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三小孩有轻度抑郁焦虑,已经2个月没有上学了,不说他心情还好,说就很烦躁,怎么办?

用户767370714393


高三小孩有轻度抑郁焦虑,已经2个月没有上学了,不说他心情还好,说就很烦躁,怎么办?


你好,我是心理领域的刘剑隼,很开心回答您的问题,在我的来访者中也有很多类似因为抑郁症而产生厌学的孩子,高三的学生在学业上面临巨大压力,很多时候不懂得如何利用合适的渠道去排解情绪,所以很容易造成情绪障碍,有的家长、老师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耐心陪伴帮助孩子一起走出抑郁,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重拾光明,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对症下药,找到孩子产生抑郁的原因


毋庸置疑,高三是非常关键的一年,面临着高考激烈的竞争,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有的孩子可以积极坦然的面对,有的孩子即使感觉到有压力,也照样顶着且越挫越勇,而有的孩子却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直接导致内心奔溃。


这些压力来源于学校的,来自家长的,来自周围同学的,来自自身的,不管这个压力源来自哪里,然而最终造成抑郁的原因,都是因为孩子在面对压力时,内心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表达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当然这些和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


因此家长在和孩子交流中要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留意孩子交谈中烦躁的点在哪里,避讳谈哪方面话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

其次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心理状态

自己的孩子得了抑郁症,厌学、烦躁等,遇到这种问题每个家长都会焦虑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样的换位思考,这时候正在备受抑郁症折磨的孩子又怎么会不痛苦呢,这种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全新的面貌,去接纳和包容自己的孩子,作为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寄托着我们满满的期望,所以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造成心理压力,特别是在抑郁期间,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


家长的焦虑并不能好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加大孩子的压力,所以不要时不时就拿出大人的身份,一副为你好的样子来教导孩子,我们应该放下现在的焦虑情绪,去接纳、包容孩子在这时候的任何状态。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抑郁?


1、不知道你所说的焦虑有没有受到专业确诊,所以建议可以去正规医院看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2、家长应该多学习抑郁症相关的书籍,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一症状的特点,配合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抑郁。


3、帮助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可以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最后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一定要保持心态平稳,积极乐观的引导孩子走向正常的生活,尊重他的想法和行为,用朋友的方式和他相处交流。

我是刘剑隼,如果大家有更多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一起分享。


刘剑隼


当年我儿子学习不好,属于学渣那类的,而且特爱美食,也就是所谓的吃货一枚,而且自己也比较愿意动手制作。高三前我跟他彻底谈了一次,当然说了很多,具体的也未必能记得太多,记得我给了他我的想法。最差什么也考不上,可以去学西点制作,我可以考虑花钱送他去法国米其林学,将来做高级西点师,条件是以后我不会给他买房娶妻;如稍好点,可以去念个高职,但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再好点考个二本大学,挑一个将来好就业的专业;假如再好一些我就会乐疯了,到时候再说吧……你要考虑清楚,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将决定你将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你要考虑清楚……给了他踏实的大地,能飞多高就随意了……最终我儿子考入一所一本学校……这不是结束,因为各种不喜欢和不习惯,大三退学……我跟他说,正常你还有一年大学可以念,我还欠你一年,这一年你可以在家待着,玩也好,思考也罢,随你,一年后你要给我个决定……半年后孩子给我的决定是大学还是要念的……再次高考,考入一所211……现在快乐的在大学学习

啰嗦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明白,孩子抑郁是压力大所致,你全身上下包括你的眼神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压力,所以,最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卸掉身上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真的卸掉了,孩子也就好了……我劝家长一句,你的面子跟孩子的平安比啥也不是!!


好奇猫25


我看大部分评论都是从家长的角度说的,我本人作为一个学生,就根据当年与问题描述一样的经历说说吧。

我是19年高考,18年12月末在医院确诊患有中度抑郁,当年也基本是就是上十天学可能请八天假,后来就经常迟到早退,但最后也是把高考这一关过来了,勉勉强强文科考了585分。

首先我先普及一下,什么是抑郁情绪,抑郁是负面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自觉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对自我才智能力估计过低,对周围困难估计过高。

这样的情绪可能乍一看没什么,但放到高三这种关键节点就显得极为致命。

因为他是持续出现的,导致你每天都觉得自己很消沉,时间久了没有突破口,就会想要逃避,而不想上学就成了最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不想上学的原因。

第一,感到困难而不愿面对,这样的情绪可能是在某一次考试后,某次老师讲题发现自己听不懂后就会出现的。在学校里出现这样的情绪,自己根本没法排解,只能硬着头皮一节一节课地听,最后反而加重病情。

第二,没有适当的排解途径。

我上学的时候基本一周七天,六天半都在学校。一开始难过的时候不想学习,觉得内心惭愧,但内心也是真的难受,就这样自我拉扯,让自己最后变得越来越抑郁。在学校不玩手机,体育课我也不会打篮球,每次都只能坐着发呆。除此之外就是无休止的听课。

