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債臺高築 面臨退市“有匯源才叫過年”的匯源果汁今年不太好過

債臺高築 面臨退市“有匯源才叫過年”的匯源果汁今年不太好過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當“匯源果汁”這四個字還能自帶旋律地迴響在我們腦海的時候,資本市場裡的匯源果汁可能要面臨“失聲”。

去年7月,自匯源果汁發佈:如果匯源果汁未能於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將被啟動退市程序這一公告之後,有關匯源果汁負債百億、面臨退市、“國民飲料”隕落的討論此起彼起。

但一年多的時間過去,情況並沒有發生好轉。

近日披露的涉及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41.03億元的財產凍結申請、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以及自2018年起已經連續7次收到的限制消費令,再次將朱新禮以及匯源果汁推向風口浪尖,退市或許進入倒計時。

記者就創始人債務問題以及公司的應對措施採訪匯源果汁,發去採訪函以及撥打電話,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創始人債務纏身

根據啟信寶披露,今年9月20日,招商銀行曾申請查封、扣押、凍結德源資本的財產,限額高達41.03億元。其中凍結銀行存款期限為一年,查封動產期限為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為三年。

債臺高築 面臨退市“有匯源才叫過年”的匯源果汁今年不太好過

梳理資料發現,該凍結申請起因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啟信寶資料顯示,德源資本目前的對外投資僅有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銷售)。據公開信息此前披露,這項投資與招商銀行存在股權質押關係,出質股權數為2.4萬股。

中石化銷售曾向包括匯源在內的25家外部投資者出讓股權。其中,由朱新禮實際控制的德源資本出資30億元認購了中石化銷售2.4萬股,2015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2014年11月,德源資本向招商銀行質押了2.4億元註冊資本的股權,佔其所持有中石化銷售公司股權的100%。

朱新禮所涉負債遠不止這一起。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2月朱新禮因國民信託有限公司申請執行公證債權文書一案,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

今年6月12日、6月18日,朱新禮又分別因無錫市明珠電纜有限公司申請執行單位票據糾紛一案、北京農投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申請執行公證債權文書一案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

此外,由於債務原因,朱新禮持有的北京正和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0.9%股權被強制拍賣。

匯源果汁的日子也不好過

2018年4月3日,匯源果汁發佈停牌公告稱,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在沒有簽訂借款協議、沒有按港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況下,匯源果汁累計向關聯方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匯源飲料食品集團”)借款共計42.82億元。

據匯源果汁稱,這筆高達42.82億元的違規借款是為了幫助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應付臨時營運資金或還債,墊付資金來源包括上市公司的1.8億歐元銀行借款以及若干可換股債券。業內分析稱,該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准及披露的條款。後來這筆違規擔保又捲入先鋒集團P2P網信平臺的兌付風波。

截至目前,據瞭解,匯源果汁至今已停牌20個月。去年7月,匯源果汁發佈公告提示,如果匯源果汁未能於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復牌條件,將被啟動退市程序。

匯源果汁停牌前股價2.02元港幣,市值54億元人民幣。據匯源果汁發佈的《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項目賬目》顯示,截至2017年底,匯源果汁的負債已達114.02億元人民幣,其中83.51億元人民幣通過銀行、公司債券、融資租賃等渠道的借款。事實上,從財報披露來看,從2011年起,匯源果汁連續6年扣非淨利潤均為虧損。

2018年4月19日開始,匯源果汁一再宣佈延後披露2017年報,此後 2018年業績、2019年中期業績均為空白。

被叫停的收購與元氣大傷

2008年,農民企業家朱新禮和他創辦的匯源果汁差點乘坐上可口可樂系的“列車”,而這一年,也是匯源果汁最為高光的一年。

2018年,可口可樂開出179.2億港元、溢價兩倍的價碼收購匯源果汁。朱新禮為了這一併購,做了大刀闊斧的準備,包括公司在半年多的時間裡暫停了一切新品推出,調整了內部組織架構,砍掉了16年建立的銷售體系,裁撤了商超渠道、銷售團隊收縮了三分之二。

但是這一收購最終夭折。因為匯源果汁這一“國民飲料”的頭銜,朱新禮以及匯源果汁都遭受了來自國人“崇尚洋品牌”甚至是“賣國賊”的質疑,幾個月後,商務部叫停了併購。

此次為併購而做的背水一戰的準備甚至成為了匯源果汁日後業績逐漸下滑的最重要原因。2010年,併購被叫停的第二年,匯源果汁開始出現虧損,股價腰斬,扣非淨利潤連續六年為負,政府補貼和變賣資產,成了企業淨利的主要來源。

據媒體報道,此後,朱新禮引入職業經理人,多元化佈局,但似乎仍沒能將匯源果汁再次拉回到曾經的巔峰。

現如今翻看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對於匯源果汁的評價,雖然還有對“國民飲料”的懷舊情結,但“舊”也成為了消費者對其最大的詬病。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5HUPHQ78】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