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战中起到最大作用的是美国还是苏联?

生活360x


这个问题是典型的明知故问,当然是美国,毫无疑问。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虽然已经散尽70多年,但仍然深刻影响着今日大到国际格局,小到细枝末节的各个方面。而关于二战中哪国作用更大的问题,历来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很多人认为,二战期间苏联作为最大的国家,也是伤亡最惨重,消灭德日法西斯最多的国家,所以苏联对于二战的作用无疑是他国望尘莫及的。

但在静夜史看来,苏联的作用和美国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因为从整个二战的前因后果来看,如果没有美国,二战都不可能迅速爆发,更遑论功劳大小。

可以说,二战作为美国华尔街财团的一次“资本运作”,以最惨烈的方式,彻底改写了国际格局,也将美国送上了超级大国的宝座,开启了两极格局的新篇章。

而这一切的缘起,根源在于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直接原因在于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再度改写世界面貌,以美德为代表的新型国家迅速崛起,对英法的殖民帝国体系形成了强烈冲击,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因为美国在1917年的参战,直接导致了一战天平的失衡,德国输掉了战争。不过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疯狂惩罚,并未消弭德国上下的怨恨,反而使德国的仇恨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为希特勒纳粹党的上台提供了群众基础。

此时的美国,由于没有在凡尔赛会议上获得想要的资本,虽然通过远东九国会议挽回了面子,但打入欧洲的目标始终未曾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扶持德国遏制英法等国就成为美国财团的主要努力方向。

在摩根财团的操纵下,“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陆续出台。按照“道威斯计划”,华尔街几大金融财团在1924~1928年内总计贷给德国8亿美元,帮助偿还《凡尔赛和约》赔款,利息收益则直接投资德国市场;按照“杨格计划”,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

从1924年到1931年,华尔街共向德国提供了1380亿马克的贷款,而德国只支付了8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得到了至少520亿马克的贷款资助,这是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支撑。

通过资助德国,华尔街财团成为德国容克大资本家的后台,而容克大资本家又是希特勒的坚定支持者。

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阵营陷入瘫痪。而此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则欣欣向荣,实力逐渐膨胀的苏联越来越表现出向欧洲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意图,这让欧洲乃至资本主义阵营高度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和美联储一致认为希特勒是理想的德国领袖,资助他可与英法抗衡,同时对抗苏联,使美国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华尔街至少资助了希特勒10200万马克,包括价值1200万美元的黄金,这保证了纳粹党的顺利上台。

而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太平洋地区和日本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即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损害了美国的在华权益,美国也未曾和日本翻脸,相反,美国一直是日本石油等资源的主要提供者。

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财团的操纵,德国和日本才迅速膨胀,并朝着战争的深渊一步步逼近。

不过即便再支持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终归是美国在实现其霸业的棋子,尤其是在两国实力迅速膨胀行将失控时,美国加入同盟国,联合半死不活的英国、苏联等国联合绞杀法西斯也就顺理成章。

作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绝对主力,苏联在苏德战争期间,始终承受着纳粹德国至少80%的兵力,在几乎砸碎了纳粹德国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美国的支援密不可分,这种支援体现在直接的武器装备支援和对纳粹德国的牵制上。

最早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是英国,丘吉尔希望通过支援苏联,减轻英伦三岛的压力。而在1942年初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辉煌胜利后,苏联亡国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于是美国开始逐渐加大对苏联的支援,帮助苏联扛过了青黄不接的危险关头,并在战争中恢复了生产力,最终彻底埋葬了德国法西斯。

从1942年初到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结束,美国的支援包括:

炸药: 132237吨,

钢材: 2589766吨,

铝: 26110吨,

石油 : 2622357吨,

化学品: 631017吨,

等等,另外还有:

商船:100艘,

鱼雷艇:200艘,

小型猎潜艇:60艘,

AM扫雷舰和UMS扫雷艇美:77艘,

登陆舰:43艘,

“塔科马”级护卫舰:28艘,

雷达:1196部,

声呐:329部,

卡车和吉普车:420000辆,

拖拉机:8700多辆,

机车:1981辆,

金属切削机床:44600台,

防空火炮8218门,

反坦克炮5800门,

坦克和自行火炮:8200辆,

飞机:14000架;

