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什么呢?

也许是一栋建筑,一条路,一条河,一个故事,一个人,一首歌,。。。。。。

对于铜川人来说,有谁不知道文化宫呢???

关于文化宫,每个铜川人都能讲出一段自己的故事。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文化宫建于1958年,能容纳上千多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经是铜川人的文化圣殿。文化宫承载了几代铜川人共同的回忆。有多少铜川人在这里看电影,看歌舞,看戏剧,开会,听报告,汇演比赛,娱乐,拍照留念,驻足,观光,停留。。。。。。

后来,全民经商,这里成了看录相,跳舞,打台球,上网吧,儿童玩耍的场所,周围还有摆摊的,烤肉的,卖吃的,。。。。

再后来,这里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记得过去,每到周末就领着孩子到文化宫玩碰碰车,蹦蹦床等好多儿童娱乐。

大概从二千年初以后至今吧,这里仿佛成了文化真空地带,连看录相,打台球等好多小生意都消失了,文化宫变得十分冷清。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外地人看一座城市,感受的是异域情调,或者是地方特色。而对当地人说,始终掺杂的是回忆。

城市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商业,资本,开发,圈地与不断退却的传统文化斗争着。

城市在快速发展,很多城市记忆在挖掘机下碎成了瓦砾,。。。。。。

人的文化感,历史感和审美感迷失在拜金和废墟里了。"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生造出一些所谓高大上的山寨版建筑,因为没有人文的灵气,最终让人感到枯萎和无味。这些不顾文化传承的建筑同文化越来越远,变得浮华,无伦不类。一个城市的知名建筑不只是空间的存在,也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若是切断了历史文化的脉络,我们就找不到这个城市的亲切和依恋了。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一座城市,一个建筑物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更是一个城市灵魂和魅力的扼要。

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

越来越多的人却迷茫了,找不到自己灵魂的归宿了。。。。。

建筑物是富有生命力的,它是一首凝固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是一个強劲的音符。。。。。。

文化宫,在经历五十多载的岁月里留下了多少故事,多少欢乐,多少沧桑。一场大雪过后,寒风瑟瑟,面对文化宫,斑驳的墙壁,令我无法感受到它的呼吸,儿时的记忆变得清冷。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文化宫见证着铜川市的创业发展,改革开放。终于,敌不过商海的浪潮,在风雨飘摇中变的黯淡无光,象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被无情抛弃,在无助中苟且残喘。

这才仅仅五十多年的光景。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看墙上那幅标语口号"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阵地作用"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铜川歌舞团曾在这里,铜歌的很多优秀艺术家从这里走向全国。张宝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海霞(长安画派大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央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全总文工团,上海越剧院等曾在这里演出过。

画家刘文西,石鲁,蔡亮曾来过这里,作家路遥,陈忠实,李若冰,贾平凹来过这里。

文化宫,是铜川的地标。

从铜川走出去的无数游子们,哪个不记得文化宫呢?

文化宫,总能唤醒游子的乡愁。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记忆。。。。。。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没有历史的城市,就是一座空城。”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因即将被拆除的老北京城楼、牌楼痛哭流涕,他的妻子林徽因愤怒地预言“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恢复重建,也是假古董。”后来,她的话应验了,2004年,北京永定门重建。

如今,类似这种蠢事依然在各地重复上演,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最后留给子孙后代的,会不会是一座“文化空城”?

对待老建筑,我们是否持有一份虔诚和尊重呢?

工人文化宫,从来都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它记录着这个城市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记录着这个城市不同时代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再看一眼文化宫吧,也许明天,它会从你的视野里消失,把你残存的记忆彻底删掉。无论时代如何地发展变迁,人们都应该以敬畏和虔诚的心去善待我们这个城市的共同记忆。2018年1月27日

拆掉的铜川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铜川人的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