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說,判斷一所大學是否屬於名牌,有幾個參數是必不可少的:

它在全國同類別大學中,應該是建校時間較長(起碼應該在20年以上);

師資力量雄厚(老教師中有教授職稱、年輕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應占一定比例);

教學質量過硬(有幾個在全國叫響的特色專業);

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當年初始就業率在85%以上)。

本文中所列的院校都滿足了上述參數指標。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這些學校是名牌,為什麼沒有進入國家“211工程”序列呢?

這是由我國目前高校體制所決定的。

所謂“211工程”高校,說白了,就是國家財政部重點投資扶持的院校。這些資金投向哪裡,要考慮到許多因素:院校歸屬、區域分佈、行業重疊、少數民族、經濟貧富甚至佔地面積、辦學規模等等。

例如“院校歸屬”因素,因為“211工程”建設是教育部牽頭制定的,所以教育部直屬的院校基本上都列入了該序列,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吧。

又如區域分佈,既然我們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那麼就要“排好隊,分果果”,國家不可能把所有的錢都投向某一地區的高校。

再比如經濟因素,北京、上海及廣東、江浙等省市的地方高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經“富得流油”了,國家當然不會再繼續給它們“錦上添花”,必然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偏遠而又貧困的地方高校。

由是觀之,“211工程”高校並不是判斷一所高校是否名牌的唯一因素,甚至也不是主要因素。換句話說,進入“211工程”序列的高校並不都是在全國數得著的高水平院校,沒進入“211工程”序列的高校——尤其是北京、上海、南京、天津、西安、武漢等城市,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高校在辦學設施和教學水平上遠遠超過外地“211工程”高校。

就全國範圍而言,我們只能說,凡是進入“211工程”序列的高校在當地是最好的綜合大學之一。

本文介紹的非“211工程”裡的名牌大學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一本高校”:或原來是國家重點大學,後來國家調整時由於上述原因沒能進入“211工程”行列;或學校辦學實力雄厚,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或原來是中央部委屬大學,後來劃轉到地方管理,而地方政府給予了強大的支持和投入,學校反而因此獲得了新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

一種是“二本高校”:或是省屬重點大學,或是有辦學特色,或是“居所顯赫”。

無論哪種情況,它們都有自己的品牌專業,長期以來在全國享有一定的聲譽,在各地招生時,由於政策原因而“腳踩兩隻船”,年度招生計劃一部分在一本錄取,一部分在二本錄取。

1、西南政法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如果不是中國政法大學後來者居上,這個學校仍然稱得上政法院校的“龍頭老大”。

西南政法大學是西部地區最早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也是西部地區惟一一個建有法學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學校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劉伯承元帥為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學院。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學校早在1978年就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但是後來,由於許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學校沒能進入國家“211工程”序列。2000年,學校又由司法部直屬劃轉為重慶市人民政府管理,一下子成了地方重點院校。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半個多世紀以來,西南政法大學已形成了從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所有高校中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在其所著的《從法學引注看中國法學的現狀》一書中,列出了目前國內法學界的學者“目錄”,有人對目錄中的學者名單做了一個統計,發現有近一半的學者出自西南政法大學。

儘管學校已不如當年那麼輝煌,但在西部地區,西南政法大學仍然是法學教學科研實力最雄厚、法學學科體系最齊全、在全國法學和法律界有重要影響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2、東北財經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但凡坐落在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的高校,在校名上是絕不會捨棄城市這張名片的。像北京的高校大都以“北京”或“中國”冠名,讓人一望校名就肅然起敬;上海的高校一般也不捨得把“上海”二字忘卻,誰不知道它是中國的經濟大都市呢。大連是個迷人的海濱城市,雲集於此的高校不論是部委屬院校,還是地方院校,也都不忘把城市的名片掛在前頭,如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大連民族大學等等,就連軍隊高校海軍艦艇學院也要把“大連”夾在校名中呢。可是東北財經大學就這麼“不識時務”,雖然身居大連市中心,校名卻偏偏不沾大連的邊,以至於讓好多人一直誤以為它在千里之外的工業重鎮瀋陽呢。

東北財經大學創建於1952年,當時的校址確實在瀋陽,不過,1959年她就遷至大連,與位於大連的遼寧商學院合併,成立了遼寧財經學院。1979年學院劃歸財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2000年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學校現有38個本科專業,其中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財政學、統計學、稅務、保險學、工程管理、旅遊管理等9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工商管理、金融學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統計學、工程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等10個專業為遼寧省示範(特色)專業。

學校有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4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學科重點建設規劃項目,6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項目。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均進入全國同類學科前11%-13%的行列。

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南眺巍峨雄偉的唐代大雁塔,北臨舉世聞名的明代長安城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就坐落在古城西安南郊的一塊風水寶地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具有110餘年的辦學史,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始建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積澱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聚結了原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專等著名高校的優勢學科,於1956年在西安合併而成,時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1959年和1963年,曾先後易名為西安冶金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94年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這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雄厚師資力量、豐富教學資源並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高等學府,是公認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土木建築類院校及原冶金部重點大學。

雄厚的辦學實力:

• 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高校;

• 全國土木建築類八強高校之一;

•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 國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培養高校;

