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女人懷孕以後,肚子最能暴露一切。有經驗的寶媽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大概懷有幾個月的身孕。但是有的媽媽很擔心,同樣是懷孕6個月,怎麼我的肚子明顯比她的要小這麼多?難道孩子發育不好嗎?可產檢說很正常啊……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媽媽肚子的大小真的和胎兒大小和發育有關嗎?

其實每個女性的體制有所不同,那麼肚子變化的快慢、大小也會不同的。最科學的判斷方式是產檢時,醫生通過測量子宮的高底度、腹圍等,觀察孕婦肚子的尺寸是不是屬於正常的範圍。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有那些情況會影響孕婦肚子的大小呢?

1、羊水量

孕媽體內羊水量的多少也會影響肚子外觀的大小,如果孕媽喜歡吃甜食等高熱量食物,就會導致血糖量增加,羊水增多,肚子就會變得大一些。而如果孕媽攝入的水分不足,或者患有低容量容血癥,就會導致羊水較少,肚子自然就會小一些。

2、骨盆的大小

孕中、後期肚子的大小除了和胎兒有關,還和自身體質有關。如果孕媽骨盆較寬,胎位正常,也就是所說的入盆,所以肚子就會往下墜 ,會顯得肚子會比之前的還小。而如果骨盆較小,胎位不正的話,孕媽的肚子就會顯的大一些。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3、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這個,不會導致孕婦肚子突然就變小,但是會影響。每個人體內脂肪含量不相同,孕婦肚子的大小和腹部脂肪堆積有一定的關係,堆積的脂肪多了肚子就會大一些,脂肪少了就小一點。

胎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

1、與遺傳有關

胎兒尺寸的大小與遺傳也有關係,如果夫妻兩人都比較高,寶寶就會大一點,但要提醒大家,如果準爸爸很高,孕媽媽個子很嬌小,當胎兒遺傳到爸爸的身高時,媽媽的子宮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孕媽媽就需要特別關注胎兒的成長情形。

2、孕期的營養補充

如果媽媽在孕期無節制的進食,大量進食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的話,不僅媽媽身材會變胖,也可能引起胎兒過大,難以分娩。

另外胎兒自身發育情況和孕婦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有的孕媽吸收好,胎兒吸收卻一般,那麼即使孕媽體重增長,胎兒也會偏小。身形小巧的父母生出的寶寶,一般也比較小。不過寶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快生產時肚子還很小,正常嗎?

如果接近預產期肚子還是很小,胎兒可能會太小,以B超評估結果為準。如果胎兒太小,有可能是孕婦的營養攝取不足或胎盤功能不良。不過近年來營養不足的孕婦很少,大多為營養過剩。

一般建議孕期總體重增加10至15公斤以內即可,懷孕後期每個月體重不要超過2至3公斤。孕期總體重最好不要增加超過20公斤,以免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上升,此外甜食也要少吃。懷孕前比較瘦的人,懷孕後可以增加的體重幅度比較高;反之則較低。

胎兒發育指數=宮底高度(釐米)-3X(月份+1)

孕婦可根據測量及計算結果,判斷胎兒是否發育正常。正常情況是胎兒發育指數大於—3,而小於+3。若在此範圍之外,則不正常。例如懷孕24周(6個月)測量的宮底高度為23釐米,那麼:

胎兒發育指數=23(釐米)—3X(6+1)=2,結果是正常,及胎兒發育符合孕周。

若孕婦測定結果胎兒發育不正常,表示胎兒發育遲緩,首先要精神放鬆,充分休息,睡眠多向左側位,以此增加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改善胎兒缺氧狀態。同時要注意調解孕婦營養,適當補充微量元素鋅、鐵及維生素等。

月份大孕肚小,胎兒發育是不是就不好?

胎兒太大或太小的影響

胎兒太大的影響為嬰兒出生後可能會產生低血糖、或是生產時可能難產,要改採剖腹產;胎兒太小則不一定表示絕對不好,有些較小的胎兒反而受到胎內環境與壓力刺激,促使肺部比較成熟、活力較佳。本身基因不佳或雙胞胎一大一小,都可能使胎兒較小。假使醫生評估子宮內的環境已不適合胎兒居住、懷孕週數已大,可能就會讓胎兒即早出生。

肚子大小並不一定表示胎兒的大小,與其發育也沒有必然的聯繫,要相信醫生的專業評估與客觀判斷。如果因為飲食不均衡而導致肚子太大或太小,也要適時警覺,進而改善飲食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