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戴笠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王天木为什么会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

纯真2727


抗战初期与陈恭澍一起策划了刺杀汪精卫,任天津站站长时成立了“抗日锄奸团”,暗杀了许多日军和汉奸。王天木早已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9年,王天木被李士群的76号绑架。76号被称为“魔窟”,进去之人很少有人活着出来的。王天木进去了不但毫发无损,被关押三个星期之后,还安然无恙地从里面放出来了。

此事之后,戴笠以为王天木有投敌嫌疑,于是下令除掉王天木,王天木从此脱离军统,投入了76号李士群的怀抱。

王天木投降日伪后,向日军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情报。日本宪兵根据王提供的情报在北平、山东、天津等地抓获了大量军统潜伏的特工,致使军统在敌后的情报系统几乎瘫痪。

同为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恭澍晚年在其回忆录《英雄无名》说,军统的老特工王天木叛变投敌是戴老板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获取敌人更大的情报。

从王天木后来能够去台湾来看,这种说法还是有可信度的。


历史军魂


王天木投靠日本,应该是收到戴笠的指示,去做双面间谍。通过向日本输送国民党的部分秘密来获取信任,再从日本获取重要机密暗送给国民党。

1939年,汪伪76号特工李士群的手下光天化日之下绑架了王天木,押到76号。再关了三个星期后,李士群安让无恙的释放了王天木。这应该是一个反间计,让代理不信任王天木,毕竟,76号是一座人间地狱,进去了就别想活着出来。而王天木连根头发都没伤者。这肯定会让人怀疑,王天木是否叛变了。戴笠果然表现的不再信任王天木,两人看着是闹翻了。

之后,王天木出卖了很多国民党特工信息。导致军统北平、天津、济南各站均被日军破获,损失惨重,一时军统在华北的活动,几近停顿。而此时,王天木在汪伪政权青云直上。

但是,我认为,王天木应该是受戴笠指示,才投靠日本的。

首先,同是戴笠手下“四大金刚”的陈恭澍在回忆录里写到,王天木的"叛变"是戴笠精心布下的韬晦之计,王天木的“叛变”是戴笠走的一步棋。陈恭澍的看法应该是正确的,毕竟他们以前是同事。陈恭澍作为军统元老,知道里面很多内幕。

其次,王天木回到台湾以后,并没有被清算。退居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放过了“汉奸”王天木。这不像国民党有仇必报的作风。

最后,王天木的“叛变”,当时戴笠等人肯定都知道了,为什么不赶快撤出哪些已经暴漏的特工和工作站呢?难道,是留给王天木向日本人邀功?以此来让王天木获得日本人信任?

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电视剧《伪装者》“毒蜂”原型,就是王天木。在《伪装者》中“毒蜂”王天风就是执行的“死间计划”。毒蜂假装被日本人抓住,然后投靠日本。通过向日本人泄露资料获取日本人信任,最终完成预定的任务,让日本人以为拿到的密码本是真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王天木,本名王汝榆,字天木,清光绪九年(1883 年)生,河北(亦记京兆、直隶)涿县人,原籍浙江海宁。他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后来到日本中央大学预科学习,1911年的死后在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部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他是国民党军统著名特工,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同时也是军统的“六大骨干”之一。

王天木的人生历程十分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传奇。他在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有过相应的职位,并且在最后从一个军统特务头子,走向了汪伪政府,成了一名汉奸。那么,王天木究竟是怎样从军统特务,一步步走向汉奸之路的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

1939年初,王天木调任军统上海区代理区长,但是他与区书记毛万里和副区长赵理君合不来,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同年二月的时候,他主持刺杀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随后赴香港向戴笠报告。从香港回来之后,便被调任华北区特派员,此后,王天木便来时在华北和上海之前来回奔走,其行踪飘忽不定。五月六日的时候,汪精卫从越南河内抵达上海,王天木奉命组织再度刺杀,但是因为汪早有预防,此次行动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王天木此次行动失败不久后,军统官方称:

