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乾貨」初二生物中招考試考什麼?鄭州名師備考指南來啦!

「乾貨」初二生物中招考試考什麼?鄭州名師備考指南來啦!

今年6月,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將迎來生物、地理考試。

「乾貨」初二生物中招考試考什麼?鄭州名師備考指南來啦!

特邀老師鄭州市基礎教研室生物學科中心組成員,鄭州市學科技術狀元,鄭州市回民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班冬梅老師。

2018年生物中招考試的具體考試辦法是什麼呢?

依據河南省教育廳頒佈的相關文件,今年六月,對於2016年秋季入學的學生,也就是目前初二年級的在校學生將迎來生物學科進入中招考試的首場考試。

本次考試採用閉卷方式進行,卷面分值為50分,考試安排在2018年6月27日上午09:00-09:50進行,考試時間50分鐘。評卷結束後,考試成績上傳至河南省普通高中學段招生錄取服務平臺,在2019年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時,計入中招錄取總分。

2018年生物中招考試命題內容和要求都有什麼呢?

2018年生物中招考試主要依據生物學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進行命題命題內容涵蓋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部分規定的10個一級主題(分別是生物與環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健康的生活,生物技術和科學探究)、50個重要概念、122項具體內容。

命題遵循基礎性、科學性、導向性和實踐性等原則,注重考查學生的生物科學基本素養,突出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滲透學科基本思想和觀點;重視考查學生獲取新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發揮不同題型功能,控制試題難度,在考查生物學知識的同時,滲透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能力的考查。概括起來就是:重視基礎,突出能力,滲透思想,聯繫實際。

本次生物學考試具有水平檢測和選拔的雙重功能,考試的結果既是確定學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科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又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考試既要關注大部分同學的生物學習能力,又要有助於高中階段學生的招生需要,所以試題中約有80%的容易題、中等難度題,20%的較難題。試題難易比例為: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的比例控制在5∶3∶2左右。

本次生物中考的題型是怎麼分佈的呢?

2018年生物中考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其中,選擇題部分均為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約佔20分。初中階段的選擇題常見類型有概念辨析類選擇題,實踐應用類選擇題和實驗探究類選擇題等。設置干擾項的常見方法有偷換概念、以偏概全、因果倒置、錯誤組合等;有時會對干擾項增加一些修飾、限制成分,使結論趨向絕對化;有時設置的備選項需要對圖形、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非選擇題部分每空1分,約佔30分。包括識圖作答題、分析說明題、實驗探究題等題型。初中生物學教材中插圖量很大,有許多圖片或者反應某一生物學事實,或者展示某一生物體結構,或者是表達某一生理學過程。圖形的種類很多,有解剖圖(如心臟結構圖),有模式圖(如反射弧結構模式圖,關節結構模式圖),有曲線圖等,解答此類題目時,注意學科知識的整合及圖與實物的聯繫。

有沒有什麼備考建議呢?

要想致勝中招考場,應始於當下,功夫下在平時,不緊不慢,步步為營。一輪複習,迴歸課本,注重知識點的積累,圍繞課標的10個一級主題,50個核心概念構建知識框架;二輪複習,專題訓練,提升答題技巧。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用好《說明與檢測》

充分利用《說明與檢測》,研究考點、題型和方法。其中“考試內容與要求”部分明確了課程內容的10個一級主題,122項具體內容對應的考點以及水平要求;“題型示例與解析”部分的題型示例既是中招的方向標,往往也會成為命題人參考改編的對象。

二、重視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1.基礎知識

一輪複習,要回歸課本,注重對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梳理,注意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如第一個主題:生物與環境,整個主題圍繞著“生態系統”這個重要概念構建知識網絡。生態系統是一定範圍內,生物與環境所構成了統一整體,首先讓同學們認識了生物的特徵,接著介紹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物與非生物兩大部分組成了生態系統,生物部分各成分之間的關係怎樣,自然過渡到有關食物鏈食物網這部分難點知識的講解。知識框架的形成有利於加強前後知識間的聯繫。

2.基本技能

顯微鏡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儀器,練習使用顯微鏡,學會獨立完成製作動、植物或微生物材料的臨時裝片,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等常規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並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的運用。

