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最近在读《西游记》原著吗?有何感想?

罕默德


书中人物和故事让我感触良多,唐僧信念最坚定,一心向佛。大徒弟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一路上降妖除怪保护师傅西行。二徒弟猪八戒贪吃贪睡,意志不坚定,每次唐僧被妖怪抓去陷入困境后,八戒便提出中途分手,各奔东西。三徒弟沙僧忠厚诚实,任劳任怨,挑担子一路西行。

取经路上师徒发生了许多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例如:五庄观一回,三个徒弟偷吃人参果、高老庄猪八戒背媳妇…。但是也有误会和冲突的时候。例如:“三打白骨精”一回中,白骨精三次变化人形,想谋害唐僧,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的诡计,三打白骨精,最终把白骨精打死,现出原形。而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怪变化,责怪孙悟空“滥杀无辜”、“连伤三命”,贬书一封赶走了孙悟空。最终唐僧被黄袍怪捉走陷入困境,唐僧才明白妖怪善于变化害人,误会了大徒弟孙悟空……。

有时候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像唐僧那样妄下判断,而是要考虑和分析事情的源头,正是托尔斯泰说过:“有些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我们真正要分析的是事物的内在。《西游记》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应该学习唐僧那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探索知识的精神。生活中遇到挫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乐观的心态和勇敢的精神。《西游记》的故事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感悟,去探索,去发现的东西。






萌妹慧儿


1.三个徒弟是真的狠辣,原作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妖魔,在取经之前,三位烧杀抢掠的事情没少干。孙悟空在花果山就大放厥词,说曾经杀人越货,十足的野兽。流沙河沙僧的佛珠是自己吃掉的人的头骨串成的,很cult有没有,可爱的感觉比较少,沙僧全程没多少戏份,猴子和猪是真的很有CP感,孙悟空真的很爱调戏猪八戒。

2.唐僧是真的懦弱、胆小、而且自私,好多次被妖怪抓住了,总是埋怨猴子(明明是他自己不听劝),口吐脏话(非常硬核),一副小人嘴脸

3.奎木狼(黄袍怪)是真的可怜,为了宝象国公主转世下凡,但是宝象国公主忘记了前世,奎木狼还是愿意和她在一起,觉得可以唤醒爱人的记忆。宝象国公主说不要杀唐僧,他就不杀了,算是唯一一个爱人大于唐僧肉的妖怪了吧。可结局是什么呢?俩孩子被沙僧和猪八戒摔成肉饼,血肉模糊,自己也被爱人欺骗,读完很心凉的感觉有没有,改一改原作主题架构,就是很标准的虐文了

3.乌鸡国国王只是无意得罪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故意”派自己的坐骑,让乌鸡国国王肉魂离体三年,而且骟狮子没法和王后同床竟然成了一个伏笔,结尾也是很辛辣地写了一笔

4.真假美猴王一段其实神兽谛听已经知道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孙悟空,但是他在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依然佯装不知,地藏菩萨不信它不知,它不讲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两个人在地府撕逼,把地府搞得鸡犬不宁。而且认为地府势单力薄,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5.有后台的妖怪在人间翻车基本都是被主人拯救,要么上天庭官复原职,要么还是老老实实当一个交通工具。没背景的妖怪就惨了,白骨夫人,撩了唐僧三下,一堆白骨,琵琶(蝎子)精,因为从女儿国国王那里抢走了唐僧,被一钉耙打成肉酱,盘丝洞的几位仙姑们,成了卯日星君的小零食,车迟国三怪,那是好不容易用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贿赂来的法器,说被收走就被收走,一个被腰斩一个断头一个成炸全羊。能不能更惨一点。

