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作家韩寒指责爆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

游戏人生帕尼酱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只传递了一个价值观:只有钱,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正如韩寒所指责的那样“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文章中,满眼的都是“抛弃”、“退步”、“忧虑”,认为成功的价值观是“买房”、“买车”、“创业”,如果你稍稍有松懈,你就会被落下了。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不单是这一个文章如此喧嚷,很多职场爆文都是制造焦虑,妄图这个世界只有一个评价标准:“财富”。没有钱,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归零了。千万不要在年轻时不爱钱,不爱努力和打拼,每天过得云淡风轻。

这本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有人跑的快,有人跑的慢,有人爱散步,但这类文章偏偏宣传一个标准:只能快,不能慢,更不能走。何不,制造出一个机器人的世界呢?



注视这视界


先说个题外话,我高中的时候,韩寒也高中,他高中写了本书,我高中读了《三重门》。

对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的标题,说实话,我不喜欢,当然,我也说不上讨厌。

毕竟,我们都已经成年了,经历得也比较多了,干过早九晚五的工作,创过业,也失败过,最终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员工,顶着一个微微发福的肚子。

我也有着房贷,也不敢贸贸然的辞职,当然,并不是因为辞职了就生活不下去了。

说实话,胡玮炜的成功我羡慕,但是我并不嫉妒,因为那是她的机遇,她的能力。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没有讲述创业者的艰辛,创业者的努力,创业者的运气,只是从年龄上来诉说着别人的成就,这是不道德的。

我也相信,写这篇文章的作者,说不定就是一个坐在电脑前面,年近40的邋遢大叔,连一个总监都不是,顶着啤酒肚,在为自己的生活发愁,房贷担忧的人。

他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愤青,自己的一些情绪,所以写下了这些有着负能量的文字。

他的做法对吗?

其实也无所谓对错,他可能是对自己的一些情绪的宣泄。当然,如果他影响到了其他人,那么,他的行为就不对了。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些判断,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别人成功了,你没有成功,要么就是你能力不如别人,要么就是你不如别人努力,要么就是你没有抓住机遇,或者没有胆识。

我们要正视别人的长处,也要总结自己的短处。

不要因为一篇文章,就脑袋发热去想成为第二个马云。

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马云,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干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和压力。

每个月的房贷,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每一样都让我们必须前进。

如果,我们去创业,那么就意味着可能失败,那房贷谁来负担?孩子谁来照顾?父母谁来赡养?

所以说,不是我们正在被同龄人抛弃,而是我们的同龄人里面,有一两个跑得特别快而已。

我们可以去追逐,但是要量力而行。

而且吧,靠着看鸡汤文或者毒鸡汤文去干事的人,一般都成不了,所以,如果想追,那一定是你发自内心的渴望,配套着你的能力,机遇和勤奋。

当然,对于那些写文章的人,需要注意,不要传递那些负面的情绪,不过看文章的人也要注意,请在看的时候,带上自己的脑子。


会技术的葛大爷


先了解一下事情的始末,“你的同龄人”这件事的发展主要是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北大才女张泉灵在演讲之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演讲中借用几个故事,无论是一个网红如何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卖出了相当于亚太地区一年总量的菜板,还是“江小白”白酒品牌的营销胜利。所表达的观点只有一个:时代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第二阶段,王耳朵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十五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主要观点是摩拜的创始人从一个小小的记者套现了15个亿,达到了现在的成就。而十五个亿相当于什么概念呢?一个普通人每天挣10万元,也需要40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样的积累。

其文章的主旨不外乎于以成功的案例来刺激那些在基层工作的人们。让他们有信心,要懂得上进。

第三阶段,韩寒在微博上发文指责这篇“摩拜创始人套现十五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文中拿王耳朵的案例来竖立相反的声音,其实背后的意思是在为那些生活中基层具有匠心的人鸣不平。

比如:北上广写字楼的总监,实际辛苦的工作是为了稳定的家庭。创业有风险势必影响家庭生活的稳定。匠心在于对于家庭的稳定。 比如:一个钻研厨艺的厨师,一辈子打工也是了研究中华美食。再如: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意外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夺得本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你能说这外卖小哥不对,去创业为财富而努力吗?

