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能耗補充解讀-充電

電動汽車通過充電系統進行能量補給,從而充電系統成為了電動汽車商業化、產業化過程的重要支撐系統。電動汽車根據充電形式不同分為慢充與快充,分別為交流與直流充電:慢充是通過車載充電機將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再充入電動汽車;快充則是通過充電樁將高壓直流電存儲到動力電池中。

快充和慢充的區別?

如大家所瞭解的快充充電快,慢充充電慢,正是由於充電功率與充電形式的不同所導致的。慢充一般採用的是220V的家用電壓,充電電流在32A以下,交流充電形式,這就說明使用慢充充電最大功率在7kW左右,充電時間相對較長。快充則採用的是60kW或者120kW的快速充電樁進行直流充電,充電功率更大,充電時間也就相應的縮短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能耗补充解读-充电

電動汽車能耗計算指標為什麼採用充入電量而不是標稱電量?

對於該問題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標稱電量≠可用電量。消費者往往會將標稱電量理解為可使用電量,其實電池的標稱電量是在國家標準測試環境下,電池組在充滿情況下完全釋放出來的能量,也稱之為初始容量。電池的電量不能完全的放光是因為存在“冗餘電量”,它的存在將保證電池不被過放從而維持電池安全,所以電動汽車儀表盤電量顯示為0時,電池依然保存著少量電量。

“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計算百公里能耗是根據GB/T 18386-2017中能量消耗率計算方法進行的。統計的是充電樁前端充入電動汽車的電量值,實質也是包含了電流從電網流入電池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這也與消費者實際使用場景相同。

慢充與快充為什麼會影響到車輛能耗?

電動汽車在慢充過程中,電量經過交流充電樁存儲於動力電池中,其能量損耗主要包含以下幾部分:電網電量經配電線路傳輸的能量損耗;電網電能經配電變壓器傳輸的變壓能量損耗;電能經交流充電樁對電動汽車電池充電的能量損耗。快速充電過程中其電路與充電樁的能量損耗依然存在。能耗計算採用充入電量除以行駛里程值,這樣計算出來的整車能耗就有所不同,慢充快充影響整車能耗率實質考察的是車輛行駛到饋電進行充電過程中充到滿電整個充電系統的效率,針對同樣的行駛里程,效率高計算出來的電動車能耗就更低,相反在充電過程中耗電多了計算出來的整車能耗率就更高。

相信,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電動汽車的充電有了相應的瞭解。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075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