3.基本方法

加強對生物學研究方法的認識,瞭解觀察、調查、實驗等基本方法的作用和要求,並能根據科學探究的需要,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以獲得事實和證據。能用文字、圖表等多種方式呈現證據、數據,並依據對證據和數據進行的分析和判斷,得出結論。

三、關注生物學重要概念

加強對命題內容涵蓋的50個重要概念的學習。對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概念的學習,不能簡單機械地記憶,要注重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關實驗的分析,如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這個實驗的過程該如何解讀,每步的做法有什麼具體的意義,實驗現象是怎樣的,觀察到這個現象的原理又是怎樣的?最後得出和光合作用表達式相關的結論,即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條件是有光。還有金魚藻在光下產生氧氣等實驗,只有把這些概念的前因後果搞清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概念內涵和外延,能在新的問題情境下對概念進行辨析:如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

四、強調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既是我們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常與實驗結合進行命題,是生物考試的必考題型。如考查科學探究一般過程所涉及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等;對於設計對照實驗、選出控制變量,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等更是考查的重點。同學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比如同學們比較熟悉的: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個探究實驗的變量是光或者光照,圍繞單一變量原則設計對照試驗,即明亮和陰暗互為一組對照,其他條件應完全相同。為了避免實驗結果的偶然性,還應注意參加實驗的鼠婦數量,這些都是常考的考點。

五、關注生物學科的應用價值

要理論聯繫實際,關注生物學科的應用價值。近年來,生物試題常與生活、生產、時代和地域相結合,突出學以致用的思想,重點考查學生生物學科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如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要想提高農作物產量要注意合理密植,間作套種,這樣做的原理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考查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還有呼吸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土壤板結時進行鬆土,農田水淹時及時排澇,有助於根的呼吸。包括家庭中媽媽貯藏水果蔬菜放進冰箱裡低溫保存,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損耗。

平時,要注意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解題時,要學會從試題提供的有關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的材料中獲取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試題中設置的具體問題進行解釋,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各類題型的技巧?

在平時的練習中,應針對不同題型進行專項訓練,對每種題型的結構、考查目標、命題思路和難易程度有一定的認識,掌握答題要求和技巧。答題技巧的訓練要從日常作業中開始培養。說起答題技巧,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其實就四個字:審,抓,握,調。就是認真審題,抓住關鍵,把握規律,調整心態。審題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看清題意,抓主關鍵,這一步不要怕慢。解答題目時,要注意用詞規範,敘述全面、準確,特別是一些生物學的專用名詞,要注意書寫正確,避免因錯別字而失分,保證一分也不少的原則。因為試題中約有80%的容易題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僅有20%,所以勝負的關鍵在於基礎題的把握。拿到試卷後,先迅速摸透題情,先得比較簡單的送分題,再標記中檔題,最後區別難題與易錯題。對不太會的題目,即使不能全對也要最大限度的得分,堅決不留空白,能寫多少寫多少。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想不出來,可把第一問作“已知”,“先做第二問”,這叫跳步解答,也可能先猜後證,用特殊解決一般。總之,該拿的分數都要拿到,不留遺憾。

給家長的備考建議,如何做好配合工作呢?

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焦慮不鬆懈,緊跟孩子步伐,為孩子做好後勤工作;同時要和老師密切配合,做老師們的得力助手。

因為生物是一門和生產生活聯繫密切的學科,家長也要有一種意識,要關注生物學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要多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並且要主動和孩子溝通這些問題。比如前一段時間新聞報道的“克隆猴”的誕生,克隆技術就是一個常用的生物技術,而生物技術又是課標要求的10個一級主題的內容之一,除了克隆技術以外,初中階段還提到發酵技術,轉基因技術,包括試管嬰兒等。利用發酵技術製作酸奶,製作麵包,都是媽媽日常準備給孩子的食品,家長和孩子的對話就可以從一包酸奶,一片面包聊起,給孩子一個在家長面前賣弄知識的機會,原來同樣是發酵技術,製作酸奶用的是乳酸菌,這是一種細菌;而製作麵包用的是酵母菌,是一種真菌,兩者在細胞的形態結構上是有根本區別的。

諸如此類的話題材料特別多,只要您願意做個有心的家長,閒談之間就可以幫孩子有效的複習了考試內容。比起簡單粗暴的向孩子提問背誦默寫,這樣更有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而且有利於培養孩子學以致用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