所以太想逃避了,因为没有自我空间和宣泄途径。

第三,过分焦虑影响睡眠。

因为过分焦虑,所以每天晚上睡眠质量都很差,常常难以入睡或者睡不够觉,导致白天精神状态差,再加上抑郁情绪的作用,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第一,让孩子在家里自习未尝不可。

高三的时候,课程基本都讲完了,只剩下复习内容。如果孩子实在抵触去学校,完全可以让他自己一个人在家自习,自习的时候没有学校紧张的氛围,反而可能会事半功倍。

第二,多跟孩子谈谈心

注意,不要总是谈学习方面的问题,就是像跟朋友一样唠唠日常的生活,让孩子能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心感受,排解情绪。

第三,带孩子出去转转

没事带孩子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心情,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曾经郁闷的时候就下楼去逛逛大润发,把这个当作排解的方法。

第四,必要的心理辅导。

我曾经做过心理辅导,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心理辅导老师受过专业训练,他们真的很懂这些孩子,会让孩子放下戒备,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最后,我想说,各位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的成绩。如果你只是一味的跟孩子强调,不上学,不学习怎样怎样,孩子就会觉得你压根不在乎他的想法,也不了解他的痛苦。从而加重他的抑郁和烦恼。

如果你能暂时放下学习,只是跟他谈心,陪他一起走完这段艰难的历程,远比他考上985,211更加重要。

因为他会感觉到你的在乎,和亲情的温暖。


尘字书


我的一个学生也是这样,高三了,是个女生,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的不好,导致抑郁,在家呆了两个礼拜。

前几天,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我,坐在一起聊了聊,慢慢打开了心结。最后看到孩子笑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家长之所以带孩子找到我,原因很简单,也是没办法和孩子沟通,聊不过三句话就吵架。所以建议家长找经验丰富的第三方的人帮忙开导,这个人最好是孩子认识的,比如亲戚、朋友或者老师,这样沟通成功的该概率会高一些。

高三一轮复习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孩子肯定会发现很多学习方面的问题,如果学校复习进度比较快,班里其他孩子还比自己强,再加上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干扰的话,心理调节能力稍差的孩子必定产生心理压力。

和孩子聊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学生阶段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可以导致焦虑抑郁,很多时候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有影响的因素都会清晰明朗,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导孩子,告诉他遇到问题以后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做。

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抑郁。可以告诉孩子,高考前的考试分数低不应该消极,出现错误应该庆幸,庆幸这不是高考,这是老天爷给自己改过的机会,高考前发现这些坑并及时填补上,等到高考的时候就高枕无忧了。

只要帮孩子把心结一个一个打开,孩子就会从抑郁焦虑中走出来;然后再指明正确的方向,孩子就可以重整旗鼓,全身心地投入到总复习中。

最后,希望孩子早日走出心理误区,重拾学习的信心。


蚂蚁微课堂


我就是一名高三家长,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高三压力太大,家长不要提学习成绩,要看娃娃的情绪,她不高兴了你要问她怎么了,每天吃饭要问她想吃什么,礼拜天晚上不上课,你就陪她出去逛逛,给她买她喜欢的,不要舍不得钱,她如果特别喜欢一样东西,有点贵,反正她自己买不起,你就说幺女要不最近一次考试你考六百一,我就给你买,如果她不高兴,你就撒娇卖萌,如果她还是不高兴,你就继续说,自己挣的买到感觉都不一样,不信我们就这次试试嘛,然后她会答应的,如果考试成绩到了你规定的分数,你就火速去买,这是人家自己挣的,如果没有到,你还是要去买,这是鼓励。孩子要多陪,孩子在家时父母至少要有一个人在家,孩子在家时大人不要玩手机,不要看电视,孩子喜欢看小说,喜欢玩游戏的,家长规定时间,不要指责孩子,到那个时间立马停止玩,抓紧时间学习,千万不要骂孩子,因为在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会把成绩差的同学当笑话看,在家里,就不说成绩,哪怕自己的孩子考最后一名,自己也要表扬,你就要骗孩子,你说成绩不差,哪个哪个的孩子比你差,我们家的小天才努力一点,轻轻松松超那个人一百分,孩子永远是孩子,喜欢得到认可和表扬,喜欢高帽子,爸爸妈妈都爱孩子,但是一定要投其所好,不然父母方式错了,孩子会认为父母讨厌她,相信任何家长都想的,成绩无所谓,只要不气人就好了,只要健康成长就好啦,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成绩也好起来,家长简直发自内心的开心。很多家长说的孩子管不到,孩子怎么怎么气人,别人的孩子怎么懂事,其实应该反省反省作为家长,你和别人的家长做的是不是一样的,说一个很简单的事,我家孩子晚上放学都十点,我每天去接她的,她说走路才五分钟,不用接她,我说五分钟,我会担心这五分钟在路上有事,五分钟好长时间,我反正又没事,接她可以陪她说话,可以听她开心的聊学校的事,其实只有五分钟,她觉得我好爱她,她的同学也说她好幸福,每天都有妈妈接,晚上学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都冻得抖,但是没有人抱怨什么,但是也有家长在家睡,孩子放学自己回去,那些人不去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还得意洋洋的说她家孩子能干,说的去接娃娃的人太惯孩子了,但是去开家长会就能看出来,老师开到下午六点,有些孩子就提着吃的站在教室外面等散会,给自己爸爸妈妈吃东西,说的妈妈肯定饿了,但是也有孩子空手,说的他们的爸爸妈妈饿了自己回去吃,这只是一件小事情,还有很多事情就不一一列举,各位家长,先做好自己再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我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孩子也是五点半起床,她洗漱完就看书,我就做饭炒菜打豆浆,她七点要去学校,冬天还没有天亮,我都是把她送去学校的,她的成绩从开始的四百多分提升到现在的六百多,我从来没有骂过,从来没有说过她的成绩比谁的差,我说我只是初中毕业,她爸爸小学毕业,她能上高中就不错了,一直夸她,每天都是开心的去读书,开心的回家,没有一点点情绪,她懂事听话,有时候我不舒服,她都自己做饭,她晚上放学很晚,洗漱完了还要帮我把该手洗的东西洗了,昨晚她十一点多给我熬红糖水,喊我喝了,喝了好好睡一觉,现在她都准备好了早餐,早就喊我起床吃饭了,她说她爸爸在上班,照顾她妈妈的事就应该她做,我真的很感动,我有这么乖的女儿