文中最后韩寒也对创业成功与失败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义。还是赞成创业的。

这么多大家,名人都对这件事情发表了评论,足以说明关于成功和奋斗的主题,的确能够激发人们的痛点,引发广发关注。

故鄙人不才,也谈谈对此事的薄见。

一,闹中静观方为真知。现代人眼花缭乱,还没有做到闹中静观,大家不明白咋回事呢,就一猛子扎进去。再说也无法冷静等待,因为变化太快。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焦虑,饥渴,寻找指引。

然而成功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创业是我们凭借着一腔热血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么?你读了王耳朵先生的文章,立刻受到激励,当即决定要去创业,明天就奔着十五个亿的目标去了,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一场空。

我们需要一起淡定下来,认清现实。创业是一个需要充足准备的过程,成功也并非是由一个个热血的决定和种种巧合所构成的。给自己一点积淀的时间,在对每件事物充分了解,把握之后,在做出决定,难道不是更好么?

二, 成功的形态有所不一。社会财富的形态十分的简单明确,不过是分为了基层员工,创业成功的老板,投资人。这三个等级,给别人打工的,自己创业的,和站在最高点的天使投资人。

再来看看成功的形态:行业专家,匠心技工,企业家,投资家,教育家,画家等等。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并不是站在了社会财富的最高等级就是成功。只要你能够实现生命的价值,在你所在的领域成为一个专家,那谁有能说你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呢?

我始终坚信,这个社会并没有那么的世俗,世俗到将财富的高低作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在。财富永远不等于成功,这是不变的真理。

三,人生的意义。说到人生的意义,可能就有些太大了,更多的触及到了哲学的层面。但我想说的只有一点,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从呱呱落地到懵懂少年,再到融入社会的阶段,感受着花花世界,感受着起起伏伏。你真的就觉得赚个十五个亿就是你人生的意义所在了么?还是再有些别的追求?

说白了,希望大家将眼光放开一点。工作和创业,生活都是人生的修行,成功失败如烟云,感受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归宿。

有了哲学思维,有了财富属性认知,有了成功的定义。我作为创投导师,天使投资人,只有一个观念: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创业。不作为的人,肯定会被同龄人抛弃,边缘化,像小草一样无声无息的死忙。设身处地的思考自己,你想怎么办?你会无声无息的死亡吗?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励志让很多的人学会创业,励志让更多的草根能够创业,我是李合伟,一名天使投资人,一名创业导师,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感兴趣,不如随手转发点赞一下吧~


合伟说


首先我们得清楚《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讲述 了 4月4日,当美团CEO发布内部信(美团王兴 宣布收购摩拜),宣告着曾经中国共享经济里最大一批黑马已经被收编麾下而其创始人们也足以实现财富自由,成为无数创业者心中的神往和美谈。 其中最吸引人和有话题性的,必当是创始人中的唯一女性,且还是一位年轻的美女,胡玮炜。一时间各路公众号文章也铺天卷地,极力讴歌这种新时代的正能量。


关于金钱与焦虑的问题,现在的我们总是在追求成功,对成功的迫切,转而成为一种焦虑。

韩寒表示极其讨厌这种标题,称这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韩寒还称,创业大多是挫折与失败,如果只是不想朝九晚五当员工,这个社会也有很多道路可以走,未必都要当老板。 最后韩寒说道,如果看了那篇文章,心潮澎湃想要去抛弃其他同龄人,以这样的定力和心智,去开公司,估计也只能春夏秋冬,造福房东。

当80后的许多人都已经在当老板了,而你去还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当你还在玩耍时,别人已经开始创业了。同龄人真的抛弃你了嘛?不,你的努力象征着你以后的成功。

焦虑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总是在焦虑中度过,总是在惶恐,那么我们真的会被同龄人抛弃。去努力而不是去焦虑,你的未来不会差!


