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和战斗机相比,预警机能在更远距离上发现敌机,它自己可以使用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吗?

近10


话不是这么说的,预警机探测距离确实比战机远的多,按照现在的战机和预警机探测距离来看预警机的探测距离一般是战机的两倍以上,至少400公里;但是探测距离远有什么用,预警机无法和战斗机一样主动引导导弹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这是一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干嘛要用预警机对敌方来进行攻击,按这种预警机看的远,掌握的信息全就可以携带导弹上前线进行攻击的逻辑来看,那真正战争时大部分既有丰富的作战技巧又可以对现场形势了如指掌的高层指挥人员都应该带上家伙直接上最前线“拼刺刀?”普通战士可以干的事非要用价值更高数目不多的指挥人员去干不属于大材小用纯浪费吗?



在现在的体系作战中预警机一般都是处于多架战机的最后方且有战机进行伴随护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架极其宝贵对战争胜负有至关作用的核心装备平台,预警机依靠其装备的超大功率雷达实现对空对地对海进行探测和情报收集,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分析并用数据链传递给战术集群中的战机,实现战机和预警机网络一体化,以帮助战机对空中战场态势有更好的感知能力和帮助飞行员作出最合适的决策。



而其为了能够保证超远距离的探测一般都是装配了大尺寸天线的雷达,雷达波段以S波段为主,S波段波长长,可以看的非常远,但是其不像战斗机的X波段那样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捕捉跟踪锁定,也就是说预警机可以看见很远的敌人,但是并不能锁定敌人,战斗机看不到预警机那么远距离上的敌人,但是能够锁定敌人,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战机和预警机以及地面雷达之间配备数据链的原因;

所以说,即使预警机配备了导弹,但是它没办法引导导弹对目标发动攻击,其只能把信息传递给战机由战机对其发动攻击,所以说从这点来说给预警机配备导弹有什么用呢?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开篇说的那样,预警机和战斗机各有分工,像这样既做预警又强战机的那不就是紊乱了吗?这样不仅加重了预警机的工作难度,而且也毫无意义,甚至还让这么宝贵的核心装备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之中,所以这种想法永远都不会成为现实。


迷彩眼观世界


不客气的说E-3望楼还是目前最先进的预警机。他的雷达可以监测到650公里以外的目标。

可以试想如果从预警机上发射一枚空空导弹,使它击中600公里外的目标,那么这枚导弹则需要飞行大约40分钟的时间。

即使这枚导弹以3马赫的速度巡航飞行,也得飞1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一般的战斗机往往可以1马赫的速度在10分钟的时间内可以飞行224公里。这在这个距离尺度上即便战机还可以被预警机所探测到也难以引导导弹正确无误的飞向目标。

在空对空导弹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种东西——陀螺仪。远程空空导弹是依据陀螺仪向正确的目标区域飞行的,飞行到目标附近才可以用雷达进行搜索。

而目前预警机-导弹-目标三者是出于一个相互高速运动的状态下,预警机根本无法对导弹发出正确的制导指令。

所以说,“看到”和“打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之前啊,美国研制了一款叫做B-1R的武库机。携带大量的导弹配合预警机在远程发射导弹到目标区域。

导弹接受在目标区域内战机的中继引导摧毁目标。

但是,后来琢磨过味儿来了,既然己方战机已经在目标周围,干什么不在己方战斗机上直接发射导弹呢?弄导弹远程中继发射的方式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了。

于是这类的计划就都全部下马了。


军武数据库


拿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波音E-3“望楼”来说,预警机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海湾战争之中,预警机指挥了 9万架次的飞机,即 80%的飞机是靠预警机指挥。不仅指挥作战,它还负责管理空中加油行动,同时安排上百架飞机和加油机完成空中加油。预警机可以提供全面的、战区范围内的实时三维监控场景。预警机的存在可以为大量的进攻性一揽子打击计划提供了战区范围内的信息支持(必要时,也可以为防御性空军提供);也协助进行大多数空战任务,包括战区安全通道 、空中加油、近距离空中支援、搜索与救援、对非作战飞机的威胁警告等。那么既然预警机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之外发现敌军的战机,那为什么不选择在预警机上面安装空空导弹率先对敌机发起进攻呢?