忆梦美


我儿子高中时就因为脸上青春痘严重,吃药什么都不好,就抑郁了,甚至快到精神分裂了,烦躁焦虑吓人。不吃不睡的,我就哄着,表杨鼓励,让他开心,最主要是告诉他:你只要好好的,未来非常好。就说他的生成八字好,命运好,未来有出息,很幸福。后来他就逐渐好起来了,最后考上了他最理想的北影。今年毕业当设计师了。心智也完全成熟了。很优秀。高二的时候差点儿没自杀,或精神分裂。所以现在很关健时刻,千万要照顾好。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黄郁8


我儿子高三,从开始指望孩子上啥清华北大,到后来985.211,到现在能上一本,哪怕二本就行!我儿子从小在学习上从没有让我和他爸操过心,初中高中,也从来从来不在家学习,书从不带回家,他说学习是学校做的事,回家就想放松,高中作息时间对他已经是极限了,人家每天回家放下书就是玩,手机动漫书籍,看着看着,自己自学考出了日语N1证书,所以我想说,孩子要根据他的情况来,不能一味要求他学学学,你看他坐在那里,学进去了吗?孩子抑郁肯定是有些厌学,你应该和孩子谈谈,压力出自哪里,是学习自身还是和同学相处有问题,2个月不去上学可以,功课别不管了,在家让他看看书,可以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看看他,和他交流下,我觉得慢慢会好很多,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现在的家长太难了!!


蝶舞的季节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所在学校竞争激烈,办公室里面的一个同事的孩子今年初三,因为焦虑压力大,晚上失眠严重,还出现梦游的症状。其实我站在老师的角度很理解现在孩子们的读书压力,越是好的学校压力越大,而学生对于自己的期望无法在一个优秀的集体中获得满足感时就会焦虑恐慌,这时没有相应的自我调节和外在的恰当干预,问题会越来越重!我觉得首先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现状和不足,合理自我定位,如果可以的话考虑换一个轻松一些的学习环境,毕竟我们更希望获得一种正向积极的外部暗示来让自己更有信心,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在力量!我们得看到,整个社会弥漫着浓浓的焦虑恐慌情绪,因为中国人口多,竞争大,好面子,大家太希望获得一种外在的光鲜,他人的艳羡,很少能对内关照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情感!其实人活在世界上,最终决定我们活得好不好的是我们的心态!所以希望你们能先想明白一些事,然后再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


豌豆妈妈934


我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后来老师和我商量,干脆让他在家休息,等孩子觉得精神好多了,再送他上学。我们孩子由于沉迷上了网络小说,网络游戏,不顾得学习,只想办法逃脱作业,哄骗家长,每天磨磨蹭蹭不写作业,偷偷摸摸熬夜玩,后期实在撑不住了,出现了和抑郁一样的症状,最终只能让他休息,休息好了和他聊天,做好吃的给他吃,过了几天他说要去学校,我就把他送去了。孩子经常说,初二那一年是黑色的。


唐朝贵妃666


高中时期,孩子最容易出心理问题,我在高中还用想过自杀了。。。只是更想着父母,所以念头就被遏制住了,两年左右时间。。。。。估计任何一个孩子,在高中那个年级段,都处在一个发育和思想稳又不稳的状态。。。。容易胡思乱想,心情特别down,学习会慢慢跟不上,和同学关系也会慢慢的有变化。。。。。应该多与孩子谈话,但不能教条式的说教。。。要像朋友相处似的谈话,增加谈话内容,多给孩子自信和阳光,奠定孩子积极向上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