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汪濤:數字化轉型中的創新與變革管理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凌紀偉)12月12日,由新華網主辦的“數字化時代企業精益管理”研討會在京召開。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汪濤圍繞“數字化轉型中的創新與變革管理”作發言。

汪涛: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与变革管理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汪濤發表演講

她認為,數字革命引發範式變遷,未來十年是數字化浪潮席捲的十年。她說,“要理解這場革命所引發的深遠影響,可以回望歷史,回顧與信息革命相媲美的上一次革命,即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所引發的第一次機器革命。”

汪濤以歷史視角,回顧了人類經歷的幾次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她認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起點是激活技術,與那些在垂直領域產生影響的技術不同,激活技術在社會、經濟等各領域產生廣泛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發揮,還需要一系列“填補創新”,這就是產業組織模式的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半個多世紀前,以計算機發明為標誌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勃興,掀起了數字化革命的開端,帶來一場深遠的變革。要應對數字化革命帶來的挑戰、把握其帶來的機會,汪濤認為,有必要釐清數字經濟背後的邏輯,這些邏輯幫助我們找準方向,去應對將要到來的激烈震盪。

汪濤說,數字化革命意味著買方主權時代到來。在工業時代,一個產品好不好由製造商決定,未來產品好壞將取決於消費者用不用以及多少人會使用,因此未來企業應該更加關注人、關注需求。這就解釋了當前一些商業模式背後的邏輯。比如,用戶主權導致免費大行其道。這是因為廠家首先要吸引消費者,而免費因為可以節約消費者做選擇時的心智成本,而成為企業吸引消費者的手段;當選擇變得豐富,注意力就變成了一種稀缺資源。

其次,汪濤認為,數字經濟時代,資源基礎正在改變,注意力、信息數據、信用成為關鍵資源,而且這些資源與工業經濟的關鍵資源不同,信息數據越用越多,可以以趨近於0的邊際成本進行復制。同時,企業的資源觀念發生改變,資源不一定要擁有,重要的是用,所以搭建平臺整合資源、通過分享來盤活存量資源,都是有別於工業經濟的基本商業邏輯。“數字化為發展分享經濟、建立平臺組織、重塑商業生態提供了技術手段。”她說。

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在汪濤看來,數字化革命為中國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為開創新軌道、開發新模式、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契機,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探索應對平臺治理、信用構建、數字化風險防範等挑戰。

作為學者,汪濤希望多與企業接觸,在她看來,範式變遷正在對管理科學的相關理論發起挑戰,這就要求管理學者密切關注商業實踐領域的新進展,不斷總結規律、挖掘本質,豐富和發展理論。

“數字化時代企業精益管理”研討會由新華網主辦,旨在探討數字化時代,中國企業如何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從而增強發展韌性,提升企業競爭力。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圍繞數字化前沿科技發展趨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熱點與難點,進行深度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