“6 月王离津赴沪,并擅调无线电修理员褚亚鹏从行,复贻书戴笠,表示欲辞职出国。戴笠以王行动诡秘,推测当时上海情势与王过去之所为,断定其必将背叛组织。乃于7月7日密令赵理君即予制裁,防患于未然。赵以王已有戒备,未能坚决行动”,反致“王说服陈第容叛变投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比较诡异?为何王在行动失败之后就突然投敌了呢?按照当时的说法是这样的:在1939年夏,军统上海区人事科科长陈第容被“七十六号”逮捕之后投敌,并透露了王天木的行踪。同年七月的时候,李士群将王天木绑架,关押在了“七十六号”。这里说明一下,关于王天木被绑架的具体日期,在各位可查文献中记载比较模糊,但根据《蓝衣社内幕》中王天木的自述“我于二十八年七月转变”推断,他被逮捕的时间应该是就是在七月。


王天木被逮捕之后,李士群将他照顾得很好,在几个星期之后,就将他释放了。但此时,即便王天木获得了自由,也能重新回到原来的职位上,但是他的上司戴笠对他也已经不再信任了。同年八月十五日,王天木遭到枪击,但没有死。王天木怀疑这是戴笠一手安排的,于是终于对军统彻底死心,随即出任汪伪政府“七十六号”高级顾问。28日,王出席汪伪政府的“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指定为中央委员。同年十月时,王出任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委员兼特工总部第一厅的厅长,后来还担任伪“肃清委员会”委员兼所属“和平救国军”副总指挥、总指挥。

王天木的叛变引发了军统上海区和华北区机构的迅速沦陷。

1942年的时候,王天木出任伪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并提供了重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吴开先的住址。年底的时候,王天木担任伪特工总部华北工作团副团长兼天津站站长,但是因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与南京汪伪政府各自为政,南京势力插足华北深受排挤,所以华北工作台仅仅维持了四个月。

1945年8抗战胜利之后,王天木隐匿于北平西山,被没有受到军统的制裁。到了1948年的时候,王天木在旧部吴安之和白世维的协助之下前往香港,次年逃往台湾。根据相关资料考证,王天木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住过天津大理道55-57 号,在五大道还住过洛阳道洛华里。而如今大理道 57 号宅院现在已经被开发为“潜伏谍报博物馆”了。以上便是王天木的简述,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参考文献:

《军统天津站第一任站长王天木》


方圆文史


根据戴笠手下悍将陈恭澍晚年的回忆,王天木投奔日本人并不是真正做汉奸,而是戴笠故意导演的一出苦肉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军统和日本人进行了长期的间谍战,双方不仅派遣杀手暗杀对方的重要人物,还互相派遣间谍和策反对方的重要人物,以获取对方行动的具体情报。由于日本情报组织的人手不足,日本人和军统打间谍战,主要依靠着汪伪政权的76号特务组织。

汪伪76号的很多骨干都出自军统和中统,为了扩大76号的势力,76号一直都在努力拉拢军统和中统骨干加入,这也给了戴笠安插间谍的机会。王天木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属于军统的元老级人物。王天木的性格残忍狠毒,他担任天津站站长期间,公然指使手下绑架汤玉麟的家人,导致了蒋介石强烈不满。后来王天木又纵容手下公开杀人,在蒋介石的压力下,戴笠被迫枪毙了王天木的手下,并且判处王天木无期徒刑。

抗日战争爆发前,戴笠将王天木释放出狱,并且安排王天木做了上海区的区长。戴笠对王天木有再生之恩,即使76号给王天木再好的条件,王天木也很难背叛戴笠。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王天木多次派遣手下出击,杀死了很多想要叛国当汉奸的人。然而在1939年下半年,王天木却被76号特务抓住,76号特务没有为难王天木,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将他无罪释放。戴笠认为王天木当了汉奸,派人前去刺杀王天木,王天木逃脱后宣布与戴笠断绝关系。

