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之下楼市调控没放松!别忘了房子“房住不炒”的定位

今年年初就遇到新冠肺炎,在疫情的冲击下,本来大家希望的三四月份小阳春,结果就变成了一片寒冬。虽然目前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救市,但是以目前的楼市看,还是没有起色,这说明会了一个问题,楼市调控的趋势还是逐渐收紧的,而不是松绑。

疫情之下楼市调控没放松!别忘了房子“房住不炒”的定位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不是国家想要放弃房地产,而是房地产到了不得不收紧的阶段。首先房地产市场发展了几十年,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制造业、实体经济被边缘化,传统行业发展困难。如今全球都在降准降息,经济大多不好看,房地产都是赚自己人的钱,对经济增长并无益处,这时候再不收紧房地产,难道我们靠房子吃饭吗?

其次高房价影响了人口的结婚率和出生率,越发达的城市结婚率越低,去年全国结婚率仅为千分之7.2,创下10年新低,而上海结婚率更是全国最低,仅为千分之4.35。年轻人压力大,买不起房,干脆不结婚,这时如果再不收紧房地产,难道我们要房子来解决出生率吗?

其实现在炒房根本不挣钱,别以为你买的房子,价格涨了,你就挣钱了。从2018年到现在,全国很多城市感觉房价是涨了,但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我敢保证,大部分人这两年买房到现在,算下来一定是亏钱的。

房价涨了20%是个很虚的东西,一方面,你真正挂二手去卖,真实成交价和你听到的价格一定要打个折扣。其次,尤其是对于买二手房而言,前期你买的时候各种税费、赎楼费、中介费等等的成本,一计算原来还是亏钱的。总之,我想告诉大家,房子不是不能买,而是眯着眼睛买,买哪都能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炒房者不能买,那么刚需者能买吗?结合自身情况,如果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并且自己有住房的需要,那就买一套。什么时候买最划算呢?如果房价下跌,怎样的下跌幅度是我们要关注的呢?我给大家两点参考。

第一,跌幅30%是楼市的生命线,为什么呢?因为首套房普遍3成首付,如果房价跌幅超过30%,将会产生大量的断供,届时会造成大量的银行坏账。

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管,而实际上30%已经是底线,政府不可能到了临界点才去调控。所以如果一个城市跌幅达到了20%,那就可以考虑入手了。

第二,本轮房价下跌的幅度,追过上一轮的跌幅。如果一个城市从这一轮的房价高点,到目前的房价跌幅,已经追赶上它的上一个房价下行周期的跌幅,那么它楼市反弹的动力也已经十分充足了。这时候入手就很安全了。

当然,以上是对刚需者的建议,想要炒房的人不作考虑。毕竟国家调控目的就是让炒房者离场,如果还有你们钻空子的机会,那这一轮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