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三門峽甘棠苑 甘棠書院,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甘棠苑,大門西行,30餘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於西牆外側的大象無形浮雕。再往西行是大型磚雕,浮雕手法雕刻而成的召公理政圖。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緊接著一對威嚴又與眾不同的石獅子映入眼簾。這一對石獅子,非常的少見。別處的獅子嘴裡都是圓形的石球。而這對獅子嘴裡卻是一根長長的飄帶。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究其含義,實不可得。也許代表著主人寄予對獅子的馴服之意吧。想讓它守衛書院,也有讓石獅子有溫順之意吧。因為這兒畢竟是書院。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重修之後的甘棠書院位於此。氣派的雕花門樓,緊閉的大門。讓人無從得知書院內部的盛景。

在歷史上書院的主持者稱山長,往往是當地名士,至少功名在舉人以上,常常是退職的士大夫或著名學者。書院式教育是官學正規教育的補充,歷史上對人才的培育、文化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宋代書院興起,盛行於各地,到明代三門峽地區就有各種書院建成。到了清代,三門峽市範圍內共有十二處書院。陝州城最著名的是召南書院。召南書院建於清康熙六十年,即公元1721年,原址在陝州城東街。百年後,至道光元年即公元1821年,改建召南書院,地址在陝州城東南角.

清末廢科舉、興新學的時局之下,清末進士、紳張坤建議將陝州舊式學校召南書院改為陝州中學堂(召南書院在今三門峽市陝州公園甘棠苑內)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而後由於修建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陝州老城建築不復存在。其中就包括當時的召南書院。如今甘棠苑的甘棠書院,當時為了紀念召南書院而重新修建的吧。

歲月已逝,建造者通過此種方式來緬懷書院曾經對當地人才培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一種追思與緬懷。此舉善矣!

甘棠書院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甘棠書院門口的楹聯,頗有深意。言簡意賅地表明瞭重新修建甘棠書院的意義目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這也是一種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