过了没多长时间,戴笠又一次派人刺杀王天木,这次王天木又一次侥幸逃过,跟在王天木身边的真汉奸却丢掉了性命。李士群也一度怀疑王天木是假投降,不过王天木提供了部分军统人员的名单,还策反了一些军统高层背叛戴笠,李士群最终选择相信了王天木。王天木在军统里面地位极高,他投降76号之后,也能够接触到一些比较核心的东西。

王天木投降76号不久后,军统悍将陈恭澍也被76号抓住,陈恭澍先假装投降了76号,然后又偷偷跟戴笠取得联系,成为了一个双面间谍。作为王天木的老同事,陈恭澍对于王天木的人品十分了解,而且陈恭澍和王天木都在76号工作过,陈恭澍还是一个双面间谍,他肯定非常清楚王天木投降的真实目的。陈恭澍晚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英雄无名》,其中就包括了王天木假投降的故事,陈恭澍认为王天木投降是戴笠一手安排,并不是真正做汉奸。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王天木确实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以戴笠的一贯作风,公开背叛戴笠的王天木,肯定会被戴笠大卸八块。戴笠没有处罚王天木,唯一的解释就是王天木和戴笠共同演了一场戏,戴笠是这场戏的总导演,王天木是这场戏的男主角。而且陈恭澍晚年写的《英雄无名》这本书,也能够证明王天木是军统派到76号的一个间谍,并不是真正的汉奸。


历史总探长


王天木很神秘

出生时间神秘,有人说他生于1891年,也有人说生于1883年,到现在也没个准话;王天木这个名字很神秘,有人说天木是字,他的名字叫王汝榆,也有人说王天木是假名,他的原名叫王仁锵;王天木毕业学校也神秘,有人说他是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也有人说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

在军统,王天木和另外三人被称为四大金刚,这让人感觉王天木应该是个孔武有力的粗人,擅长格斗暗杀等力气活,而实际上,这个王天木是个文人,还参加过科举,是光绪年间举人,如果不是废除科考,王天木说不定还能考上状元什么的,当然,这也是不确认,谁知道他履历是不是设计出来的呢

不过王天木成为特务之前,他公开的职业经历告诉我们,王天木确实是个文人,还是个外交家。北洋政府时期,他担任过浙江检查厅检察长,担任过北洋政府驻墨西哥总领事,老蒋时期还以一等秘书身份代办过智利领事馆……

1929年,卸任外交职务回到国内后,便于戴笠等组建了军统前身——调查通讯小组,1932年这个小组解散,王天木协助戴笠组建了新的组织复兴社,后来这个复兴社升级成军统。

总的来说,王天木很牛,在军统内地位很高,是军统元老级人物

抗战时华北沦陷,他是华北军统第二负责人,从无到有组建了军统天津站,建立了华北抗日军事组织,1939年调任军统上海站任代理站长,也就在这一年,王天木叛变了

讲真,这样的人叛变,很有些说不过去,其中内幕至今语焉不详。有人说,王天木叛变早有预谋,为此在王天木未叛变前,戴笠已下达清除令,也有人说王天木叛变因为当时上海军统人事科长陈第容投敌出卖导致,还有人说这是戴笠下的一盘大棋,王天木叛变是计划一环……

无论什么原因,王天木的投敌,军统损失(牺牲)很大:天津站被连锅端了,青岛站集体叛变,北平站遭袭二把手周世光被杀,华北军统情报系统全线瘫痪……事后军统内部有记录

王天木、陈第容之叛变及发生结果,与军统局事后之补救,为军统局工作以来未有之波动,时间、经费俱极耗费

造成损失的王天木和陈第容,结局不同,王天木抗战胜利后,先是隐藏在北京,后来跑到香港,49年直接去了台湾,一直到95年老死,活了一百多岁。或者他真的是传说中死间计划一环吧,毕竟军统对于叛徒处理极严

至于陈第容,他在1939年底,就被王天木副官马河图刺杀,同时被刺杀的还有伪特工总部第三厅厅长何天风。为此王天木还被牵连,关押在76号两年,直到1941年被周佛海保释

