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手術切口更小 康復時間縮短!浙江首臺四代“達芬奇”機器人 成功完成第一例手術

每日商報訊 12月6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2號樓,18號手術間,我國著名的腫瘤外科學專家、浙江省胃癌診治領域學科帶頭人程向東教授,埋頭在距離手術檯不遠的中控臺操控著一個機器人。

程向東教授正在進行一臺胃癌根治術(遠端胃大部分切除),所使用的機器是浙江省第一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手術圖像清晰度堪比3D電影 機器人手臂在腹腔內“穿針引線”

在手術間內,程向東教授像駕駛汽車一樣,把手指伸進操作杆,輕輕捏下手指操作器,向機械臂系統發出移動、捏夾等指令,遠端視頻系統能清晰看到手術解剖部位。

他左腳踩著鏡頭鍵,移動鏡頭,查看手術視野情況,隨即移動機械臂,進入目標區域;右腳激活能量平臺,所有的器械就可以運作起來了,機器手精準地完成切割和電凝……

手術患者徐大伯今年78歲,半個月前出現沒有明顯誘因的上腹部隱痛,家屬非常警惕,一查胃鏡發現胃竇後壁有一個2釐米的凹陷性潰瘍,病理提示腺癌,於是慕名找到程向東教授尋求手術治療。“剛住院便聽說醫院引進了手術機器人,沒想到竟成為第一個受益者。”徐大伯說。

“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術圖像可放大15倍,就像3D電影一樣清晰,醫生就如同身處患者腹腔中一樣。”程向東教授說。

手術中,程向東教授在患者的腹部僅開了5個鑰匙孔大小的操作孔,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臂通過穿刺通道進入腹腔,四隻機械手臂分工明確,成像系統可提供放大的清晰三維手術視野,組織、器官的解剖構造、神經血管的走向一目瞭然。

程教授坐在操控臺前,通過控制桿來進行操作,應用比手腕還靈活的機器人手臂,在佈滿細小血管、神經組織的腹腔內靈活翻轉“穿針引線”,完成切除病灶,縫合處理吻合口等工作。手術歷時2小時,順利切除了胃部腫瘤。術中幾乎零出血,疼痛極輕,手術成功。

提升疑難病症診治水平

“達芬奇”將在複雜手術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醫生控制檯、患者手術車和視頻車組成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跟以往的腹腔鏡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靈活性更好、精確性更高、清醒度更佳、可操控性更強,手術效果更理想、創傷更小、患者適用範圍更大。

程向東教授介紹,要操作機器人,還需要專門到培訓基地,苦練機器人操作基本功,獲得相應的資質。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此次引進了擁有雙操控臺的第四代頂級配置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不但兩名主刀醫生可以在手術中交換控制器械和交流,完成跨學科合作的同臺手術,而且也可用於經驗豐富的“達芬奇”手術醫生模擬同步帶教醫生。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於恩彥書記表示,代表世界頂級裝備水平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院之重器”,它的到來標誌著醫院腫瘤外科手術正式進入“機器人輔助微創腔鏡”時代,將在醫院各領域的複雜外科手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提升醫院疑難病症診治水平。

“同時,醫院也將以此次手術機器人的落戶使用為契機,推動醫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學研究的健康發展,承擔起牽頭建設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的使命和重任,讓更多患者受益。”於書記說。

新聞鏈接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中國

2006年12月,第一臺“達芬奇”系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外科引進;2007年1月,第一臺“達芬奇”手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外科完成。

從2007年至今,中國“達芬奇”手術量一直呈增長態勢。2014年,中國“達芬奇”手術量為4981例。到了2015年,“達芬奇”手術量增長到11445例,手術增長率超過了130%。2016年,“達芬奇”手術量達到17979例,增長率為57%。到了2017年,全國完成“達芬奇”手術26765例,同比增長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