小六读历史


  在这个心灵鸡汤充斥的世界,《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还是引发了众人的声讨,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在稿件的作者看来,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成为了富豪,也是成功者的象征。事实果真如此吗?坦白说,摩拜卖身是共享单车行业的耻辱柱,也是摩拜失败的标志。

  从摩拜去年12月的财报可以看出,一个月营收仅1.1亿元人民币,最后净利润却是亏损6.81亿元人民币。试问,一个巨额亏损的企业卖掉,这很光荣吗?

  说白了,摩拜卖给美团,更多的是无奈。由于资本不愿意为持续亏损的共享单车提供资金支持,摩拜如果不卖,最终只能跟酷骑和小蓝单车一样,因为资金链断链而倒闭。从表面来看,美团收购了摩拜,这是强强联合。事实上,美团收购摩拜,不过是摩拜的投资人,把摩拜这个亏损的包袱甩给了美团,换了一波投资人而已。

  把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卖给资本,创始人却套现15亿,这种成功说不上成功。严格来说,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就是一个资本投机的案例。所以,这种成功不值得学习,这是一种被扭曲的商业价值观。如果国内商业都这样玩资本游戏,谁还会去发展实业呢?

  上升到行业的角度来说,既便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算一种成功,但这种成功的机率也不多见。难道,我们忘记了被资本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自杀的茅侃侃吗?每年很多人创业,真正成功的却是少数。

  正因于此,《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向年青人贩卖焦虑的做法,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更有慎者,作者有意蹭热点提高自己的关注度,这种可耻投机行为也应该打击。


贾敬华


-1-

“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然而,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除了年纪差不多,你和你的同学,几乎不会再有什么相同点。收入、地位、三观,甚至是上班的交通工具,都会有云泥之别。”

“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你如果不及时做出反应,不迅速跟进,你就可能被同龄人打倒在地。”

“同龄人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卖掉摩拜套现15亿后,这篇鸡汤文迅速刷爆朋友圈,试图以这10万+的职场爆文敲响警醒世人的铜钟。

作者说到,80后的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只用了三年时间,将摩拜单车跻身当红创业公司前列,然而三年前的她,还只是个普通记者。

你们呢?25岁的你们,还在平凡地过日子,是的,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这句话狠狠扎入职场青年的心,打鸡血的本意在经过大范围传播后一再发酵,到了作家韩寒的眼里时,就变成了“贩卖焦虑,制造恐慌”。

-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分工,和命运追求幸福的定义不同,也不一定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强行跟上所谓时代的潮流。假如平淡的日子就是你的追求,为了生活努力工作也没有什么不对。“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不是每个人都要创业当老板,一年赚个十几亿才是人生赢家,做不到的就是loser,你就是被抛弃了。你的同龄人已经从HR做到了公司高管,你还在HR部门默默耕耘,那么你就已经被你的同龄人抛弃?

这种观点未免带有煽动人心的嫌疑,这剂鸡血打下去,可能造成的结果只有适得其反。多少人看到心头一阵焦躁,本来都要头秃了,现在又添上一把火。我不能再平凡下去了,我要创业,我要成功,我要当老板!

然而当挫败夹在现实中向你迎头棒喝时,当你在市场的洪流中节节败退时,沮丧的情绪加上负债累累的未来在暗示你,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吧。没想到随波逐流去追逐成功,反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明显的失败者。

经过这碗“毒鸡汤”的洗礼,你才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业巨头,摇身一变当上亿万富翁,更多的是在社会基层默默打拼,经营着自己小生活的平凡人。

创业这条路上,你看到的是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成功,却没有看到他们脚下踩着创业过程中众多被牺牲掉的同行和同事。每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也难以复制。创业这条路看似风景靓丽的康庄大道,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走得通。


