聚的气氛也更浓烈了。而且,很多人喜欢在碰杯的这一刻拍照留念。

活跃气氛

通常与以下祝酒词同时出现:“为项目合作顺利干杯!为儿子高考成功干杯!为公司迎接新人干杯!为好友终于相聚干杯!”一杯喝尽,整个酒局也开了头,气氛达到了刚刚好的点。


汤沟酒业丨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今天你干杯了吗?

汤沟酒业 干杯

/汤沟酒业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干杯”的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