实际上目前来说这是完全不现实的。首先,要想对一个目标发射导弹并且精准打击到对方,就必须要装备火控雷达。要知道预警机本身具备的预警雷达和火控雷达是两种东西,预警机的功能决定了必须把空间和重量留给预警雷达,无法再安装火控雷达了,没有火控雷达,空空导弹无法锁定目标。其次,现代的中距离空空导弹大部分都只有100公里左右的极限射程,最先进的也只有200公里。所以说哪怕预警机早早就看到了敌方战斗机,也鞭长莫及。想要攻击敌机还是要到达射程范围之内,而以预警机这样庞大的体型在这种距离内遭遇地方战斗机无异于自杀,而由于预警机在一场空战之中的重要作用,这很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这种飞机的灵活性很差,导致战场生存能力十分底下,所以说花费时间与军费去研究如何让预警机有效打击敌机还不如把这些钱花在如何提高预警机自保能力上面。
最后一点,预警机在最近二十年的治安战模式中,是绝对安全的。基本上预警机活动空域也在面对空的防空体系保护范围内,有过来敲掉预警机的敌方战机或导弹,除了面对拦截机队,还要暴露在地面防空火力之下。所以说,在一场空战之中,预警机就负责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保护好自己,打击地方战斗机的任务就交给自己方面的战斗机去完成吧。


军武视界


可以这么干,但效果不好。

这是预警机的雷达特点决定的。预警机顶着个大盘子。这个盘子里面是雷达天线。水平方向长,垂直方向短。这样的天线发出的波束刚好是水平方向细,垂直方向粗,像刀片一样垂直于地面。这样的波束在水平方向的测量精度高,即方位的角分辨率高;而在俯仰方向的测量精度低,也就是测高的精度不怎么样。但是对于预警机而言这样的波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首先要确定敌机的方位,也就是来袭方位角度的精确信息,至于高度方面的精确程度是第二位的。因为预警机只要把敌机来袭方向,距离和速度这些参数传递给战斗机就行,由战斗机在给定方向去拦截。

而战斗机是要获得敌机的精确参数才能发射空空导弹的。敌机的距离、高度、速度、航向都是必须有的。这是通过机载火控雷达完成的。机载火控雷达的天线一般是圆形、椭圆形(不能太扁)等,以保证波束在垂直方向的角分辨率足够。因此火控雷达的波束也被称为笔形波束。笔形波束的精度高,但对整个空域扫描一遍的时间很长。所以战斗机一般是在预警机指挥下对某个特定方向打开机载雷达搜索,而不是自己独立用机载雷达搜索整个空域。那样效率低而且也容易漏掉目标。

所以,预警机的雷达适合粗略扫描整个空域,战斗机的雷达适合精确扫描。而粗略扫描的雷达不能给空空导弹提供射击所需参数,因此预警机不适合装上导弹直接空战。硬要预警机装上并打出去的导弹由于没有精确的目标参数,特别是目标高度信息,很容易丢失目标。当然也有人提出在预警机机首上装个战斗机雷达,但这样增加成本不说,预警机机首空间比战斗机大不了多少,在搜索距离上仍远远不如预警雷达,而且预警机比起战斗机体积巨大,雷达散射截面RCS高出1-2个数量级,与敌方斗机相互发现的距离有可能是相同的甚至不如敌机。和战斗机相比,预警机几乎没有机动性可言。因此,这样做还不如加强对预警机的保护,多派一些战斗机在战场和预警机之间屏蔽保护更稳妥。预警机本身装好各种电子、光电对抗系统就行了。


asiavikin


预警机虽然能在更远距离上发现战斗机,但是战斗机也能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发现预警机啊,因为预警机的RCS至少也有十几方米,对于装了AESA雷达的重型机来说,预警机被发现的距离也会相当远。比如F-22的AN/APG-77的AESA雷达,对1平方米大小的目标发现距离都超过200km,对预警机这么大的目标发现距离几乎可以达到400km。所以预警机对战斗机相互发现距离其实差不了太多。而目前已经出现了给战斗机配备,用来打预警机的超远距离导弹了,反过来这种导弹却没办法用来对付战斗机。像美国当年搞的不死鸟AIM54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km,但最大过载只有22g,只能用来打打苏联的轰炸机或者米格-31。我国的PL-21超远距离导弹也是专门用来打轰战机和预警机的,打战斗机比较勉强。

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

我国开发的PL-21远程空空导弹就是专门打预警机的,预警机要是还找上门来打,是找死吗


除此之外预警机自身糟糕的机动性,可以让战斗机轻易实现咬尾。由于这两种飞机的机动性差距太大,同一种导弹在这两个平台上发挥出的威力也天差地别。比如战斗机可以飞到1.8马赫的时候再把导弹射出去,这样导弹的初速就是1.8马赫,而预警机顶多能在0.8马赫射出导弹,两种情况下导弹的能量不同,有效射程也不同。所以可以假设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战斗机和预警机携带同一种中距弹,进入导弹最大射程后双方同时发射,战斗机和预警机各自掉头,结果就是预警机会被击落,战斗机却可以逃过导弹的追击。

下面这个示意图是宣仔以前画的,虽然是战斗机VS轰炸机,但其实换成预警机也是一样的:


同一种导弹,在战斗机上发射打轰炸机和预警机,跟反过来实现的有效射程完全不一样


所以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指挥一个战斗机群作战。所以千万别以为预警机可以凭借探测优势和挂载优势可以凭借自身能碾压战斗机,那是不可能的,这么玩反而敌人做梦都能笑醒。预警机本身的定位就是探测和信息交换的关键节点,这个定位在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有改变。目前最接近预警机参与作战的概念,恐怕就是A射B导,即战斗机发射导弹,预警机提供中继。但这也仅仅限于空对面(Air-to-Surface)导弹,对于战机瞬息万变的空中战场,暂时还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A射B导”的作战概念是目前预警机最接近直接参与作战的概念


宣仔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有没有可能;第二,有没有必要。要解决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还要从目前技术条件下预警机的生存能力说起。虽说目前的确在某些国家的宣传中出现了射程可达数百公里的空空导弹,但不管是公开宣传的俄罗斯的KS-172,还是仅仅流传在军迷口中图片不多的我军远程霹雳,都有一个特点,够大。以至于无法在4代隐形机弹舱内携带。由3代机携带这类导弹,预警机远在3、400公里外就能发现,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拉保镖、规避或者电子对抗均可。再说这类导弹目前均未有过实战(AIM54不死鸟这类200+准远程不算),广告做的好不代表疗效就好,这种情况下预警机要是仗着机体大放个更大的空空弹过去,配合个电子干扰,指不定能撞上个不长眼的,最起码也能让战斗机没法对打出去的导弹舒舒服服的中继制导。假如预警机碰到的是4代隐形机,就要两说了,毕竟弹仓体积有限,不管是F22带的AIM120D,还是歼20带的15,真正管用的有效射程不出意外不会大于200。这种情况下,到底是预警机能够在射程外先发现隐形机,还是隐形机能够先发制人,恐怕答案只有中美两国才真正心中有数,外人都不足道也,包括能买到但造不出隐形机的国家。但看中美都没停顿预警机的发展,好歹说明即使面对4代机,预警机也有能力一战,毕竟机体空间充裕,能上的措施也多。这种情况下,预警机带个空空弹干扰一下隐形机也未尝不可,只是导弹射程的重要性让位给了导引头的性能。毕竟太远了你也发现不了人家隐形机不是吗,导引头能不能抓得住才是最关键的。再看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必要,通常预警机都是做为空中指挥所指挥战斗,其存在的意义是利用自身功率强大视野宽广的雷达,通过数据链指挥数量众多的战斗机。假如说战斗机是人的手,预警机就是人的大脑和眼睛,大脑和眼睛应该是指挥手去打别人,什么时候见过大脑和眼睛直接打人的?所以说预警机带导弹虽然有可能,但是真的是没那个必要。


dd21c


不得不说,预警机发现目标后自己发射导弹攻击目标的这个说法真的是脑洞大开,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预警机可以远距离发现目标,但并不等于预警机可以远程锁定目标进而打击目标,另外也从来没有预警机可以携带导弹等主动攻击武器。
预警机搭载的是搜索雷达,只能看到目标,如果要锁定目标引导导弹进行攻击,需要配备火控雷达。在雷达领域,有一个定律:波长与精度成反比,精度与距离成反比。因为任务性质不同,火控雷达的波段和搜索雷达的波段是完全不同的。 预警机搭载的搜索雷达追求远距离搜索性能,追求的是“看得远”,所以它选择的是长波长,因此也导致它看不清。 而火控雷达追求的是“看得清”,所以它选择短波长,一般是“厘米波”。“厘米波”火控雷达能够为导弹提供足够精确的定位精度,让后者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攻击。不过厘米波的衰减非常严重,工作距离较短,远小于搜索雷达的探测距离。退一万步来说,即使预警机机上搭载了火控雷达,也装备了导弹,那么它也很难在搜索雷达发现远处的目标后发起有效攻击。 在现代空战中,需要预警机和战斗机进行密切配合。作战时预警机待在后方安全的空域,战斗机则在前方严阵以待,预警机使用比战斗机机载雷达探测距离大的多的预警雷达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马上将目标信息发送给战斗机。
战斗机此时往往还看不到目标,也无法进行有效攻击,但是因为提前得知对方战斗机的数量、位置,可以提前进行部署调整,抢占有利攻击位置。一旦对方进入有效攻击范围,即可立即发起导弹攻击,抢占先机。在空战中,成功抢占先机的一方获胜几率往往更大。 预警机的巨大作用往往就是体现在这些场合下,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国都要为自己的空军配备先进的大型预警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预警机因为强大的远距离探测能力,让它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给它带来杀身之祸——预警机成为了空战中优先攻击的目标。在作战中,可以派出隐身战机“擒贼先擒王”,悄悄接近并一举击落对方预警机,或者是派出重型战斗机,发射超大型超远程空空导弹对数百公里开外的大型预警机进行远距离击杀。