如果是一盘大棋,能值得牺牲整个华北情报系统的,当时只有39年开启的长沙会战了

实情如何,等未来解密吧


灵石蕴珠宝


看过《色戒》的朋友可能会在文中傅胜蓝的身上看到类似情节,但张爱玲的创作是否脱胎于此就不得而知了。

日军建立七十六号就是为了对付王天木等人,军统当然也知道七十六号是怎样恐怖的存在。

在戴笠看来,如果王天木被折腾的死不见尸毫发无存,他不奇怪,但王天木却是毫发无伤的被人恭送出来,这只意味着一个结果-叛变,李士群离间计的成功和戴笠暗杀计划的失败,造成王天木叛离戴笠阵营,继而成为汉奸。

后来李士群为了断绝陈恭澍的退路,还以陈恭澍的名义出版《蓝衣社内幕》,其实是李士群授意,王天木等人合著,书中不但讲述组织内部诸多过往,连带着组织结构、人员名单、后续的工作发展方案都透露出来,其中还插入很多密令、手令的复印件,书籍灼手可热,一版再版,造成军统势力暴露于天下,不得已暂时退避蛰伏。

王天木,光绪九年出生,河北涿县人,初为举人,文化程度较高,也曾就读新式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和东北讲武堂,后就读日本明治大学法科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回国后任清政府法部主事。

民国成立后曾任浙江高等检察厅检察长、驻墨西哥总领事,后调往瑞士。在1930年,王天木开始追随胡宗南铲除反蒋势力,后与戴笠等人结拜,并成立“十人团”,即调查通讯小组,负责收集军务情报。曾经成功搜集日军九一八事变前夕的很多情报,并分析得出日军将有异动的结果。

九一八事变的转年,协助戴笠组建中华民族复兴社,同年复兴社特务社成立,王天木做为骨干被派往天津,任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站长,半年后,陈恭澍被派往北平担任北平站长,特务处的工作由此逐渐展开。

为了找外快,王天木动用其掌管的势力绑架了热河主席汤玉麟的孙女,并获得赃款5万元,本来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被戴笠拖得趋于消弭,但是在短短两个月后,他又与属下胡大虎逛北平八大胡同,并在冲突中将人打死,怕事情败落,将死者装入箱子由黄包车拉走处理,这个消息被各大报纸刊登,老蒋这次无法任由戴笠再次包庇,下令严惩,结果“首恶”胡大虎被处决,而王天木则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监狱中王天木并没有受到苛待,说好的陆军监狱也改成自家的特务处监狱,眼看风声已过,王天木被戴笠释放,并被任命为特务处西北区区长,37年任军统华北区副区长,转年兼任华北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并组建抗日锄奸团。负责策划并暗杀了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伪华北联合储备银行经理兼伪海关监督程锡庚等汉奸、伪平津第二集团总司令张敬尧等人。

1939年,王天木调任军统上海区代理区长,与副区长赵理君(同为军统四大杀手之一)、书记关系不睦,屡有口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在戴笠看来,赵理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适合冲锋陷阵,副区长已经是高抬他了,相对来说王天木有把握全局的本事,但赵理君想的是自己工作多年,对上海也非常熟悉,干嘛要安排一个人骑我头上呢?于是,夹在中间的王天木倒了霉。

在刺杀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后,王天木被调任华北区特派员,但其主持的刺杀汪精卫的行动失败,这些行动让日本人感到拥有自己特务机关的重要性,继而建立所谓的七十六号(极司非尔路七十六号)。

五月,王天木调动无线电技术员赶往上海,并告知戴笠,自己要辞职出国,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此期间,军统上海区人事科长陈弟荣被捕投敌,泄露王天木行踪后,造成王天木也被拘捕,但七十六号负责人李士群对他极其优待,王天木毫发无伤的从七十六号出来。

这件事引发戴笠的猜忌,并下令暗杀,但被王天木逃过一劫,虽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是戴笠所为,但王天木还是直接投靠了李士群,充当了汉奸角色,并出任汪伪高级顾问,“扮演”了“中央委员”、“肃清会”、“和平救国军”总指挥等角色。