枪弹:4.7亿多发等。

这些援助总额相当于今天的1500多亿美元,占到了美国《租借法案》总金额的1/4以上。

这些援助和苏联整个卫国战争期间的消耗相比显得不值一提,但在苏联青黄不接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苏联能成功恢复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而除了直接的军事援助,美国在苏德战争期间,还和英国不断发起对德国本土的空袭,从1940年5月到1945年4月,两国出动400万架次的飞机,对纳粹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投弹270万吨,摧毁德国作战飞机5.5万架,造成德国100万居民死亡,750万人无家可归,德国公路运输瘫痪超过90%。

从战后的结果来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空袭效果并不理想,但美英的轰炸却使得德国油料逐渐短缺。尤其是东线战场,1945年2月到3月,德军因油料短缺,航空兵和装甲部队难以行动,加速了失败。斯大林曾说:“美英对德国石油工业的轰炸,对加速苏联红军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而因为美英的轰炸,德国不得不将大量东线红军抽调回国,到1943年空军比例下降到20%,极大减轻了苏联的防空压力。

可以说,美国对苏联的支持,是苏联能够反败为胜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支持苏联抗德,在欧洲西线开辟第二战场。自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就开始了和日本长达4年的较量,成为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消灭的日军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大陆战场,其中日本陆军114万人,海军41万人,以至于日本大本营自1943年开始不得不抽调关东军南下防守,且大部分也成为美国的刀下之鬼。

而在美国碾压日本法西斯的同时,还从1944年底开始,对日本进行空前规模的战略轰炸,尤其是1945年2月开始的“李梅火攻”,极大打击了日本人的战争潜力,1945年8月的两颗原子弹更是彻底瓦解了日本的抵抗意志。

可以说,美国既是推动法西斯崛起的最大推手,又是埋葬法西斯的最大功臣,所以,它对二战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你去小卖部买了把菜刀,跟黑社会火拼,赢了!

功劳是你的,还是小卖部老板的?

何况,这黑社会本就是小卖部老板扶植了,也卖了很多菜刀、铁锹给黑社会,赚了不少黑心钱。

二战也是如此。

没有华尔街的支持,希特勒根本发动不了二战。

而侵华日军最大的战略资源来源,就是美国。

美国援助苏联,也是苏联反守为攻,取得战场优势后,才进行了。投机性质明显。

何况,东线(苏联)拖住了德国80%的兵力。西线,美英两国联手才拖住20%的兵力。

谁贡献大?

再看亚洲。

日本为啥偷袭珍珠港?吃饱了撑的?

就因为日本战前积累的战略资源,已经被中国消耗的差不多了。

照这个趋势,等资源全部消耗光,战争无以为继,自然战败。(不懂的,先去看看《论持久战》再来丢人不迟。)

再看看作战顺序上。

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确定“先欧后亚”的作战顺序。

为啥日本打了美国,美国却要先打德国?

因为,美国打不过。

在亚洲,中国实力较弱,只能慢慢把日本拖死,胜利还早得很。

而在欧洲,已经有苏联和英国两个世界强国在死磕德国了,何况,苏联已经进入战略反攻,当然欧洲的赢面大。

同样,在欧战结束后,美国仍然没有把握击败日本。

所以才会邀请苏联参战,并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让苏联在亚洲攫取丰厚的利益。

如果美国真那么强,为啥不自己灭掉日本,独享亚洲?

美国的援助的确有很大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

所以,二战贡献大小是:

苏联>中国>英国>美国。


雁去无痕ty


我是历史君,我来回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名是美国还是苏联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争议,但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消灭法西斯功劳都很大,论这二者谁是第一其实意义不大,可以说是二战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各国之间的帮助与支持才形成了对二战德军在战略与战事上的优势。

历史君认为二战中苏联的贡献其实最大,苏联在二战中共损失2700万人,苏联也在二战期间牵制了70%的德军,可谓是功不可没!我们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例,苏联的参战兵力大约为110多万,投入火炮超过15000门、坦克1400余辆、飞机1300多架,而德国方面的兵力也超过100万,各类火炮1.1万门、坦克600余辆、飞机1200多架,战争投入巨大。双方的兵力和武器物资投入规模大的令人震惊。此战不仅规模大,而且作战持续时间长、作战强度高,双方陆陆续续打了半年多,战争场面非常惨烈,整个斯大林格勒一片废墟。俄媒评斯大林格勒之战:空气和水都在燃烧。

