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資色·測評|2020年度龍頭戲猜想:萬科恆大座次之爭最具看點

資色·測評|2020年度龍頭戲猜想:萬科恆大座次之爭最具看點

資色·測評|2020年度龍頭戲猜想:萬科恆大座次之爭最具看點

數據來源:克而瑞 2020年開年,各大上市房企陸續發佈2019年度成績單。碧萬恆融當仁不讓繼續蟬聯前四強。根據克而瑞百強房企銷售排行榜,四家龍頭房企銷售規模均突破5500億元;合計銷售額2.57萬億元,以2019年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6萬億計算,碧萬恆融市場佔有率達16.06%,近乎全國市場1/5的規模。

儘管碧萬恆融銷售額均上演了“超越自我”的故事,但整體增速相較於2018年同期大幅放緩。其中,碧桂園、萬科增速為個位數,而2018年兩家增速均超30%;儘管融創在四家房企中增速最高,達20%,不過相較於2018年27.3%的增速,仍處於放緩狀態;相較之下,恆大增速最穩定,維持在10%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四大房企在銷售額、銷售增速、銷售均價以及拿地節奏等方面,有著明顯不同,有的差距在縮小,有的差距在拉大。

萬科VS恆大: 銷售額縮小至232億元

四強之中橫向比較,只有榜首碧桂園銷售額與其後一位企業之間的銷售額在逐漸拉開差距:2018年,碧桂園和萬科銷售額相差1217.4億元,2019年這一差值為1404億元。而第二名萬科和第三名恆大之間的銷售差額由2018年556.1億元縮小至2019年232.3億元;第三名恆大和第四名融創的銷售差距則從2018年的905.1億元縮小至523.7億元。

由此來看,碧桂園榜首寶座做得穩當當,相較之下,後三位的銷售額相互之間咬得很緊,需要更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保住座次。尤其對於2019年銷售增速明顯放緩且增速墊底的萬科來說,可能危機感更重,畢竟與第三名的恆大銷售額僅差200多億元,被趕超的概率相對較大,而在2019年內也出現過恆大名次超過萬科的情況。特別是恆大在九月、十月通過降價促銷,去化效果明顯,10月份創下單月903億元業績。不僅超額完成全年6000億元的年度目標,權益銷售規模還穩居行業榜首。

或許,萬科的“攻勢”已經開始。就在2019年底,萬科被曝在內部發布大規模人事任免通知,涉及14個城市總,覆蓋北方區域、南方區域和上海區域,任期從2020年1月1日生效。

針對這次大規模人事變動,萬科對外回覆:這是內部大江大河計劃的持續實施,旨在促進組織活力。“大江大河”是萬科2019年2月啟動的針對人才培養和引入的一項制度建設。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曾強調,“大江大海”是組織重建和事人匹配的一個過程。2019年,萬科提出了穩固基本盤,制度建設也好、戰略制定也罷,終究要服務於企業穩定的增長。

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年度之戰,如果萬科與恆大的座次發生變化,這場從三年前就開始的排位賽之爭必定會成為一場“圍觀大戲”,載入史冊。

龍頭房企拿地策略比拼

资色·测评|2020年度龙头戏猜想:万科恒大座次之争最具看点

數據來源:克而瑞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近日分享了一組數據:

2019年土地成交規模回到十年低位。溢價率創新低(從2018年5月的29%降至2019年12月的7%)、流拍率創新高(2019年12月為14%)。從2019年全國土地成交價格走勢來看,地價巋然不動,波動較為平緩。

而根據克而瑞數據,在“地價底線未降、預期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房企投資延續了2018年以來的謹慎趨勢,全國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降至0.34,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滑0.04,與2017年高峰也相距甚遠。

2019年度,龍頭房企的拿地力度也在減弱。不過,儘管如此,強者恆強的格局未變,仍有42%的新增貨值被TOP10佔據。此外,2019年,行業收併購活躍,且被併購企業並不僅限於小企業,還包括一定規模的企業。

具體表現方面,對於四大龍頭房企而言,除了碧桂園外,其餘三家企業新增貨值名次與其銷售名次大不相同。碧桂園、融創、萬科新增貨值均超過5000億元,分列前三名,而恆大以2383.1億元的新增貨值排在第11名。

其中,依靠三四線城市規模快速擴張的碧桂園,在2019年逐步優化投資結構,增加在二線城市的佈局。根據億翰智庫監測,碧桂園12月份分別在嘉興、鄭州、蘇州獲取3宗土地,增加二線城市土地投資意圖明顯。根據全年新增土地分佈情況,超過30%位於一二線和強三線城市,疊加三四線城市存在內生性增長、體系性修復的特點,碧桂園做出兩手準備,深耕三四線的同時,不斷加大一二線城市佈局。

而融創則採取招拍掛、合作拿地以及收併購等多種方式擴充土地。繼11月融創收購雲南城投兩家子公司51%的權益後,融創在12月仍保持著較大的投資力度。僅在12月下旬,融創就利用招拍掛和聯合體的方式獲取土地295.6萬平米,分別位於青島、武漢和廣州,且均是以底價成交。而在2020年開年,融創繼續保持了拿地節奏,且這一次瞄向了大北京。在1月3日,融創以34億元拿下北京石景山區古城南街東側(首鋼園區東南區)1612-757號地塊,溢價率26%。

克而瑞認為,土地作為房企規模增長的重要支撐,新增土儲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企業未來1到2年的策略和規模進階的節奏。

而這一點在2019年銷售業績上已有體現,以融創為例,融創憑藉收併購優勢、充裕的可售貨量以及優質的產品品質,首次突破5000億規模,9-11月連續三個月單月銷售均保持在600億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