6.西天是真的腐败,不仅纵容手下中饱私囊,如来作为管理者还放纵自己的舅舅在狮驼岭兴风作浪。狮驼岭三怪算是全书最刚的妖怪了,大鹏即使到最后一刻还在羞辱如来,明明是最有能力的,非要当老三,让实力不如自己的狮子精象精在外主持大局,实际躲在幕后运筹帷幄,这算不算是迷惑对手的伎俩。还有小钻风和总钻风那一段是真的很鬼畜,没错,原著就很鬼畜,狮驼岭这一段的虽然非常cult而且恐怖,但是硬生生在恐怖片里演绎出了喜剧片的效果。

7。通天河一段,老龟是一直蛰伏等着唐僧过来,然后施恩师徒四人,告诉他们切记一定得要报恩,我可不是免费交通工具,结果返程回来,四人无一个记得,八戒还机智地想打圆场,老龟那是说翻船就翻船,不听你任何解释,也不给补救机会了。

8.文笔很优美,诗虽然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剧情,但是作者就是很牛逼,大闹天宫当弼马温那一段,作者写了七八首诗,讲的是同一件事。而且这么血腥暴力的内容,还配上林逋的诗来形容,就感觉你啃着大棒骨在讲着风花雪月的事。很混搭


轻松一笑说八卦


泱泱大国五千载,中国的古典四大名着家喻户晓。而四大名着中,最使我刻骨铭心的便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他所写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但是我记忆犹新的便是《西游记》中聪明伶俐的孙悟空。 有时候,孙悟空也会与师父有点小摩擦。可我认为这些事归根结底都是唐僧的错。就正因孙悟空把一群强盗杀死了,唐僧就要孙悟空走,而且这辈子再也别做他的徒弟。这时候,孙悟空只能再三恳求师父把他留下。可唐僧就是这么狠心,孙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别,独自回花果山了。少了孙悟空,就少了一个保护唐僧的人。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猪八戒便请孙悟空回来,救出了师父。从此,师徒俩的关联越来越融洽,两人的摩擦也渐渐减少了。

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一道道难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战胜了困难,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回经书,弘扬了我国的佛教文化。“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他们师徒四人的真实写照。这些难关犹如我们的成长路上遇到的荆棘。我们只有战胜困难,才会获得成功。我认为如果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怎么会尝到成功的喜悦呢?又怎么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曾经的我一次挫折、一句嘲笑、一条难题......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梦想。

但《西游记》让我醒悟,唐僧师徒四人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若我们在学习上能想唐僧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那样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不服输的气概,那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从此以后,我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成功与失败,只要我尽力去做,坚持去做了,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因为我学会了坚持。

《西游记》这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除了让我学会感恩和坚持,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等着大家去发现,仔细品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新闻每日分享


《西游记》原著是很久以前读过的,不过感想一直都在!西游记不愧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它不仅给我们以前的每一代人的童年都带了很多欢乐,孙悟空的经典形象还在持续的影响着新一代的中国的小朋友。而且很多成年人对《西游记》也都是非常的喜爱。当然,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西游记》的感想肯定是不同的。那就说说我自己总结的对《西游记》的感想吧。

儿童时的感想:

儿童时的感想其实就是非常单纯的快乐,在我的儿童时代《西游记》中最喜欢的,那一定是孙悟空了,因为孙悟空在我的眼中,他神通广大,拥有72变,武功盖世、顽皮机灵,那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同时也挺喜欢猪八戒,觉得他虽然有一点笨笨的,但是很有搞笑天赋啊。

成年时的感想:

作为成年人读《西游记》,那么《对西游记》感想肯定是成人的世界,是另外一番思考。

第一:纵观《西游记》的首尾,其实是一个整体社会的真实体现,也就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向往,整个《西游记》里面包含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社会阶层都有不同的思想、目标、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

