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軍隊的裝備是否有過半的自動步槍或者衝鋒槍?

Nelson5193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制式裝備中,有南部式衝鋒槍和百式衝鋒槍,儘管由於軍方認知原因等因素,造成此類自動槍械裝備數量嚴重不足,但畢竟曾入列過軍隊裝備名錄。

發射8毫米南部手槍彈,50發彈匣的南部試製一型衝鋒槍,採用T形佈局,可以調節射速,因其可靠性不足而被陸軍最終否決,僅生產了很少的數量,在1937年的國內戰場上被使用過,有歷史上留存下來的圖片作證。

(50發彈匣的南部試製一型衝鋒槍)

縮短長度的南部試製二型衝鋒槍,是為戰車兵設計的,沿用了試製一型射速調節裝置,採用30發供彈具,因戰爭後期,資源匱乏而沒能大規模生產和裝備,僅有的50支樣槍也基本都上了戰場,曾在印度被英軍繳獲過。

百式衝鋒槍,主要裝備日軍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兵種,槍重3.9公斤,發射8毫米手槍彈,彈容量20發或30發,有效射程120米,配刺刀和兩隻腳,數量要比南部式衝鋒槍多,但也僅裝備了1萬餘支。

(30發彈匣的南部試製二型衝鋒槍)

太平洋奪島戰開始,美海軍陸戰隊憑藉手中的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M1衝鋒槍、勃朗寧自動步槍等,在輕武器上徹底碾壓日軍步兵手中的三八式和七九式步槍。

日軍方終於意識到在槍械性能上和美軍存在巨大的差距,加之先前海軍陸戰隊和傘兵提出需要裝備一款半自動步槍,於是,1942年,橫須賀兵工廠對繳獲的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進行了徹底的研究,一批M1被改造成了能發射7.7x58毫米有坂步槍彈,1944年末,完成了新型7.7毫米半自動步槍的研發工作,被命名為四式自動小銃,即四式自動步槍。

(有兩隻腳可上刺刀的百式衝鋒槍)

從1944年末到1945年初,四式自動步槍共生產了約250支,其中約有125支組裝完成,大都被儲存在兵工廠內。

四式自動步槍和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基本相同,其區別在於發射7.7x58毫米有坂步槍彈、使用5發橋夾裝填,彈倉容量為10發,而M1步槍則是由8發漏夾供彈。

為了節省材料,四式自動步槍槍托是用兩塊木料拼接而成,為適應7.7毫米步槍彈的彈道特徵,覘孔式照門增設了立框式表尺,表尺射程為100米至1200米。

(仿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的日軍四式半自動步槍)

總之,二戰時期的日軍,在美M1加藍得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研製了四式半自動步槍,日本人稱作自動步槍,但產量很少僅250支,日軍並未正式裝備。

日軍裝備了少量的南部式試製衝鋒槍,但由於性能差,被陸軍最終否決,在戰爭後期,則正式裝備了1萬餘支百式衝鋒槍,屬於陸軍制式裝備。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陸軍,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象徵著侵略的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機槍。三八式步槍誕生於日俄戰爭期間,到侵華戰爭爆發時已經使用了近30年之久。歪把子機槍更是一戰後的產物。可以說,資源向空軍和海軍的傾斜使得日本陸軍不得不大量裝備老式步槍以減少彈藥的消耗。但是,在太平洋戰爭領略了美國強大火力的日本軍隊其實也是裝備過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的,只不過數量稀少性能落後,並沒有左右太平洋戰爭的結果。

日本對於半自動槍械的研製可以追究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的佩德森步槍和捷克斯洛伐克研製的半自動步槍都是日本參考的對象,日本陸軍第一研究所還曾搞過像德國那樣的全自動槍械的設計,只不過導氣裝置的不成熟讓日本最終放棄了全自動槍械的研究,而侵華戰爭爆發後,半自動槍械研製的計劃也被擱置,這也導致了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也沒有準備半自動槍械。

但是,日本在1941年從菲律賓等地繳獲的m1加蘭德步槍卻再次促成了日本的半自動步槍研製計劃,最終的成果就是1944年推出的四式半自動步槍。相比加蘭德步槍,四式半自動步槍無論是可靠性還是細節設計都要遠遠落後於前者。以至於日本在生產了250支以後就停止了該槍械的生產。而在衝鋒槍的裝備上,日本明顯要更加投入,在日本衝鋒槍的代表百式衝鋒槍在戰爭中被生產了7300只左右,並被全部投入戰場,且在惡劣環境下表現出了較好的適應性,以至於到戰爭進行到最後階段,日本也仍然在生產該型槍支。


浩漢防務論壇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並沒有裝備自動步槍,但有衝鋒槍一 一百式衝鋒槍。

該槍由南部武器公司設計製造,槍長一千四百五十毫米左右裝彈三十發射程四百五十米射速每分鐘三千發,主要配發於太平洋戰場用於對抗美軍的湯普森M1A1型及湯普森M1928型衝鋒槍。


空軍六航


舊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量產過一款“100式”衝鋒槍。這款槍是1940年(神武紀念2600年)定型、1941年列裝的。但產量有限,整個二戰期間也只生產過一萬餘支,主要用於裝備海軍陸戰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