战争中的弹药消耗更是高的吓人,仅苏联一次大反攻就消耗了8万吨弹药,苏联的坦克从工厂下了生产线直接就开到了战场上,此时不得不说的时,当时的德军闪电战进攻速度很快,苏联方面即使迁移了工长到后方但也无法避免大批的工厂被遗留在沦陷区,这样就造成了苏军在一时间中装备资源的受限,就在战争形势十分紧张的当下,大洋彼岸的美国做起了后勤保障的角色,在整个二战中美国援助给苏联的军用飞机达到1.4万架,坦克装甲车达到了1万辆。

同样,给予英国法国中国的援助物资和武器也是有的。我们都知道的是苏联在对德作战的过程中,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2700万士兵的损失,在这里只要一提到苏军的伤亡很多人会讲人数对德军来说占有优势所以就是人海战术了,其实并不是大家老观念中的人海战术,苏联在当时是战役学最领先的国家,苏军确实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决不可能让大批士兵与德军精锐的主力厮杀,而是强调汇集兵力攻击一点,将德军势力逐步削弱后以实现最终的大反击以及最后的攻占柏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高士兵伤亡的苏联成功反击了德军的侵略,并第一个打开了德国首都柏林的大门,宣告了德国法西斯的破灭,当然也离不开东方中国战场对轴心国之一的日军的牵制,以及英法美西线诺曼底的成功登陆,将二战德军势力包围,吹响了大反攻的号角。


历史君观


车上没空找数据随便写写。

以中立且不被任何参战国攻击为前提,没有苏联,二战同盟国的胜利会推迟;没有美国,轴心国将会获胜。

苏联中立,大波波灭国后德三的攻击方向便是波罗的海国家和法鸡,自然也会如同历史一般横扫他们。然而,德三拿丘吉尔依然没有办法,空军55开,海军被吊打,德三的无敌陆军无法登陆不列颠。不列颠在非洲的殖民地会落入德意之手,但依旧只是暂时的。随着罗斯福的参战,英美海军可以随意切断德意对非洲的补给线,接着如同史实一样,坚定地前进,粉碎敌人。在亚洲,苏联的中立同历史一样,基本没有变化。但由于德三陆军的强大,罗斯福会选择“亚洲优先”首先消灭日本。在此原则下43、44年迫使日本投降并非难事。日本的投降会使同盟国多出数百万乃至千万的生力军——中国军队,他们缺少装备,但在美国的援助下并不是问题(顺带日本会被分为美占区、英占区、中占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接下来便是解决德三和他的小兄弟了。介于中国军队的英勇绝不亚于毛子,取得最终的胜利并非天方夜谭,但牺牲终究是巨大的。

再谈美国中立会如何。首先日本不会因美制裁而战略资源匮乏,最终北上不会被南进压倒。德三日本夹击毛子,毛子gg。接下来不论是丘吉尔还是统一战线,都无法对抗如日中天的轴心国。剩下英联邦那些国家,差不多属于打酱油的存在。

接下来说说史实贡献。按战争潜力来排序,1美=3苏=5德=5英,按工业产值比较也差不多。苏联能在东线最终击败德三,英美的援助即使不是充要条件也一定是必要条件。也许有人说毛子死了多少人吧啦吧啦,然而论总体战的贡献里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总体战比拼的是综合国力而非人力。毛子的贡献就是东线击败德三,击败巴尔干一众德三卫星国,占领柏林,击败日本关东军。而美国呢?给予同盟国数量庞大的各种物资,登陆北非击败德三非洲军及意呆利非洲部队,登陆西西里击败意呆利,登陆诺曼底击败德三西线(当然东西两线差距巨大),击败日本联合舰队(这必须单独提出毕竟除了美国人没有人能打败当时的日本舰队),击败日本。