科罗廖夫


预警机……Aⅰr.Early.Wamrning-AEW

是拥有整套雷达系统的“空中侦察、监控、指挥、引导”性能的…空中指挥中心。

具有探测发现距离远、飞行速度快、特种飞机✈️。
“术业有专攻”、同样是军用作战飞机“预警机”的属性就是将一整套监控、预警雷达系统搬到了飞机上。

“预警机”属于特种支援性质的作战平台、主要任务就是给己方作战飞机、舰艇、战略战术导弹指示、引导打击地面、水面、空中目标……

理论上“预警机”可以挂载攻击性武器。
(E-2“鹰眼”舰载预警机)
(美軍P


-8反潜巡逻机就能够挂载反潜/舰导弹或者反潜鱼雷、炸弹)
(美军P-3C反潜机也具备挂载反潜/舰导弹的能力)
预警机主要任务就是在安全的空域飞行探测与发现、监控、分析水面、陆基、空中

威胁自己的目标、向己方陆、海、空军、导弹作战部队提供信息、在“预警机”操控人员“引导员”指挥下精准打击敌方目标。

综上所述、预警机属于支援、指挥性质的特种作战飞机……。


孔乙己乱弹


预警机,是当代防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一般拥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具备远距离发现来袭的战轰机、水面作战舰艇等,据此通过数据链及时告知地面指挥所,由军方作出具体反制的措施。

或者预警机同时也是空中的一架指挥机,流动的空中指挥管制平台,能够及时指挥引导己方防空体系中的战斗机和防空导弹或舰队作出及时反映,有效拦截来袭的敌战轰机和水面舰艇等。

由于预警机具有监视范围大、指挥自动化程度高、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此外,预警机通常在远离战线的大纵深部署、执勤时会有空中战机梯次起飞掩护,以保障高价值的预警机的安全。

任何国家的空中预警机,都不会在其上面装备空空导弹,用来护卫自身安全或对敌机实施主动攻击,预警机,就干好预警机的活,打击敌战机的活,那是己方战机的责职。

硬要将预警机装上空空导弹,硬要将坦克装上防空导弹等,都是得不偿失的馊主意,任何武器装备都有自身的强项和弱项,关键是发挥自身的强项,尽量避免自身的弱项,预警机也一样。

笨重且飞行速度慢的空中预警机,确实不适合安装并发射空空导弹,那种以为装上空空导弹,就能主动攻击空中的敌战机,那是想当然的想法,不符合战机空战原理的基本要求。

预警机,是空中的高价值目标,是己方重点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对方重点猎杀的目标,如同航母出航,前后左右都是浩浩荡荡的水面舰艇,水下还有看不到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在前方打头阵,就是为了有效保障航母的安全,毕竟航母才是航母编队的核心。

见过单艘航母前出大洋作战的吗?同理预警机出航,肯定前后左右都有护航的战斗机,即便战斗机受航母的限制,不能够做到全程相伴,也会从不同的机场梯次起飞,自始至终都保证预警机在巡航阶段,周边都有己方战斗机的严密保护。


国平军史


不能!理论上这倒没什么难度,但既无必要也不现实。预警机如果挂导弹,有这几方面的问题:其一,你要发射导弹,把敌机纳入射程,那就意味着你同时也要进入敌机导弹的射程,拿贵得不得了还没什么机动性的预警机和战斗机拼命,借用电视剧里的台词:“这是什么买卖?”其二,或许有人说,预警机大呀,可以挂射程更远的导弹呀。好吧,给预警机挂十几枚大型远程地空导弹改装的空空导弹来配合预警机的雷达视野,不过那会造成多大的飞行阻力?对预警机的滞空时间有没有不良影响?其三,雷达分为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美国现役的E-2和E-3预警机上的雷达是搜索雷达,并不能直接对空空导弹进行制导,当然,技术上不是不能增加这个功能,但如果用于火控,就会耽误搜索。这就好比你死盯着一个人,往往会忽视周边其他人的动作。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倒有这个潜力,但基于前两个理由,也没人这么干过。综上所述,让预警机发射空空导弹,等于让诸葛亮跨马持枪去冲锋,是既无必要也不现实的事儿。指挥官就要掌握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冲锋还是让手下虎将去干。同理,预警机就该在后方指挥,让战斗机冲锋在前。即便真想利用预警机的雷达能力,也没必要自己挂导弹,可以考虑让战斗机发射导弹,由预警机引导。但目前即便是相控阵雷达,其T/R模块的数量也没法和宙斯盾比,让它制导导弹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