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瞿塘峡自然景观之美

瞿塘峡自然景观之美

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大溪镇,全长8公里,由夹江两座大山和两山之间一条狭窄的水道走廊组成,是三峡中最短、最狭的一个峡。它是三峡高调突起的一个开端,气势极为雄伟,山雄、水雄、崖雄,像耸立在长江上的一道钢铸铁浇的雄关。按照郭沫若同志的说法,“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如果坐船顺江而下,过奉节,到李白“朝辞”的那个白帝城,远远地就可以看见憨莽的瞿塘峡了。赫然映入最帘的是那条水道走廊的入口,突如其来,青苍苍耸立在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入口实际宽度仅200米,在浩浩长江的背景下,像是一只钢铁怪兽的咽喉,一派“雄关咽喉真如铁、长江尽入我喉中”的气慨,令人惊绝!但汇集了上游多个省份多个水系大水的浩浩长江也是桀骜难驯的,哪堪在这瞿塘峡前就范,一临咽喉,顿时奔腾咆哮,猛力拍打崖岸。于是入口处山呼水啸,山水相搏,正所谓“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杜甫诗)真是一道绝世少有的奇观。但江水毕竟就范,只是进入水道中后,依然如旋,如卷,如雷,如吼,如龙搅槽中,如万马奔腾,急急嘈嘈而过。所以又有诗咏这水道景象是:“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瞿塘峡自然景观之美

王传贵 摄

水道走廊两面连绵的崖壁展现的则是崖雄。这是我国大江大河上绝无仅有的两道崖壁。这是经过1.8亿年的漫长地质岁月,由流水下切冲刷出来的一条长长的凹槽,崖高达500米,最窄处相逼仅几十米,崖面光滑,青苍如铁,上悬下削,直上直下,憨莽厚实,犹如城垣。而被流水冲刷光滑的崖面上,密密麻麻镌刻着数不清的石刻,犹如两卷相对展开的画卷,记载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其惊讶、震憾、赞美的情愫。

夹江两座大山,像两名威武雄壮的武士,守护着峡江。北岸之山名曰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通山呈熊熊红色,阳光下,正是一名着红色铠甲的战士;南岸之山名曰白盐山,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含有大量钙质,色似白盐,晨曦中银光灿灿,正是一名着银色铠甲的战士。一个红装,一个素裹,隔江耸立,可谓奇景。

除上述主要自然景观外,峡内还有神秘莫测的风箱峡、富于传说的孟良梯、形似“犀牛望月”的犀牛峰、滑稽搞笑的倒吊和尚、幽深神秘的盔甲洞,泉水甘冽的凤凰泉等自然景观,把整个瞿塘峡装点得雄伟而又富有情趣。

瞿塘峡自然景观之美

夔门晨曦 王传贵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