So,美苏的二战贡献一眼便能看出,美大于苏。

事实上,二战及之后的一段时间是美利坚国家横向比较世界最为强大的年代,承认当时美国的强大并不丢人,因为我们已然迎头赶上。


指挥同知陈延诏


德军闪电战,重创了苏军,歼灭了苏军大量有生力量。苏军节节败退到莫斯科,丧失大量军事资源和大量武器。由于苏军战前准备不足,在仓促撤退中,兵工厂损失比较大。苏联人这时,无兵可调,无武器可用。在万分紧急关头,美国大量无私的紧急援助,大力又及时,让苏联人有了战胜德军的信心和力量,给苏联人以希望,有了前途。美国大力援助及时雨,雪中送炭真及时。苏联人由于虎中添翼,信心百倍,有恃无恐地去战胜德军。苏联人利用辽阔无边的土地和德军周旋,是用大量空间摸取大量时间,让苏联人积极地扩军备战,加强训练,为反击德军做了战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说,苏军没有美国强大又强力又极时后援,大力援助,靠单枪匹马,一己之力,很难战胜武装到狼牙的凶狠德军。苏联人正是利用美国强大外援,才以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的气势,一鼓作气,团结奋进,全力出击,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越战越勇,勇挫强敌。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尢大海中,集中优势兵力和装备,毕其功于一役,加以重创,歼灭,全歼德军,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破德军不死之躯的鬼话。二战,苏军有美军积极大力,强力参战,才有苏军的胜利,德军的失败。所以说,美国的贡献远大于苏军,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没美国大力支持和援助,也很难坚持抗德到底,也很难争取到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到时,也会惨遭德国灭种,亡国,亡国灭种。


中国美6220


二战期间,美国比苏联的作用更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英国保持了短暂的蜜月期。为了纪念二战胜利,英国举行纪念仪式,各同盟国都要派仪仗队参加,而在阅兵式上,第一个出现的是美军,斯大林表示同意,但是第二个出现的是英国仪仗队,斯大林表示坚决反对,英国和苏联没有达成一致,最终不了了之,苏联没有派仪仗队前往英国。

斯大林在纳粹德国面前都没有丝毫软弱,在美国和英国面前自然也不会,斯大林允许美军走在最前面,因为斯大林认同美国的贡献超过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全面入侵苏联,仅仅三个月时间,德国军队已经攻到莫斯科城下,虽然苏联在战前和战争期间将一部分机器转移到大后方,但是苏联西部工业区沦陷,导致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难以满足军队需求,作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向苏联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

美国一共向苏联提供了14000架飞机,42万辆汽车,7000辆坦克,672艘军舰,32000辆摩托车,7900门火炮,10万支冲锋枪,此外还有1600万吨的各类物资。

经过“厨房辩论”之后,赫鲁晓夫承认,失去“欧洲粮仓”乌克兰之后,如果没有美国援助的粮食,“实在不知道拿什么养活数百万苏军”。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战场作战,几乎以一己之力击败日军,并且彻底消灭在非洲北部的德军,美军从诺曼底和意大利登陆,从两个方向进攻,美国不仅打败了日本,还打败了德国和意大利,因此美国的功绩得到了苏联的承认,否则苏联也不会同意把联合国总部安置在美国纽约。


苏联和美国在二战中都不可或缺,没有美国很难击败日本,没有苏联,很难打败德国。

日本最强大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如果没有美国,即使苏联战胜德国,也不愿意进攻日本,而是会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面,日本将成为超级大国,长期占领东亚和东南亚。

如果没有苏联,美军也不会愿意在正面战场与德国的装甲部队交锋,没有苏联的牵制,诺曼底登陆不会那么顺利。

美国的贡献比苏联大,但是苏联和美国都不可或缺,否则即使能够战胜德国和日本,战争也会多持续数年,还会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死亡。


视野新观


没有美国支持,或者美国晚一年支持。那么全世界都是德日意的,连美国都要完蛋,更别讲苏联。德日联手拿下苏联后,日全力打败中国最多再加一个月。那么剩下半年休整,德日意占领了3400万平米的资源,亚欧一个个国家被打败被占领,最后收拾鹰酱,则全球被轴心国统一。在二战上,除轴心国外,全世界都是美国的受益者。







紫气东来八千里


毛子和鹰酱在二战中的作用都举足轻重。

欧洲东线战场,毛子以牺牲3000万的代价,牵制了80%的德国陆空军,迫使70万日本关东军不能全力南下参战。没有毛子,欧洲包括英伦三岛肯定会尽墨。德国和日本实现印度会师也不是没可能。

鹰酱在二战中的作用有二:一,消灭了绝大部分的日本海空军,近半的日本陆军;欧洲西线战场的德军,大部分是鹰酱干掉的,还有大部分的德国空军。二,盟军各国都得到了鹰酱的物资支援,无论是枪炮、坦克、飞机、军舰,还是油料,食品等后勤物资。没有鹰酱强大的工农业生产力做保障,同盟国想战胜协约国怕是很难,甚是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所以,感觉鹰酱在二战中的作用还是大于毛子的。


灭绝师太的男人


苏联的作用还比不上英国,美国的租借法案迟出来一年,苏联就被灭了。苏联一旦被灭,美国就不一定出手同时对抗日、德(英国肯定是要保护的),届时地球上就只有四个国家美、日、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