-3-

对于追求安逸生活的人来说,工作能支撑生活里的小确幸已经是一种成功;对于一个从事人资的人来说,能做好HR本身也已经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职场的选择有很多种,我们的志向不同,也不要强求。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职场上更好地走下去。

职场上过分的焦虑并不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相反会让自己的生活偏离轨道。

鹿哥认识一个朋友总是想要赚更多的钱,因为渴望摆脱贫穷,至少能靠自己的努力跻进中产阶级,别人成功的事例往往成为他追逐上进的动力。

2015年微商元年,几乎朋友圈里投身做微商的人都赚到一大笔,于是16年时他也投入到那片红海中,结果碰上严打,失败了;

17年的时候当代购,没想到碰上国内化妆品税改革;开过自己的店,但是直到结业才开过一张单。反正看到别人赚钱的工作就疯狂去试,结果全以失败收场。

他从来没有冷静想过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对“成功”、“赚钱”的执念和焦虑,让他迫不及待去试错。结果可想而知,他不仅把钱花得所剩无几,一次次的失败也让他失去了自己的节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天过得浑浑噩噩,状态就像行尸走肉。

当你不知道人生应该要怎么办时,随波逐流也是好的。”但是这种做法不能持续,也无法持续,你要有自己的想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哪怕前面铺满荆棘,在开辟之际你也能收获,胜于随大流数倍的人生体验。

就因为“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于是一味地跟风跑去创业,渴望赚个十几亿成为职场名人超越你的同龄人,不如集体睡个回笼觉,做白日梦也比较容易。成功如果真是画个饼这么简单,那世界上百万富翁之多,连货币都不会值钱。


王锐旭


有问题,有大问题,就像韩寒所说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我都讨厌。

同龄人和我除了年龄近似之外还有什么关系,我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的朋友,不同的职业,为什么胡玮炜套现了15亿就说我被抛弃了呢?我又不是被她包养的小白脸。

我们再看胡玮炜所谓的“成功史”,也只是盲目流窜的资本偶然间吹出来的一个大泡泡而已,当年搞“共享经济”的那批人99.99%都死了,她不过是当中最幸运的一个。

文章鼓吹我们去创业,也不过是让我们成为那万分之一的成功率的分母而已。虽然不是全部,但肯定有人因为这片文章就头脑一热,不顾生死地去创业。可文章的作者是不会为你创业负责的。

作者的文字朋友朋友圈微商那般的煽动性,大家可以自行鉴赏一下: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然而,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看着照片里胡玮炜柔弱的样子,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商业女精英。
  然而就是这样,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的抛弃你。

(胡玮炜如此厉害,竟然也比不过这位微商,他三年的收入远远超过了15亿)

这片文章的作者其实和朋友圈的微商动态一样,贩卖的是焦虑和恐慌,然后就引你“上道”把你拖进火坑。

要是真信了作者的邪,估计就离成仙不远了。

因为如果按照文章中所宣扬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去做事的话,第一件事恐怕就是要把全部家当都拿去买彩票,因为只有中大奖才可能一夜暴富,成为不被抛弃的那批人,同时心安理得地“抛弃”其他人(穷人),做一个胜利者和人生的主人。

但是即使中大奖了,又能怎么样呢?除了彩票发行方找的托,哪个中大奖(五百万以上)的人没有被大奖搞得家破人亡?

就算直接给你15个亿人民币,也得有命花啊,15个亿人民币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以获利为目的的犯罪集团心动了。就算没有犯罪集团盯上你,你的亲戚(包括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也足以要了你的命。

德不配财,必遭祸殃。只有当你的能力足以掌控你所拥有的财富的时候,这些财富才真的是你的。

有时候有钱,并不能带来幸福。小目标是一个亿的王健林已经快凉凉了,不想当首富的马云还有很大的潜力成为首富。

马云和他的妻子聊天的时候就已经作出这么一个结论:人生的目标不应该是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而是成为受人尊重也不缺生活费用的人。