从王天木的任职记录就可推测他对军统特务机关的破坏程度,华北、上海等特务机构被日本宪兵队会同租界巡捕全部捣毁,唐山、沧县的人员也未能幸免,天津站站长被捕,陈恭澍逃亡重庆避难。王天木叛变后的几年中,军统的情报系统几乎被全部破坏。

41年,陈恭澍也被迫投降,青岛站集体投降汪伪,在李士群的授意下,王天木等原军统人员以陈恭澍的名义出版了《蓝衣社内幕》,彻底断绝了陈恭澍的后路。

就在叛变的当年,王天木的副官马河图枪杀特工第三厅厅长何行健和七十六号第一处处长、肃清会委员陈弟荣。王天木难以洗脱干系,所以马上被捕,并于41年被周佛海担保出狱,直至45年,任伪江苏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

抗战胜利后,怕被国民党清算,王天木藏身北平西山,48年逃亡香港,最终于49年逃亡台湾,奇怪的是,逃到台湾的他并没有受到清算,至于戴笠棋局之说,基本属于胡扯,除非他棋局的目的是把自己废了。

附:

事情本不复杂,无非是王天木因手下被抓,继而自己被捕,因被戴笠刺杀,最终投降日伪并对军统造成毁灭式打击的故事。

网上的各种叙述我就不一一罗列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古代明清时期的私人笔记,还是陈恭澍曾经出版的《英雄无名》一书,这些资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补充史实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注意其真实性,毕竟大多涉及自身,曲笔不足为奇,比如出卖上海140多名属下,就被他描述成虽然“忍辱偷生”,但“不承认不行”,因为有意想不到的“境遇”。

《色戒》

上文,特务处青岛站集体投降汪伪,其中有男女二人,傅胜蓝、丁履贞。根据《英雄无名》的讲述:

丁履贞,女,受训于军统训练班,38年任青岛站内勤,与傅胜蓝是恋人关系,傅胜蓝投降汪伪后,丁履贞随之而去,而此时的军统为了惩治傅胜蓝,策动丁履贞刺杀傅胜蓝,他俩在一起的时间很多,本来有着无数次暗杀的机会,投毒更是方便得很,但是丁履贞一直不忍心下手,虽然丁履贞忠于军统,但也深爱着她的恋人,刺杀日期一天天被延后。

傅胜蓝做为苏俄格别乌特训出来的高手,丁履贞的种种异样他尽收眼底,虽然早有防备,但也没有出手清除后患,就在某天丁履贞真正动手下毒的时候,傅胜蓝出手将她勒死在卧室。

事实是:

特务处青岛站是傅胜蓝一手建立,丁履贞也是傅胜蓝亲自从训练班挑选出来的,是不是因为丁的相貌,没提。他们结为夫妻是工作需要,丁一直受傅胜蓝控制,没有自由,不知道是工作需要还是日久生情亦或是生理需要、屈于胁迫,反正他俩最终走到一起。

本来一起飙戏的人生也颇为洒脱,但自从傅胜蓝投靠汪伪出任汪伪杭州市长后,一切都变了样,丁履贞的“太太”头衔尽人皆知,这让傅胜蓝的大老婆妒恨不已,一系列报复过后,丁履贞名节毁了,钱也没捞到手,流产失去了自己的骨肉,大骂傅胜蓝是个汉奸走狗,已经厌倦丁的傅胜蓝以私通军统的罪名将丁履贞杀害。

抗战胜利后,傅胜蓝与川岛芳子等人共赴黄泉。


古今通史


说起当年的军统站长王天木,他活了104岁。抗战初期,王天木是抗日锄奸的中坚力量,为何投靠日本人?其实这都是戴笠安排的反间计!

