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早在1990年代,日本陸軍就在醞釀對其技術裝備進行大範圍升級。尤其是蘇聯解體,以及觀摩了美軍進行的海灣戰爭後,更是準備對其陸軍進行改革。技術兵器輕型化,快速化,裝甲化。在仔細研究了美軍“斯特賴克”快速機動旅的戰術和其輪式車輛的技術後。決定研發自己的相關輪式車輛。在2000年初期日軍在制定防衛大綱時認為:蘇聯已經解體,其裝甲集群對其構成壓力已經大為減少。在日本北海道地區所部屬的89式步兵戰車,由於單位採購價格高達幾百萬美元。因此可以大為減少其部署數量。並通過部署較為的的廉價的“疾風”系列輪式運輸車達到相差無幾的作戰部署目的。而費用卻節省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90年代初期,伴隨蘇聯解體,日本陸海空軍在面對北方四島上以及北海道所承受的軍事壓力大為減少。其軍事思想也發生了轉換,尤其是對輪式車輛的重視程度逐步加大。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這是日本陸軍一個標準的快速反應旅團裝備特寫,從左至右分別為:89式裝甲戰車,LAV輕裝甲車。1990年代中期日本防衛廳技術本部在經過三輪篩選,排除掉富士重工,小松製作所最終獲得研製合同。小松製作所作為一家研究軍事技術裝備(尤其是重型機械),以及開發民用尖端科技於一體的集團80多年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關東軍以及進攻東南亞的山下奉文師團,裝備了大量的技術兵器。在1996年高機動、輕裝甲輪式車輛研發開始,並與1998年完成初期設計。共生產出4臺樣車。並於晚些時候進行包括使用CH47支奴幹直升機空運實驗,道路試驗,彈道防護試驗。4臺樣車分別進行了4000公里至9000公里不等的實際道路測試。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1999年輕裝甲車進入日陸軍進行列裝測試,在一線部隊進行“野蠻暴力式”使用。雖然測試過程較為曲折,出現了發動機倉鈑金備件扭曲度超過車身定額標準,前傳動軸斷裂,以及制動後跑偏等故障,最終都得到了解決。並於2000年定型,但是這款車在設計之初,採用的是“型號牽引”,而不是“技術牽引”。與豐田汽車、五十鈴汽車和神戶制鋼所進行了充分溝通後,大量引入現有車輛的成熟技術,以及部分可控的預研儲備技術。所以整車使用了大量民用車輛備件以及質量標準。在日後的維修養護中提供了最大便利性。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疾風”高機動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突出高機動特性美軍美軍M1097A2悍馬

而在預研之初,就將其分為兩款車。一種為後期定型的“疾風”高機動車,主要是人員裝載快速機動使用類似於美軍的M998非裝甲悍馬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突出具有輕型裝甲防護能力的“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裝甲型的美軍M1025悍馬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日軍輕裝甲車在設計之初,就大量的參考了悍馬在海灣戰爭中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的表現,在應付正規戰爭以及非對稱街頭巷戰中的技戰術數據。決定採用發動機、艙駕駛、艙乘員艙整體焊接式結構。具參與在中東地區維和活動的法國士兵描述:這款日本輕裝甲車,並不像其型號標稱的那樣“輕”。相對整車3.5噸級別車重,其裝甲平均防護10-12MM,正面裝甲厚度甚至可達14MM,對於12.7MM口徑的重機槍發射的鉛芯穿甲彈在150米距離外,可有效防護。7.62MM步槍彈可提供周邊100M距離的防護。整車配備放崩裂襯層。當然在中東執行維和勤務的日軍,幾乎都是承擔、後勤運輸、基地防守等2線作戰任務,並沒有經過直接戰場考驗。其整車對於路邊炸彈,地雷以及RPG的防護沒有實戰經驗。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輕裝甲車用整體式結構代替了傳統的大梁結構,為的是在應對反坦克地雷,以及路邊爆炸物所帶來的傷害。優化整體車輛結構。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動力系統是由五十鈴提供的4H系列柴油機,帶有高、低兩種增壓模式。動力最大輸出175馬力 4前速自動變速箱,分動箱則提供了高低兩個檔位。最高時速110公里/小時,尤其是自動變速箱配備了雪地模式。為駐紮在北海道的機動師團特別設定。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從結構圖中研判:日軍輕裝甲車採用四輪獨立懸掛,前後都具有副車架,採用雙A臂結構,萬向節式半軸驅動,主傳動軸,變速箱,分動箱全部隱藏在中部車廂下部分、由裝甲板覆蓋。四輪盤式制動。這樣的佈置已經完全脫離民用越野車輛的範疇。為了提高通過性,輪胎採用中央充放氣系統,大直徑石橋防彈輪胎。而車輛底部覆蓋有裝甲保護的三個檢修艙口,為在平時對車輛變速器分動箱的檢修帶來便利性。請注意後懸掛的下A型擺臂的設置類似於波爾舍後懸掛。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作為一個大總成可以提供的前橋,包括前副車架前差速器,轉向節以及傳動半軸。整個副車架轉向、驅動系統。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前副車架、前減震器總成、以及前轉向拉桿與車身連接固定特寫。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輕裝甲車後差速器總成、後半軸、後下擺臂以及後副車架特寫。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輕裝甲車,後副車架,後減震器總成與車身焊接安裝示意圖。通過幾個固定點與後下擺臂連接車身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總體看這款,輕裝甲車成功的,並具有深度的改裝潛力。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A:連級指揮車 B:排級指揮車 C:通用車型 D:01反坦克導彈發射車 E:偵察車

在日本陸軍的裝甲師團編制中除去90式主戰坦克,89式步兵戰車,幾乎都在大量換裝96輪式裝甲車,高機動車,輕裝甲車以及其相關變形車。可見日軍方對其重視程度。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無論是高機動車還是輕裝甲車都借鑑了悍馬車設計理念和風格,這是其內部駕駛艙特寫,請注意駕駛員在右側。

筆者有話說: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在進入了21世紀,日本軍部為了進行徹底轉變,打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向海外大量派駐的的“維和部隊”參與各種軍事活動。在伊拉克日軍正式參與聯合國架構下維和任務。在索馬里吉布提,日軍配合美軍對索馬里反政府軍進行作戰勤務,併為美軍提供機場警戒勤務。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經過了幾年時間的駐外使用,日軍積累了在中東熱帶地區使用的作戰經驗,並明確提出了改進明細。2009年日軍本部聯合三菱重工和小松製作所,對其進行二次改進。尤其是對輕裝甲車後部進行了改進,增加使用空間利用率,匹配外掛油箱,並加裝遙控機槍發射塔。


宋楠:以“維和之名義”深入剖析日本陸軍輕裝甲車


這款輕裝甲車,作為日軍技戰術轉型的一個標誌,受到從軍部到一線軍曹長們的重點關注,在繼承日系車一貫的高質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使用舒適度,加強人機功效。甚至為了增加在其國內的使用效率和機動性,都配備了ETC電子標籤。由於其採購單價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日軍每年採購的數量都在遞增。裝備的師團也已經配備到一線軍曹級。而改進卻一直在緊張的進行中,有消息表明,每一個批次的輕裝甲車,都會根據在海外維護任務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