所以赚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在某一个领域得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用金钱去衡量的。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依然需要足够的经济收入,毕竟我们不能只过,我们还必须保证肉体的存在。

而文章中的成功是完全由金钱去衡量的,哪怕成为北上广写字楼里的总监也不成功,而在三四线城市过着平淡到能一眼看到头的日子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可如果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呢?如果在这样的岗位他们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受到大家的尊敬呢?难道他们就非要去创业,非要去成为老板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且在这个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做老板,想要成为亿万富翁,谁也不能阻止他。可是他不能因为别人不想当老板,或者当不成老板就鄙视别人,这种想法是不能被容忍的。

而且我们也不必因为同龄人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内心焦虑或者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如果非要超过所有人,恐怕累死也做不到。下面的这些人,你能超越几个?

(以下截图来自微博网友)


电影毒角兽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应该分析下现在韩寒的性格,曾经的他,桀骜不驯,有一点目中无人的风格,但是随着名气越来越大,

现在的韩寒是一个性格温和,低调的人,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对自己的粉丝也非常好,对一下合影拍照的要求,基本上是来者不拒,他善恶分明,基本上对事不对人,那么引起这次韩寒发怒的事件到底是什么呢?


事件回顾

最近的美团收购摩拜之后,朋友圈就疯传作家王耳朵的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这篇文章以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为例子,讲述了仅仅三年,她就把企业做成了独角兽,这次收购后,她从中套现15亿。借此提出了论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的抛弃你”




还拿出了对比的例子来确定观点。

80后都在做什么?

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而摩拜的创始人,从一名普通记者走到了旁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文章中:拿别人的成功和你自己的平凡做对比,文中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的抛弃你”


随着文章的转发和时间推移,发声最高的当属韩寒

韩寒全文的评论点聚焦在一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不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2、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
3、当了总监肚子上有赘肉怎么了?觉得没问题就留着,嫌弃就去健身;因为房贷不敢辞职难道不正确?辞了职谁养你?三四线城市一眼能看到未来的日子不好在哪?不喜欢飘摇动荡怎么了?

4、创业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但若义无反顾、内心坚定,就做好吃苦准备去干一番!但是因为看了这篇文章去创业的话,只能春夏秋冬、造福房东。

一来一回之间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是焦虑

记得前一段时间,也很火的关于大润发被收购之后,文章标题也是《时代抛弃你,不会打招呼》还有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也是朋友圈纷纷转发,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10万+

那造成这种情况是什么?

众人为这些句子、事件产生的共鸣之后,折射出了社会的焦虑,包括买房焦虑、加班焦虑、交通焦虑、婚姻焦虑等,而这种种因素也成为大批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深的理由。很多写手利用这种现象制造出焦虑感,从而获取受众的共鸣。

韩寒只是砸碎了这碗毒鸡汤,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并没有失败,我们一直在努力。

只是一场专业写手的焦虑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团队和写手制造焦虑的同时收割着一篇篇10w+,在流量至上的当下,这样的操作屡见不鲜,然而这样有意无意间的情感放大和推波助澜,于大众而言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这些焦虑只是他们获得流量的方法。

韩寒最后还留言道:

千万别从一碗毒鸡汤里爬出来,又掉进了另一碗鸡汤中去。


泛职场


先吐槽一下微信公众号的原创保护问题,不少洗稿号直接掐头去尾就发出去了,微信公众号的原创保护做的真是不咋地。

同意韩寒的说法。

现在的80后,多数都在做什么?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作者先入为主,提到了多数,究竟多少才是多数呢?百万人、千万人、或者超过50%以上的80后?亦或是作者仅仅见过的一两百个80后门的十来个人?陈伟霆、胡歌、张杰、李易峰、马天宇、林更新、王凯都是80后,好吧,作者肯定又要说,这些名人不是大多数里的“样本”。理科生表示,数字不清晰的时候,还是不要用“多数”吧,容易误伤。要是多数80后都成了总监,怕是中国的总监不够用了。

