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你是跑者嗎?

你周圍的人都是如何看待你的呢?


不少不了解跑步知識的人,看跑者就像看傻子。在他們眼中,我們都是一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初等生物”。


每天靠著給自己找罪遭和莫名其妙的信仰去生活,完全不懂生活,而且喜歡的運動也毫無技術含量,只是雙腿的機械交替而已。


即便跑下來馬拉松,手裡捧著用汗水換來的獎牌,也會被人酸說是“靠體力賺回的榮譽”,甚至不如上小學的侄子拿到的地區數學奧賽獎牌有含金量...


聽夠了這些閒言碎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完美完賽一場馬拉松需要具備的那些能力,是時候給那些對跑者說風涼話的人來一場“啪啪打臉”的教育課程了。


長距離奔跑的能力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說跑步,誰都會;但是能完賽一場馬拉松,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單看距離——42.195公里,什麼概念?


大約是北京3環的總長度。北京地鐵10號線是沿著3環外圍開設的地鐵線,跑下來一個全程馬拉松,約等於跑過地鐵10號線的全部46站!


這個距離,即便你是坐地鐵也需要100分鐘左右的時間,更何況是靠著雙腿來完成了。


所以,如果你沒跑過馬拉松,千萬別拿你初中800米的跑步水平和感受來隨意衡量馬拉松選手的實力,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心肺+肌肉耐力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跑傷的?跑死的?年年都有。所以馬拉松圈子流行一個詞,叫“敬畏跑步”。


42公里以上的距離,比如說馬拉松、超馬、百公里越野等等,這些比賽不僅僅需要我們帶著敬畏之心去跑,更需要我們平時鍛煉出超強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否則奔跑就不是一種快樂,而很可能變成一種恐懼和遺憾。


N次超過20公里的訓練,N次超過90min的慢跑,還有N天的健身房核心肌群訓練...這些旁人眼裡看起來無聊至極的訓練正是我們能“健康、快樂、完美”完賽馬拉松努力啊!


抗疲勞體質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有人四六級裸考,也有人“裸奔”馬拉松。不經過任何準備,穿鞋就敢跑半馬的人,即便完賽了,成績肯定也一般,而且身體需要經過極其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恢復。


那些週五半夜上飛機,週六去陌生城市跑馬,週日趕回本地,週一正常上班的跑者們,並非有超能力,而是在日常的訓練中通過提升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在比賽中不斷沉澱經驗,讓自己練就了鋼鐵金身——抗疲勞體質。


更有“背靠背”的馬拉松大神們,跑一場比賽就像吃一頓簡餐。這可不是頭腦簡單的雙腿運動了,其中的酸爽和奧妙,跑一次你試試就知道。


速度感和強心態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你所謂的跑步是什麼?搶座位?趕公車?真正的跑步可不是你生活中邁出那一步兩步。真正的跑者能力也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厲害的跑者,可以在不使用任何手錶手環的情況下,精準判斷自己的跑步配速;

可以在不使用心率帶的情況下,判斷自己的心率狀況;

根據自己出汗、尿液的情況,來判斷自己的身體在跑步中的狀態...


甚至有的大神能根據比賽日的天氣、溫溼度、賽事補給狀況估算出自己的完賽時間,前後誤差不超過5min。


這就是跑步的速度感,這些能力是在一次次的奔跑訓練和比賽中獲得的寶貴經驗,也是對自己身體透徹瞭解的最好證明。


有了能力還不足夠,跑步路上,心態最重要。


跑者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呵呵,你太小看跑步


普通人聽到100公里、超馬、越野...什麼心態?恐懼?驚歎?不禁要說一聲“你在開玩笑吧?!”


而跑者在聽到這些詞彙時,想到的是技術、實現、刺激和超越。是一次次判斷實際狀況之後開始的壯舉;是一次次默默訓練後開始的挑戰。


這才是跑步,這才是跑者。用最強的意志、最堅持的訓練、最低的消耗完成最強的挑戰。


跑步真的需要四肢發達,但可不是頭腦簡單。這其中的技術和能力,非跑者不能道也。


你身邊有隨意評價跑步和跑者的人嗎?

你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呢?

邀請一起跑還是霸氣懟回去?


留言區一起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