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重溫|十九屆中央紀委一次全會以來《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文章(一)

嚴肅問責警示脫貧攻堅“責任重於泰山”

2018年1月4日

打贏脫貧攻堅戰,兌現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責任重於泰山!決不能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

以泰山壓頂之勢彰顯“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根據中央紀委和河北省紀委在走訪調研、專項檢查和巡視巡察中發現的問題線索,河北省委對張家口市及蔚縣、康保縣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嚴肅問責,具有風向標意義,釋放了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不紮實不徹底,決不允許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應對扶貧領域出現的問題,決不允許履行管黨治黨責任空轉虛轉的強烈信號。

一諾千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全力而為,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無不是為了確保兌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承諾。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去年年底,中央紀委決定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促進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為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專項治理既緊盯扶貧領域存在的貪汙侵佔、行賄受賄、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揮霍浪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突出問題,也瞄準地方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履行主體責任不力,態度不堅決、工作不紮實、敷衍應付,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不力等問題。

新年伊始,對張家口市及有關縣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嚴肅問責並公開通報,可謂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打響的“頭一炮”,是監督執紀問責往實裡抓、向深處做,深入一線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和揭露問題的“打鞋樣”。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權力有多大、責任擔當就要有多大。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擔負起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如果一方主政者對“前車”視而不見,對“警鐘”充耳不聞,依然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依然不知主體責任為何物,依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甚至弄虛作假、陽奉陰違、欺上瞞下,那就不可避免會“挨板子”乃至被“摘帽子”。

對負有監督責任的紀檢監察機關來說,也要以此為戒,想想一些被問責的紀委書記是怎麼“栽倒”的。脫貧攻堅戰的“戰場”上,當“老好人”就會誤大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中央紀委《關於2018年至2020年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部署,既緊盯重要領域或工作環節的突出問題,也瞄準本地區本部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監督,始終保持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貧領域的突出問題,再次反映出一些地方、部門長期形成的思維慣性、工作模式亟須脫胎換骨,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管黨治黨寬鬆軟是多年形成的,不是輕輕鬆鬆衝一衝就能解決的,嚴緊硬也絕非一日之功。解決不敢擔當、不願負責,做表面文章、把好經念歪,以及監督監管層層失守等問題,不經歷一番傷筋動骨的整治是很難徹底改變的。因此,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長期堅持下去,久久為功,善作善成,以此激發黨員幹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新氣象新作為“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