小腹长出赘肉/作者应该秀出自己的八块腹肌,这样更具有震撼力。

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有房贷因素,70后、90后们就敢辞职了?有房贷不敢辞职,并不因为你更老,你就有底气敢辞职,70后们也不敢辞职。

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第一,未来永远是变化的,谁也无法确定;第二,平淡是绝大多数人毕生追求的,动荡,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惨,维持现状并没有什么不好。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这句话就跟,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就会死;不管你愿不愿意,最后你都会化为白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老年都如约而至一样,何必故意塑造这种焦虑。

然而就是这样,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的抛弃你。

按照作者的意思是,跟你差不多的人,会在短短几年内混的比你好,而这种是悄然发生的,他们这些人正在抛弃你。人跟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有的人确实比别人优秀,比如在学校阶段,有的人随随便便就能考一百分,有的人拼了命可能也不及格,这就是差别。看似你跟胡玮炜同样是记者,但记者也分水平高低,不能说你跟胡玮炜一样是记者,你们的能力、勇敢、思考能力、认知水平、管理能力、想法、创造力、身家底蕴就是一样的,很多细节上的优劣势都不会体现在同一个职业名称上。

从记者做到有摩拜体量CEO的,非常少见,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突然画风一转,“同龄人”,每个同龄人里都有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也有普通的,按照混的好的无形之中抛弃混的不好的逻辑,刘强东抛弃了70后,特别是曾经一起卖光盘的,马云抛弃了60后,特别是当老师的,曾经大家也是同行,都是老师,但人家马云现在是中国首富,肯定是抛弃了60后们。可要明白的是,刘强东、马云都只有一个,总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刘强东、马云。没必要去自讨没趣,如果这么比拼的话,作者也应该去跟同龄比他优秀的人/曾经是同行的人相比,看看是不是比别人落后,亦或者说,应该被抛弃。

始终要明白一个道理,就算你是老师,你是60后,你也做不了马云,你是70后,曾经卖光盘,你也做不了刘强东,你是80后,江西上饶生在或者做过销售,你也做不了程维,人跟人是有区别的。

至于说谁抛弃谁的问题,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目标,让自己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即可,赚得多,这些人就抛弃你了?名气大就抛弃你了?都不是,只有自己才会抛弃自己。

如果你稍稍有松懈,你就会被落下了。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这里我想说的是,太过于拼命很容易过劳死啊。另外,太过于拼命,也会忽略身边的风景,比如现实世界的美好、家庭生活、友情等,按照作者的逻辑,这些都属于“松懈”了,因为不松懈肯定没时间陪老婆孩子,没时间陪父母吃好吃的。

三月穹窿山的玉兰花会开的娇艳,四月上方山的樱花盛开,五月的枇杷和杨梅会相继成熟,十月的大闸蟹亦变得肥美。这些“松懈”的美好,恰是你拼命的失去。

生活从来不是一种样子,有钱、有名、有地位。总归,会找到自己的美好。不求跑赢同龄人,只有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能够常常陪伴在父母、老婆孩子左右。


郭静的互联网圈


问题在于,爆文作者自以为是地定了一个标准:什么是成功?

当然,目的是为了贩卖焦虑。


不知道是哪一天,媒体和网络写手发现了流量的作用。

他们发现写网文比出版作品更好赚钱,而且速度更快,确实也是这样。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写网文的大军中。

于是,有了各种爆文,各种心灵毒鸡汤,各种标题党。今天一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明天又来一篇人生还长着急什么,这头消费了你的焦虑,那头又给你开一付治愈药方,这刻起哄女人就要好好打扮自己,转头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些网文定了各种标准,360度无死角地攻击,并成功击倒了一大波人,和捞到一大笔新媒体时代的快钱。


什么是成功?

这篇网文定下的标准是:当老板,赚大钱,赚快钱。这就是问题所在。

这种思想是封建的,它的价值观是低俗的!

我大中国的大国脊梁们,并没有赚到所谓的大钱,却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