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通俗有趣的《小島經濟學》,告訴你經濟學的故事

通俗有趣的《小島經濟學》,告訴你經濟學的故事

適合初學者的小書

經濟學領域的書籍浩如煙海,各位經濟大神們又寫得實在是不好懂。

簡單總結經濟學原則:

要想消費,必須先生產。

要想有貸款,必須先儲蓄。

這是經濟健康的基礎。

因此這本書,有豐富的插圖與簡單易懂的故事,讀來令人興趣盎然,頗有趣味。

用魚作為貨幣的小島之國

全書是從一個小島開始說起的,有三個人A,B,C住在島上。

島上只有一種食物,那就是魚,這些魚都是同一個品種,一個人一天需要吃一條魚。

這個島很閉塞,因此這三個人的捕魚方式就是跳入水裡,用手抓魚。每個人每天只能抓到一條魚。所以A,B和C每天的生活就是,醒來、捕魚、吃魚、睡覺。沒有音樂,沒有詩歌,更沒有王者榮耀。(憂桑……)

通俗有趣的《小島經濟學》,告訴你經濟學的故事

錯了,錯了,其實是

沒有存款!

沒有借貸!

沒有投資!

也就是 產出=消費 的生產模式。

終於有一天晚上,仰望著點點繁星的夜空,A開始對自己發出靈魂的拷問,難道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難道我活著就是捕魚吃魚睡覺麼?敲黑板,大家看到沒?人類的進步,都源於這種人類群星閃耀時。你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於是,A想到了要做一個捕魚器(其實就是漁網),可以提升抓魚的效率。但是問題是,製作漁網需要一天的時間,意味著那一天A將沒有食物,而且製作漁網未必能夠成功。

A考慮了一下,決定冒險試一試。她忍受著B與C不理解的目光下,努力勞作。於是,在那天傍晚的夕陽下,A終於織完了漁網。

通俗有趣的《小島經濟學》,告訴你經濟學的故事

這個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經濟原則,也就是:

通過延遲消費+冒險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A選擇暫時不吃魚,是為了將來可以捕到更多的魚。而通過冒險,A最終獲得了新的資本,也就是漁網,而漁網會為他帶來更多的魚。

由於A的行為,這個島上原本的產出=消費 的生產模式,被打破。通過漁網,A每天可以抓到兩條魚,而且可以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她利用這些時間可以做別的事情。因此,島上的生產力也得到了提高。

努力使得有限的資源(每一種資源都是有限的)產生最大的效益以儘可能地滿足人的需求,這就是我們一直提到的——經濟一詞,最簡單的定義。

而工具、資本與創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因素。

書裡通過簡單的故事,加上與現實的鏈接,從前看不懂的經濟學原理,是不是好像變得親近了起來?

在經濟危機尚未結束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讀讀這本書。這本書對我們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犧牲長遠。

由爪讀閱讀器摘取,轉發請保留創作人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