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要說現在最流行的硬盤類型,當然非SSD固態硬盤莫屬。無論安裝在臺式電腦中,還是單獨作為移動硬盤使用,它的體積和傳輸速度相比傳統硬盤都有巨大的優勢。而固態硬盤又屬NVME M.2 SSD最為熱門,所以各種適配這種硬盤的盒子也層出不窮,比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款ORICO M2PG-C3硬盤盒就是其中的一款,它不僅外形漂亮,而且在散熱方面做得很好,還附送了兩種接口的數據線,無論從性能還是方便性方面都比較優秀。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ORICO這款硬盤盒的外包裝沿襲了O家的一貫風格,以純白為底色,配以產品的高清渲染圖和醒目的文字,看上去一目瞭然。從盒子右下角的標識來看,這款硬盤盒最大可以達到10Gbps的速率,這也是NVME M.2 SSD的魅力所在。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M2PG-C3 M.2 SSD硬盤盒採用RTL9210高階主控,支持UASP加速協議,能夠減少CPU負載,實現持續高速的數據傳輸。此外,它還有USB3.1 TYPE-C的輸出端口,這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來看看全家福,除了硬盤盒之外,還包括一根USB-A TO TYPE-C數據線,一根TYPE-C TO TYPE-C數據線,此外還附送了配套的螺絲和工具,另外就是說明書等紙片,放在一起感覺十分豐富。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雙線搭配的方式我覺得是非常貼心的,畢竟現在還不是所有電腦都配備了TYPE-C接口,多一根線,就可以讓更多的電腦能夠直接使用這款硬盤盒。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ORICO M2PG-C3硬盤盒的外殼採用鋁合金材質,高強度的材料可以給予硬盤很好的保護。另外硬盤盒的外形尺寸僅為106mm X 32mm X 11.5mm,拿在手中相當小巧,比一般的U盤也大不了多少。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硬盤盒的邊緣還有斜面的工藝處理,使其外觀看上去不那麼呆板,所以整體顏值還是不錯的。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硬盤盒的接口位於頂端,採用的是Type-C,使用時不用區別方向,非常方便。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硬盤盒的另外一端有一個小小的圓孔,這是它的LED狀態指示燈。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ORICO M2PG-C3 M.2 SSD硬盤盒採用側開設計,打開時只需要拆卸兩顆螺絲,便可以取下側面板,拿出內部的電路板。在電路板上可以看到幾路多孔銅條,再加上全金屬的外殼,這就是這款硬盤盒所具備的雙重散熱,能夠讓硬盤遠離因為高溫帶來的損害。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這款硬盤盒只支持MVME協議的M.2 SSD,對於SATA協議的M.2 SSD,雖然外觀差不多,但是無法用在這個硬盤盒上,所以在選擇硬盤時需要特別留意。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安裝硬盤的方法很簡單,對準接口插進去,再用配套的螺絲和工具將SSD的尾部與電路板進行固定即可。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將裝好硬盤的電路板對準硬盤盒中間預留的軌道放進去,再蓋上側板,擰好螺絲,就完成了整個安裝步驟。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雖然ORICO為硬盤盒配備了兩種接口的數據線,但為了達到最佳性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夠選用TYPE-C TO TYPE-C數據線,畢竟目前大多數筆記本都配備了這個接口。當硬盤盒處於待機狀態時,指示燈呈藍色常亮狀態,讀寫過程則會閃爍,很好判斷。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下面我用軟件對這款M.2硬盤盒的讀寫速度進行了測試,如下圖所示,讀取速度穩定在550M/S左右,寫入速度可以達到460M/S,雖然還沒有達到這塊硬盤的最佳性能,但作為移動硬盤來說已經非常夠用了。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ORICO M2PG-C3 M.2 SSD硬盤盒非常適合追求顏值和速度的發燒友,除了優良的讀寫性能,它的全金屬外殼和多孔銅條的設計能讓散熱性得到顯著提升,再加上不錯的顏值和小巧的個頭,很適合與筆記本一起隨身攜帶。


雙線搭配,雙重降溫:ORICO M.2移動硬盤盒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