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慧远禅师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极爱抽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坐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又送给慧远禅师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与那人分开以后,慧远禅师心想:这个东西会让人感到很舒服,肯定会打扰我禅定;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部都扔掉了。

过了不久,慧远禅师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居然小有成就。当时有几个书法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

这时,他转念想到: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很有可能成为书法家,却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就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最后成了禅宗高僧。

用心一者,不闻其它,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只有专心致志,方能成事。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蒲松龄曾言: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所谓痴,就是对一件事情的专注达到痴狂之状,再心无二用。痴者常常对不关注领域的事情近乎“无知”,可这种“无知”最为可贵。

《庄子·智北游》记载了一个故事:

大司马家有一个80岁的老人家,他做的带钩(腰带扣)不仅美观,而且丝丝入扣。

大司马问:你为什么做得这么好,有什么门道吗?

他说:我二十岁开始做带钩,六十年来,“与物无视也,非钩不察也”。

意思是,六十年来,除了带钩,别的东西看都不会看一眼。经过长期的磨炼,做出来的带钩自然出神入化,无可匹敌。

择一事,钟一生,所做之事便有了灵魂。

把一样事情做精了,你就是专家。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匠人精神”、中国最紧缺的是“高级技工”、社会最欢迎的是“行业专家”。

正如木器修复师屈峰说:中国人讲究格物,人在制物的过程中,以物观己、以己观物。只有专注的将自己融入进所制之物,物才有了生命。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曾世霖曾言: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

制物如此,处世亦是如此。

所谓样样通,不如一样精。

精工巧匠的匠心,都是择一事,精专到底。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生活中,我们却总会遇到很多“知道先生”。你说天文,他知道;你说地理,他还知道;上天下地,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小到娱乐八卦、大到国家政事,他都能口若悬河的说出个一二三。

他专注于挑起各种话题,一旦发现有别人不知道的事情,立马用升高八倍的音量故作震惊的说:这你都不知道啊?

但若是有人跟他深入探讨,他便哑口无言,草草敷衍。

这种人在聚会社交场合中,绝对是场上的翘楚,没有人能掩盖他的光芒。可一旦回到现实生活里,你会发现,这些“知道先生”们大多碌碌无为。

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样样都知,不如一样真知。

正所谓: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

当一个人把太多的精力都用在了挖掘聊天谈资上,又怎么有时间去修炼自己呢

敢于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反而更优秀。

你的无知,恰好暴露了你的优秀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学的太多、精的太少。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里,斜杠青年越来越多、心无旁骛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牛鬼蛇神成出不穷、拥有平常心的人太过稀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你的“无知”,恰是你的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