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在第一次高考只是二本的情況下,他毅然選擇復讀。

最終在最後三個月時間裡,他逆襲為超級學霸,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的醫學專業,並且超過當時北大的分數線40分。

在隨後,他更是在北大的眾多學霸中成功成為一名前往密歇根大學的訪問學者,在博士還沒有畢業的情況下就入職了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同時擔任北大的講師。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楊洋博士畢業照,圖右


他,就是楊洋。

不是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的當紅明星楊洋,而是另一個重名,但是有著不同命運反而更貼近我們生活的一個人。

楊洋從小就發現自己學習知識的速度沒有同學快,每次別的同學很快就能記住的知識他需要很長的時間,從小到大都是班裡“最勤奮的差等生”!因為他的學習速度,讓他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噩夢:

“你怎麼還在做這一道題,我都跟你講多少遍了,怎麼還是不會做,上課有沒有帶耳朵?”

如果是常人的話肯定會因為這些話,或者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確實有一定的問題從而放棄學業,但是他不僅沒有放棄,還笑著稱自己為“最勤奮的差等生”。

在高考前夕,楊洋甚至每天只睡五個小時,每一本書都是來來回回背好幾遍,“如果沒有天分的話,我選擇用勤奮來替代。”在楊洋早晨讀單詞的時候室友們都在睡覺,只有他一人在爭奪這一分一秒。

可是好像天意如此,最終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他只是考了一個二本。在這麼努力的情況下,還只是考一個二本,可想而知當時楊洋的內心有多絕望。

無數次的輾轉反側,無數次的懷疑,難道“勤能補拙”真的只是一句空話?沒有天分就註定不能成功?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事實證明,在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這一扇窗,只不過這扇窗的位置需要自己來尋找。

楊洋找到了!通過不斷的方法,楊洋找到了快速提升自己的辦法:

一、論語式閱讀

為什麼說是論語式閱讀,因為在平時我們接觸的都是聽課式讀書,這就是典型的被動學習,因為腦海中的東西都像是別人強加給自己的,這並不是我們想接觸的知識,被動學習所帶來的壞處:無趣!

在我們被動學習的時候往往是老師在唸書,而我們的大腦會選擇性的抗拒,因為沒有參與感,所以就變成了上課昏昏欲睡,這時候腦子哪裡能記下什麼東西。

而論語式閱讀就沒有這樣的壞處,為什麼說是論語式,是因為在閱讀的時候需要找一個夥伴,兩人一問一答,就像論語一般,既加深了記憶還解決了疑惑。

楊洋就是這樣不厭其煩地找同學幫忙。按他自己所說,半天就能吸收以往一週的知識量,而其他人也很樂意跟楊洋一塊這樣學習。因為這樣提升的不只是楊洋一個人,而是自己本身也可以同時找到不足之處,進而進行彌補,一舉兩得。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二、科學筆記法

楊洋是這樣形容的,所有聽過的課,看過的書,一定學過就能學會。

因為在平時的學習中一般不記筆記或者是隨意記,這樣最後看起來非常雜亂,看到最後就會發現不知道自己當初記的是什麼,所以用這幾個簡單高效的筆記法:

1.康奈爾筆記法(5R筆記法)

把準備記筆記的本子每張分為三部分,一張先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邊的部分用來寫筆記總結,接著把上面的那一部分分為左右,左邊負責記下筆記內容,右邊記下關於這個內容的解釋,這樣以後再次翻閱的時候也會如行雲流水一般,上面有清晰的筆記,下面有關於筆記的總結。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2.熒光筆記法

如果需要在課本上做筆記我推薦這個方法,用六種不同顏色的彩筆,每種顏色在書的第一頁進行標註,分別是:定義、猜想、分析、結果、益處、弱點這六種不同的解釋,如果覺得麻煩可以使用三種顏色的彩筆,分別備註為:重要、一般、簡易這三種等級,這樣下次翻書的時候看到關於顏色的備註就會知道哪些是重點。

剛開始楊洋覺得這樣太麻煩了,還不如之前隨心所欲地記筆記方便,但是嘗試了幾次之後就發現停不下來了,這種記錄筆記的方式不僅能在記的時候加深印象,在下次翻看的時候也絕不會無從下手,在當時楊洋的書跟筆記本可是班裡不可多得的東西,每次記完之後就會有一群人要借閱翻看。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三、卡片式輸出記憶法

楊洋表示,使用這種記憶法不僅僅是對記憶力的提升,它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說話邏輯、演講、寫作等,這些都有顯著的提升。

這種辦法就是將一些經常需要記憶的內容全部寫在卡片上面,卡片的正面是某個知識點的關鍵詞,背面是這個詞語的解釋或者其他關鍵內容,儘量敘述得精煉一點,因為卡片上可以寫下的東西有限,同時還要在卡片上標註好種類、編號、題目,這樣更容易我們查閱。

卡片式輸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身攜帶且小巧輕便,在有空閒時間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查閱複習。

如果當時你在學校裡面碰見了楊洋,你就會發現他的手裡肯定會拿著一張卡片,上面還標有生疏、勉強、熟練這三個其中一個詞語,不僅僅是手中,他的同學甚至吐槽過,楊洋所記載的卡片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楊洋就是通過這三種辦法徹底擺脫了之前的無效勤奮,最終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甚至他也曾直言自己都不敢置信,因為他在報考北京大學後,僅僅複習了三個月的時間,最終分數超北大當時的錄取分數線40分!

也是通過這套高效的學習方法,畢業後不僅免試攻讀北大的博士研究生,還在這個學霸聚集地中脫穎而出,作為前往密歇根大學的訪問學者。

在博士還沒畢業的時候就成功入職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同時還擔任北大的講師。

“最勤奮的差等生”,逆襲上北大,楊洋:我學會了“聰明的方法”

楊洋在密歇根大學,左二


楊洋說:“從來沒有什麼天生的學霸,所謂的聰明人,只不過是學會了‘聰明的方法’。我們每個平凡人,都有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扇門。”


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請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