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李佐軍、田惠敏: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與改革同行》系列48(2019年11月25日—12月1日)

關鍵詞: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土地承包;國有資產;“十四五”規劃;營商環境

引 言

進一步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化,2019年11月29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關於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這是藥品採購機制的一項重要改革,有利於降低虛高藥價、減輕群眾負擔,也將對推進醫改不斷深化、鞏固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成果、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本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全國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一、法規政策

  •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2019年11月27日)

專欄:土地新一輪延包細則將明確,多個重要文件待出

2019年11月2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新一輪延包細則將明確。下一步將選擇部分縣開展延包試點,延包的高峰期將集中在2026年到2028年。此外,我國將抓緊修改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在延包大面積操作實行之前由中央和有關部門出臺指導意見。

201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佈《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韓長賦介紹,《意見》明確了長久不變的政策內涵,歸納起來是“兩不變、一穩定”,即保持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制度長久不變,確保農民集體有效行使土地所有權、集體成員平等享有土地承包權;保持農戶依法承包集體土地的基本權利長久不變,家庭經營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居於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集體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剝奪和非法限制。保持農戶承包地穩定,農民家庭是土地承包經營的法定主體,發包方及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不得違法調整其承包地。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應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


《意見》還明確規定承包到期後如何延包:一是堅持延包原則,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要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二是延包的起點以各地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開始計算,承包期還是三十年。

韓長賦表示,下一步組織實施主要有三方面工作:一是把證書發到農民手中。從2014年起,開始推進承包地的確權登記頒證,經過六年來的集中攻堅,目前發證率超過94%,下一步繼續抓好掃尾工作,做到應發盡發。二是健全配套法律政策。抓緊修改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三是開展延包試點。準備在一部分縣,主要是先到期的縣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的延包試點。

韓長賦還指出,二輪承包是從1993年開始,到1999年基本完成了。如果按照承包期三十年計算,到2023年開始,二輪承包就開始大批到期,就要開始延包。延包的高峰期集中在2026年到2028年。

  • 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2019年11月27日)
  •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推動貿易提質增效的綱領性文件,繪製了未來若干年貿易高質量發展路線圖。(2019年11月29日)
  •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關於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9年11月29日)
  • 國資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有關工作的通知》,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2019年11月29日)

二、重大事件

  • 國務院召開研究部署“十四五”規劃編制專題會議。(2019年11月25日)
  • 沂蒙革命老區首次接入全國高鐵網。(2019年11月25日)
  • 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在天津連通上線。(2019年11月26日)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成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2019年11月26日)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契機,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破堵點、解難題。(2019年11月27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2019年11月29日)
  • 全國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2019年12月1日)

三、精彩觀點

  • 《天津日報》刊發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從“制度改革”到“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文章。文章提出,“制度改革”是要破除束縛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各個環節,建立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制度新體制新機制。在改革和創新制度的進程中,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019年11月25日)
  • 在2019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暨金融街金融市場年會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提出,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要以創新為本,全面提升產業水平,要發揮投資的作用;其次,加速推進企業改革,應該把企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放在“聚光燈”下,放在“臺中央”;第三,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金融科技和對外開放。(2019年11月29日)

四、最新進展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總計成交13.56萬億元(等值1.92萬億美元)。2019年1—10月,我國外匯市場累計成交167.38萬億元(等值24.39萬億美元)。(2019年11月25日)
  • 根據第十二屆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經貿洽談會議,20多年來,全國對口支援三峽重慶庫區累計引入資金超過1815億元、合作項目1768個。其中,經濟建設類項目資金超過1770億元,無償援助資金近45億元。(2019年11月25日)
  • 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佔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2019年11月27日)

五、熱點述評

【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10年來,我國深化醫改取得顯著成效,人民健康狀況持續改善,群眾看病就醫負擔逐步減輕,群眾看病就醫、醫保報銷等環節都更加便捷高效。然而,深化醫改還面臨著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聯動性不足,群眾的獲得感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有待鞏固完善,需要深化聯動改革來加以解決。

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為降低“虛高”藥價、減輕群眾負擔發揮了積極作用。2018年,11個試點城市組成採購聯盟,選擇部分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品種進行帶量採購,25箇中選藥品中選價平均降幅52%。今年9月,試點擴大範圍到全國,25個藥品擴圍採購全部成功。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啟動以來,總體平穩有序,有力推動了藥品價格迴歸合理水平。

為進一步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化, 2019年11月29日,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印發《關於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依託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臺,建設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公共採購市場,統一編碼、標準和功能規範,推進藥品價格等相關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促進藥品價格全國聯動。《措施》從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入手,從藥品、醫療、醫保改革和行業監管四個方面提出了15項改革舉措:全面深化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構建全國藥品公共採購市場和多方聯動的採購格局;提升藥品質量水平;確保藥品穩定供應;提升藥品貨款支付效率;推動構建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生產流通市場格局;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等聯動改革;大力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加強醫療機構用藥規範管理;推動實施藥品醫保支付標準;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機制;推進醫療服務精細化監管;健全全國藥品價格監測體系;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這是藥品採購機制的一項重要改革,有利於降低虛高藥價、減輕群眾負擔,也將對推進醫改不斷深化、鞏固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成果、促進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19-11-25/2019-12-1.

[2]經濟參考報圖文數據庫[EB/OL],2019-11-25/2019-11-29.

[3]經濟日報圖文數據庫[EB/OL],2019-11-25/2019-12-1.

[4] 李君如.從“制度改革”到“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N].天津日報,2019-11-25.

[5]李揚:推進企業改革 把企業放在“聚光燈”下,新華社百家號網[EB/OL].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1539695096421775&wfr=spider&for=pc.

[6]班娟娟.土地新一輪延包細則將明確多個重要文件待出[N].經濟參考報,2019-11-29.

[7]吳佳佳.我國將建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公共採購市場[N].經濟日報,2019-12-01.

[8]李克強: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EB/OL].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9-11/22/content_5454499.htm.

[9]姜天驕.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增強群眾更多獲得感[N].經濟日報,2019-11-28.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碩士、博士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璉教授
田惠敏: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博士、博士後期間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寧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