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最終章!羅援將軍悲薦:生死28天(完結篇)

導語:《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是原四十一軍紀委書記宋子佩以五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傾心之作,可以說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對南疆作戰的反思和吶喊。在對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隨著幾分淒涼和悲壯,讀來令人揪心落淚。

隨著作者充滿激情的筆尖龍走紙端,高平攻堅戰的悲壯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戰役過程跌宕起伏,讓我們時而悲憤,時而悲傷,時而熱血賁漲,時而淚灑衣裳。

本來是想牛刀殺雞,速戰速決,但卻打得如此慘烈;本想3至5天結束戰鬥,結果打了28天。四十一軍的將士們打得英勇,盡心盡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隊之一。

但是,這一仗贏得也太艱難,只能說是慘勝。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讀者在讀完此文後,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勝利之母,失敗未必是勝利之母,勝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資本,只有認真總結勝利的經驗和汲取失敗的教訓,經過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才更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

我們不必去苛求前人,問問自己吧!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能否像英雄那樣英勇?我們能否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時間凝鍊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殺所要期盼的回答。

——羅援

最終章!羅援將軍悲薦:生死28天(完結篇)

後記

"自衛還擊、保衛邊疆"對越作戰已經過去40年了。

這場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發生在我國邊境地區的第三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是中越人民都不願意看到的一場"特殊戰爭"。是越南當局結盟前蘇聯,以我為敵,大肆反華排華,不斷武裝挑釁,逼著我國忍無可忍打起來的一場戰爭。

戰爭是正義的。

最終章!羅援將軍悲薦:生死28天(完結篇)

中國人民解放軍敢於在關鍵時刻亮劍,頂住了前蘇聯在我國北部邊境陳兵百萬乃至海上的威脅,維護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安全和尊嚴;

打擊了以黎筍為首的越南政治利益集團忘恩負義,企圖吞併柬埔寨、老撾,擴大地緣政治,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稱霸東南亞的"霸主"美夢;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思維和冷戰格局的分化瓦解。

打破了以美國、前蘇聯為首的兩大利益集團對新中國成立後近30年的經濟封鎖和政治對抗,為中國的發展崛起提供了安全保障,爭取了空間;

打出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為我國全面實施改革開放奠定了政治基石,撥亂反正、加快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

同時,這一仗,考驗和鍛鍊了人民解放軍的軍政素質,暴露了軍隊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促進了軍事理論創新和科學技術、武器裝備的發展,真正意義上提高了部隊的技術戰術水平。

戰後30年,國家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軍隊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最終章!羅援將軍悲薦:生死28天(完結篇)

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

當今世界,安全形勢正在發生自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大國之間的關係已進人全方位角力,權力和利益再分配鬥爭十分激烈,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新幹涉主義導致局部動盪頻繁發生。

這給我國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了嚴峻挑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太平盛世,一個民族最難維繫的是憂患意識,一支軍隊最難做到的是居安思危。

面對複雜多變的安全局勢,人民解放軍重任在肩,使命神聖,責無旁貸。

最終章!羅援將軍悲薦:生死28天(完結篇)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是領袖對軍隊建設的總要求。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軍人要永遠銘記這一鋼鐵般的戰爭法則。

(全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