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興齊眼藥(300573.SZ):七日6漲停,背後的“推手”究竟有什麼?

4月18日,興齊眼藥(300573.SZ)開盤便迅速封死漲停的表現再次吸引了大眾的視線,

自4月10日,短短7天的時間該股票已經連續收穫了“6個漲停板”。截止今日發稿,其股價報於36.61元,總市值為30.18億元。

兴齐眼药(300573.SZ):七日6涨停,背后的“推手”究竟有什么?

據公開資料顯示,興齊眼藥的前身為東北製藥集團瀋陽市興齊製藥廠,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目前主要從事眼科藥物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是眼科處方藥物。2016年12月,該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查閱相關消息可知,興齊眼藥此番暴漲似乎並不是“無跡可尋”的。

其一,源於該公司新藥獲批的利好消息。

4月17日晚間,興齊眼藥披露兩則公司新藥獲批公告。其中,一則公告表示,近日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簽發的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藥品註冊批件》,藥品有效期為36 個月。而另一則公告也表示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簽發的溶菌酶滴眼液《藥品註冊批件》、《新藥證書》,藥品有效期為24 個月。

據悉,興齊眼藥的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於2015年4月9日提交藥品註冊申請並獲受理,其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的體徵和症狀。此外,該產品為國家醫保目錄乙類產品,目前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廠家有齊魯製藥有限公司、參天製藥(中國)有限公司等公司。

而另一則公告中所提到的溶菌酶滴眼液藥品則是在2013年1月16日提交的藥品註冊申請並獲受理,其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結膜炎。目前溶菌酶眼用製劑在國內尚屬空白,國外已有日本千壽製藥株式會社的鹽酸溶菌酶滴眼液在日本上市多年。

其二,或受益於其所處醫藥行業的刺激。

4月10日,醫藥股集體爆發,包含興齊眼藥在內的有超10家股票漲停。從消息面上來看,醫藥板塊逆市大漲主要是因為“超級真菌”事件的影響。但隨後,多家公司紛紛提示風險,而興齊眼藥也在16日發佈公告表示:

“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經核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於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於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不過,令人納悶的是,即使相關醫藥公司已經有提示風險,但實際上這些公司的股價還是一路上揚。由此,筆者從當前它們所處的醫藥行業相關信息入手,大致可以發現目前醫藥板塊的兩大利好點。

一方面,當前國內創新藥的市場佔比僅7%,對比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約70%佔比有十倍提升空間。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保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創新藥佔比由存量的2%提升到新納入的10%,創新藥平均納入時間也由兩年半下降到一年以內。而這些變化也都將大力支持國內創新藥市場的發展。至此,未來國內創新藥將保持快速增長,市場份額將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相關研究報告表示,雖然經過近期的市場連續大漲,但醫藥板塊性價比仍十分突出。目前醫藥板塊整體市盈率為33倍左右,仍處在相對合理區間,同時結合已經公佈年報和一季報預告的上市公司業績來看,醫藥板塊2018全年及19年一季報業績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醫藥板塊仍具備較高性價比。

其次,需要指出的是,興齊眼藥股價此番大漲機構也似乎是背後的“推手”之一。

據4月11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前5名席位當中,排名前3的均為機構專用席位,第4和第5名分別是安信證券上海櫻花路營業部和國融證券青島秦嶺路營業部。而在賣出前5名營業部當中,機構專用席位排名第5位。

而據4月16日披露的龍虎榜數據顯示,機構專用席位仍然是買入興齊眼藥的主力。數據披露,在買入前5名營業部當中,排名第1、第3和第5的均是機構專用席位,排名第2和第4的分別是中原證券鄭州國基路營業部和華泰證券深圳深南大道營業部,在賣出營業部席位當中未出現機構專用席位的身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興齊眼藥這波股價不斷受到利好的同時,其也遭到了兩家股東的“減持”的利空。

4月17日,興齊眼藥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LAV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LAV 擬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378萬股,本次擬減持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59%。LAV減持的原因是基於資金安排需要。

而在LAV減持之前,興齊眼藥另一股東桐實投資也曾宣佈,擬自2019年2月22日起3個交易日後6個月內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494.5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截至目前為止,桐實投資本次減持計劃尚未執行完畢。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興齊眼藥此輪股價大漲卻是與其2018年淨利降逾6成的業績表現有所“不符”。

4月8日,興齊眼藥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表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為4.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8%,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19.5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4.00%。

對於業績下降的原因,該公司表是主要是由於其積極進行市場拓展,雖然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但由於部分產品原料採購價格提升導致綜合毛利率略有下降。此外,其研發費用較上年有所增加,銷售人員薪酬及差旅費較上年有所增加以及投資虧損的增加也是導致它淨利下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