• 全國50所工程碩士研究生創新院校;

• 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 全國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 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

專業特色:

國家重點學科(3個):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給水排水工程、藝術設計

陝西省特色專業( 15 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築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藝術設計、給水排水工程、社會體育(體育建築管理)、材料科學與信息系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交通工程、環境科學、會計學、冶金工程。

陝西省名牌專業(11個):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冶金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藝術設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築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4、昆明理工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在雲南人心目中,昆明理工大學雖然不是“211工程”大學,卻是雲南省最好的工科大學。學校坐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市區內,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濟、管理、文學、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較為齊全的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依託紅土高原豐富、獨特的資源,形成了以地質、採礦、礦物加工、有色冶金等為主體的、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大有色”學科體系。現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37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冶金工程、建築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學科和專業,在整個西南地區有著較為廣泛的影響力。

學校利用西南邊陲的地理位置,先後為緬甸國家工業培訓中心舉辦機電工程方向專業培訓;為越南煤炭與礦產國家工業集團技術骨幹舉辦冶金專業長期培訓;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每年為中國和東南亞 5 國政府官員舉辦國家改革管理培訓。特別是近年來,發起並參加了由中國和5個東南亞國家的11所大學組成的“大湄公河次區域學術與研究聯合體”,成為該聯合體四個重點領域之一“中小企業發展”領域的牽頭院校。

2015年以來,學校工程學與材料科學學科先後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現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3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9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74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7個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管理碩士、建築學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藝術碩士(MFA)、翻譯碩士、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106個本科專業、1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在全國設有近35個函授站,有57個夜、函大本專科專業;在全省有16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助學中心。

5、湘潭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韶峰高,湘水長;偉人故里,湘潭大學;恰同學少年,揚青春航帆。

湘潭大學是我們的偉人親自倡辦,親筆題寫校名,親切囑託一定要辦好的一所省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 1958 年,根據偉人“想在家鄉辦一所大學”的願望,湘潭大學得以創辦。在中央領導核心的直接關懷下, 1978 年國務院批准湘潭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2005 年 12 月 ,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同重點支持湘潭大學建設。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湘潭人傑地靈,英才輩出。這片神奇的熱土培育了一個又一個政治偉人、軍事統帥、藝術大師和文化巨匠。同樣,湘潭大學也是名人薈萃: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進萍;世界知名數學家、美國賓州大學計算中心主任許進超;1996年度世界百位應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獎獲得者許小曙;著名作家肖建國;著名電視策劃人王魯湘;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的捨身救火英雄夏形義……

學校學科覆蓋10大門類,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等4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9個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4個國防特色學科;8個一級博士學位授予點,30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8個專業排名全國前10%,33個專業排名全國前20%。

6、中國民航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展翅翱翔,笑傲九天;鷹擊長空,寒星幾多?如果你想“看見雲的影子,聽到風的呼吸”,如果你想“觸摸萬米的距離,感受飛揚的美麗”,那就請你把目光投向中國民航大學。

學校是目前我國唯一一所民航學科專業門類齊全、將航空科學技術與交通運輸工程兩大學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軍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學校。1958年12月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機械專科學校。1981年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學院。2006年更名為中國民航大學。學校直屬於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坐落在天津市。

學校大力實施學科強校戰略,深化專業內涵建設,努力打造品牌優勢專業,形成了以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卓越試點專業、天津市品牌專業和CDIO試點專業為代表的傳統優勢專業群。其中,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等3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飛行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航空運輸)等9個專業為天津市品牌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CDIO試點專業,並逐步向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工科專業進行輻射推廣。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學校畢業生遍及民航各生產崗位及技術領域。全國民航七分之一的員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來自該校,一大批畢業生成為民航工程技術和管理的中堅骨幹,許多人成為業界精英。

7、江蘇大學

很多人對江蘇大學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北方,絕大多數考生恐怕連江蘇大學在什麼地方都不清楚:南京?蘇州?更別提它的辦學特色了:文科?理科?

江蘇大學既不在南京,也不在蘇州,在鎮江;它的辦學特色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而是工科。

說起來,江蘇大學也是一所老牌的全國重點大學了。它的前身是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創建於1960年。在五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兼併了吉林工業大學的排灌機械專業和排灌機械研究室,南京農學院農業機械化分院,江蘇冶金經濟管理學校。早在1978年,學校被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學校由原機械工業部管理轉為省屬院校。2001年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成江蘇大學。


7所非211名牌高校,優勢專業國內領先,一本踩線生要重點關注


從學校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它是一所以農業機械為特長的高校,而江蘇大學的辦學理念也正是“秉承為農服務辦學傳統,堅持走工科院校為農服務的道路”。學校的特色專業都與機械與自動化有關,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不僅是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也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並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的專業。該專業畢業生在全國人才需求量排行榜上一直穩居前列,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學校辦學水平較高,擁有一批高水平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和農業科學5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5‰,ESI綜合排名列全國第60位。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7個江蘇省“十三五”一級重點學科,2個江蘇省“十三五”一級重點(培育)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13個一級學科,設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41個一級學科,有1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6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辦學多年來,學校還曾受聯合國委託,先後為34個國家培養了一批農機管理和技術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