其实,被称为“汉奸”的王天木非但不是汉奸,还是功臣。且听从小爱历史从头说来:

1、抗日积极分子王天木:

首先,王天木从小习武,后被戴笠赏识,拉入了军统,戴笠和王天木不仅长得非常像,而且关系很好,王天木还经常做戴笠的替身,戴笠甚至为了拉拢王天木,让自己的儿子戴藏宜去追王天木的女儿,希望能够结成儿女亲家。

做为戴笠特务处的骨干分子,王天木是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首任站长,他和别的爱国人士成立了“抗日锄奸团”,专门对付日军和汉奸。暗杀了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伪华北联合储备银行天津分行经理兼伪海关监督程锡庚、刺杀军阀张敬尧于北平东交民巷六国饭店、1939年的春天,王天木调任军统局上海区区长。他策划暗杀了“维新政府”的外交部长陈篆。

王天木在抗战初期,可谓战绩卓著的一位特工。

2、“汉奸”王天木:

陈箓的被刺使日本人感到建立特务机构的必要,于是“76号”由此产生,而王天木变成了日本人想要的一个关键人物,于是1939年的夏天,王天木在上海被李士群抓住,关进了“76号”,谁知日本人利用戴笠的疑心病重,耍了个花招,善待了王天木。21天以后,王天木被释放,多疑的戴笠密令干掉王天木。但被经验丰富的王天木逃脱。

1939年的圣诞夜,王天木与已投降日本人的军统特务陈明楚同在舞厅,陈明楚被戴笠派出的军统特工开枪击毙,王天木侥幸逃脱,他大骂戴笠无情无义。从此,王天木宣布退出军统,倒戈日本人。

这下军统倒霉了!王天木熟知的军统在北平、天津、济南各站均被日本人破获,损失惨重,军统在华北的活动几近停顿。而王天木摇身一变成了汪伪政府的高级委员。

3、其实是戴笠的反间计:

付出了这么大代价,王天木成功打入了汪伪政府,也变成了“76号”高级顾问,戴笠的这个反间计成功了,王天木向军统提供了大量的日本人情报和资料。

这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天木并没有被认定为“汉奸”,并没有受到国民党的惩罚的最终原因。并且王天木后来到台湾,安然活到104岁高龄。

军统特工陈恭澍回忆录《英雄无名》中这样记录:王天木的“叛变”是戴笠精心布下的韬晦之计,而王天木不过是戴笠整个棋局上用来完成计划的一枚棋子而已。


所以说,历史就是虚虚实实,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哦!王天木不仅不是汉奸,还是功臣!



从小爱历史





在李士群为日本人创立76号以后,戴笠的军统在上海与76号展开了“特务战争”,在1939年更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最终因为王天木投入76号而促使这场激烈的“特务战争”提前宣告结束,戴笠不得不让军统上海站的特务们潜伏。当然,“特务战争”结束了,却不意味着军统与76号之间的缠斗也结束。

王天木的投敌对于军统而言无疑是个定时炸弹。

但是,这位曾经深得戴笠信重的军统高级特务为什么会叛国投敌当汉奸走狗呢?



王天木与戴笠的关系。

王天木与沈醉、陈恭澍、赵理君并称军统的“四大金刚”,在军统内部是老资格。1932年老蒋成立了复兴社特务处后,戴笠成为特务处处长,王天木被戴笠委任为特务处天津站站长,成为了特务处的“封疆大吏”,如果王天木不被戴笠信任和看重的话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王天木也许早在老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时便已经跟着戴笠了。

1930年戴笠成立专门为老蒋服务的相对正式的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即所谓的“十人团”,成员包括王天木、唐纵、张炎元、徐亮、胡天秋、周伟龙、黄雍、马策、郑锡麟以及戴笠自己。王天木赫然在目,如果说戴笠是老蒋的嫡系心腹,那么王天木便是戴笠的嫡系心腹。所以,王天木在1932年被派到天津站当站长便不难理解了。

戴笠甚至为了巩固与王天木的关系,或者说为了加强对王天木的控制,曾经要求儿子戴藏宜娶王天木的女儿,因为这事戴笠父子俩还闹僵了。

王天木曾经坐过牢,几乎因此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或者说特务生涯更为合适。

1934年王天木跟自己的手下在北京逛妓院,后来可能因为抢姑娘的原因,这个手下和人发生了冲突,毕竟作为天津站站长王天木的亲信,估计横行惯了,哪里受得了这气,最后失手将对方打死了。然后他们又用箱子装着尸体出了妓院,原以为这事做得天衣无缝,结果突然间街上的报纸竟然全在报道这桩所谓的“箱尸案”,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之前,王天木的天津站特务还曾绑架过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孙女进行勒索,当时老蒋已经很生气,这“箱尸案”出来后更是生气,将王天木判了个无期徒刑。