第二:从唐僧到西天取经的具体故事其实也是描述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观念。比如:一、成功从来不是偶然,任何的成功都必须付出。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困难,只有勇敢面对和战胜困难,成功才有希望。二、目标明确,唐僧唯一的目标就是去西天取得真经,造福大唐国民,心无杂念,从不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难道不应该如此吗?三、做伟大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不能只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团队才是我们发挥个人能力的最佳场所。四,任何一个优秀的团队都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负责把握团队的方向、坚定目标与协调工作。五、任何一个团队的人才都必须要有不同的梯度、特长和个性。唐僧的团队中,孙悟空最厉害,主要负责探路与斩妖除魔;八戒是悟空得力助手,负责打下手与活跃团队气氛;沙僧与白龙马是得力的后勤保障,负责看守东西与托运行李、照顾唐僧的日常事务。六、团队运营还必须有能力和资源处理不同的工作与社会关系,比如唐僧与皇帝、观世音菩萨,没有皇帝授权与观音菩萨的支持,唐僧别说去西天取得真经,可能机会都没有!孙悟空与观音菩萨及各路神仙的关系。每当孙悟空遇到过不了的坎,观音菩萨及各路神仙都会及时出手帮助他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些能神相助,孙悟空再牛,也没有办法对付所有的妖怪。

所以说,《西游记》就是一部成功的奋斗史。读《西游记》就是读社会,读生活,读信念。


云刻生活


西游记是古典名著。

名著阅读,和你的年龄、趣味、经历及周边人感受等都有很大关系。

小时候西游记看的是动画片、电视剧,遇到了文字版名著,觉得很兴奋。就像电视里看到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感觉一样,开心极了。

高中时候,看西游记就是忙里偷闲,话本里的故事让我放松快乐了,快乐的是神经放松的线。

大学时代,有段时间迷恋仙侠、迷恋古典的仙道,看过钟吕传道集、历代丹经汇编,读过《云笈七签》,带着道学、玄学的眼光去读西游记。西游记里每位人物的出场歌诀,看的如痴如醉,显密圆通……

工作了,别人说西游记是部职场,唐僧五人团一一不可或缺

西游记是本书,融入了创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你经历起了共鸣,就是感谢。


星月朗洁


这里给你一段别人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让我印象颇深,他的机智勇敢,特别是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哪是人哪是妖怪。人活在世上,就要像孙悟空那样,善于辨别是非,是对的就去做,是错的就要纠正,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2.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自己不怕困难,以及坚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3.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4.以上是摘抄的别人的,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个人成不了大事,成大事者一定要抱团,团队中各有所长。学会使1+12。


德云文化


很久没有重读《西游记》了。

但当初读的时候,记忆犹新。

现在网上有很多对西游记的解构,比如悟空苦逼,沙僧存在感不强,职场最吃香猪八戒,作为领导的唐僧瞎圣母婊等。

这些解构,读着很过瘾,有时候也会哄然大笑。

但我想说的是,经典就是经典,最好还是花时间去读原本,这样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不要被往上的有心人牵着鼻子走。

最近在酝酿写玄幻或者修仙小说,目前在读《封神演义》,下一本要再读西游记。

读经典小说的好处就是亲身感受到汉语言很丰富,古文很美,绝对会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最后,不读经典,只能一句“卧槽”走天下!

因为中午,回答简单。不好意思。


天南小鱼


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讲的是唐僧师徒三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一路上妖魔鬼怪无数,都被他们所降伏,他们四个人各有各的特长和特点,悟空顽劣成性,但对唐僧是真情实意,八戒贪恋美色,也因为这个好多次都被吃了,唐僧非常的善良,不忍杀生,沙僧憨厚,非常听话,所有的重活累活都是他来干。其实在那个年代嘛,是寄托了作者想要反抗和这个朝代的思想,因为他们四个人本就桀骜不驯。其实西游记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有许多经典情节,所以有空还是要多读读身为四大名著的西游记。


蓝倩字天香


文字很活泼,心境很旷达,而且,通篇洋溢着幽默感。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真心无出其右者。

我看书(小说类)最喜欢的就是书的意境。

因为,书(小说类)其实是作者编织的一个幻境。

而这个幻境,对我们来说,如此真实。

论意境,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家当小华中


感想有点迷茫啊!朋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b50000a562dc04a22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