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贏了官司輸了錢”是什麼意思?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贏了官司輸了錢是民間的一句口頭禪,意思是官司贏了,錢沒有要到,反而貼了不少錢。

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例如甲欠乙10000元,乙問甲要,甲不給,乙便起訴甲還款。經過審理,法院判決乙勝訴。乙為此花費訴訟費200餘元,由於甲不付款,乙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乙交了執行費。之後由於甲到處躲藏,乙又得預交一些實際執行費才將甲找到,司法拘留後,甲不依不饒,分文不付。乙竹籃打水一場空,贏了官司輸了錢就這個意思。

“贏了官司輸了錢”是什麼意思?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司法實踐中,這樣的例子是不少,但要說分文執行不到的卻佔比極少,絕大多數案件能得到一個好的結局。

執行不的案件多是因為被執行人確實無償還能力,且無親無故,沒人幫助所致。不可否認也有些是以前一些執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人為導致。

“贏了官司輸了錢”是什麼意思?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隨著這些年執行難問題越來越突出、尖銳,國家對此也越來越重視,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措施,規範解決

‘’打法律白條”的問題。

1,出臺了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罪,對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處於刑罰,給老賴造成極大的心理震懾。

2,最高法與44部門聯合簽署了《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規定了55條懲戒措施,在全國範圍內打擊欠債逃債行為。

“贏了官司輸了錢”是什麼意思?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3,最新出臺:與公安聯手抓捕老賴。制定實施了與騰訊、阿里巴巴等網絡公司聯手製約老賴的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相信可用來限制、打擊老賴的措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老賴的日子也必將越來越難過,贏了官司輸了錢的問題終將得以妥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