两年后的1936年,在戴笠的运作下,戴笠很可能向老蒋诉苦了,说我们现在的工作紧张,急着用人呀,您看要不然让他出来戴罪立功吧!所以王天木获释,并且迅速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也正是因为戴笠的看重,王天木得以掌握了军统不少的信息。



王天木为什么会被李士群策反成为汉奸?

上海沦陷后,戴笠是很重视在上海的情报工作的,当时又恰逢李士群投日并成立76号,所以戴笠在1939年派王天木到上海主持上海站的情报工作。为了警告上海的汉奸走狗们,王天木派特务暗杀了“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这边让李士群意识到了王天木对于76号的威胁,最后李士群是怎么解决这个威胁的呢?

我们可能认为李士群会派特务暗杀王天木,但是李士群这个“策反高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将王天木拉进76号里来为他卖命。李士群先是逮捕了王天木,他是故意让所有人都知道王天木被抓进了76号魔窟里,然后几天后又将毫发无损的王天木放出来。戴笠听到消息后,不敢确定王天木是否已经投敌,但是出于特务的谨慎和警觉,为了防止以后会遭到王的出卖,他还是决定派人铲除王天木,结果派去的人失手了。王天木跟着戴笠已经10余年自然知道戴笠的处事原则和狠辣手段,于是为了活命,也为了报复戴笠,他最终选择进入了76号。



王天木投敌对戴笠和军统造成了什么后果?

王天木手里掌握的信息可不少,所以在听到刺杀王天木失败以及他投敌的消息后,戴笠便知道要坏事了。

王天木曾经当过天津站站长,同时又常在北平往来,1937年又被派到天津担任华北区区长,对天津和北平的信息算是掌握比较多的。1939年调任上海主持工作后,对上海站的信息也掌握得比较多。王天木既然选择了背叛戴笠加入76号,那么他想要在76号和汪伪站稳脚跟的话,自然需要投名状,所以他便将他知道关于军统的联络点、特务名单等信息交给了李士群。结果可想而知,上海、天津等地的军统站点遭到了日本人的清洗,这些军统站点几乎陷入了瘫痪的境地。

军统与76号的主战场上海的情况是最严重的,毕竟上海是76号的大本营,因为王天木的出卖,再加上日本势力的插手,戴笠想不败都难。事实上,戴笠在上海与李士群的较量中,可不止损失了王天木这员大将以及其他站点,詹森折戟于上海,军统第一杀手陈恭澍也在被76号逮捕后投降,这场上海特务战所带来的损失是戴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最后,戴笠甚至不得不间接地向李士群认输,这对自信的戴笠而言无疑是耻辱。

李士群赢得这场特务战也足以骄傲。

至于王天木,李士群想要的只是他手里掌握的关于军统的信息,可不是想让他来分自己的权,所以王天木想在76号混出头是不可能的,汪伪也不太可能会重用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汪伪自然也将成为过去,王天木为躲避罪责,藏匿于北京西山,后来又去了台湾。

1995年王天木在台湾病逝,1891年出生的他竟然活了104岁,寿终正寝,得到了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想得到的善终。

为什么王天木没有被秋后算账呢?

后来传言说,王天木是带着戴笠和蒋介石的命令潜伏进入76号。但是,这代价似乎又太高了,更关键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王天木在汪伪任职期间曾为戴笠提供过任何情报。

真相到底如何,也只有当事人知晓了。


宁糊涂


军统四大金刚之一,与陈恭澍,赵理君,沈醉并称为四大杀手的王天木带着自己手下在华北地区活跃,并且成就突出,为何最终成为汉奸呢?


这一切都是如此匪夷所思,抗日初期,王天木是军统中锄奸的一把好手,暗杀了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还杀死湖南督军张敬尧,甚至试图刺杀汪精卫,可惜无功而返!

就这样一个手上沾满汉奸鲜血的人为何最终也做了汉奸?

1939年,日军成立的汪伪特工76号,在李士群的指挥下,王天木被绑架了,并且关了3个星期!

按照寻常特工来说,被关着肯定要遭受严刑拷打,三个星期!非死即残。可是王天木不仅没事,还被好吃好喝的供着,养的很好,三个星期后被释放,跟着没事人一样。


但是这一下可就出事了,在军统本来就是斗争极多,而且危险程度极高,每个人都没啥安全感!王天木的没事让军统的人产生怀疑!

戴笠也直接派人刺杀王天木,导致王天木叛逃到李士群那,当了汉奸,这是被逼反的!

由于王天木的叛变导致北平天津等各个地方的军统都被日军拔除,让军统在华北地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而王天木转身一变成了76号的高级顾问,真是是非弄人啊!


说实话王天木的叛变,我有所怀疑,我更多是相信陈恭澍所说的王天木的叛变乃是戴笠牺牲众多棋子的蹈晦之计!


历史微旅者


军统的创立者是戴笠,然戴笠手下有四把好手,被外圈人称作“四大天王”。他们分别是:王天木、赵理君、沈醉、陈恭澍。这四人个个身怀绝技,在军统的地位非常之高,相信很多人都可以发现,戴笠派出执行任务的人选,往往都会有“笑面阎罗”之称的王天木。既然戴笠如此器重王天木,为什么王天木还会投靠日本人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呢?本人来为大家解释。

王天木原本是军统四大金刚中执行力最强的一位

戴笠对王天木非常好,经常给他开特权行事。可以从1932年的“箱尸案”从看出,他逛戏园子时遭到了侮辱,因此十分的不开心,命令手下开枪将侮辱王天木的人打死。打死后将其装入箱子,准备出戏园子后随处找一个地方将其埋了。不料刚走到街上便被大肆的传播。

蒋介石接到消息后,非常的生气。命令戴笠立马处死王天木以及杀人凶手,要知道当时的军统并不成熟,完全是靠着四大天王来强撑着。戴笠一听要处死自己的左膀右臂,立马求蒋介石:王天木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做错了,可他刺杀了很多卖国求荣的汉奸,也算将功补过,要不然留他一条性命。

不久后王天木接到来自蒋介石的直接审判,无期徒刑。当时接到这个审判时,王天木感觉天塌了一样,不过见到戴笠后,一番安慰,王天木是不哭也不闹的进了牢房。两年后,便被放出。相信这其中戴笠使了很大的手段,不然王天木是肯定不会如此轻松的逃脱牢狱之灾的。

王天木是真心投靠汪伪政府还是双面间谍?

王天木到底有没有真心为日本人做事?对于这个延伸出的问题,我认为是有的。不过更多的我相信王天木还是属于双面间谍。当时王天木被捕后,没有多长时间就被完好无损的释放,戴笠认为王天木一定是投敌了,因此才会非常生气的派人将其击杀。可王天木毕竟是军统四大金刚之一,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刺客杀死。

由此一些人便认定王天木是投降日本人的走狗。本人举出两个例证,来证明王天木双面间谍的身份。1、:王天木在上海被捕后,戴笠并没有撤走安插在上海各处的军统人员,要知道当时的王天木是军统上海站的站长,对于人员的分布可谓是了如指掌。甚至七十六号以及日本人也没有捣毁军统所安插在上海特务处。

2、日军投降后,王天木逃亡台湾,一直安享晚年活到了104岁。按照台湾当时执政党的脾气,一定会将他碎尸万段的,可是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因此我认为王天木只是一个双面间谍,并不是真心投靠日本以及汪伪政府。

总结:特务的身份是非常难以定位的,他可能出卖了国家的一些权益,可他却是国家胜利不可磨灭的功臣之一,本人认为王天木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并没有做出那种背叛国家的事情,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