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周穆王因為不願意倒插門所以和西王母有緣無份?

西周王朝經歷武王發、成王誦、康王釗、昭王瑕,第五任天子就是周穆王姬滿。

三千多年前的一天,周穆王駕著八駿之乘西征,“執白圭玄璧見西王母,獻錦組百純,素組三百純(一純相當於一匹)”,走了九個多月來到了西王母之邦。周穆王以很鄭重的禮節拜見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瑤池即今天山天池。

有人說這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個人認為不對。西王母是中國古代西方一個母系氏族社會的首領。而王母娘娘,是《西遊記》玉帝的皇后,是天上的女神,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周穆王因為不願意倒插門所以和西王母有緣無份?

周穆王為什麼要萬里迢迢來見西王母?

一是為了政治外交,無論連橫、合縱,聯合才有力量;二是,為了遠遊,看看西域的風景。

據傳,西王母部族這個母系氏族社會,是非常古老的一個氏族,和中原地區的關係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但當中原地區進入父系氏族社會,西王母之邦仍然停留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

早在黃帝時,西王母之邦就和中原有交往,傳說中黃帝和蚩尤大戰時,西王母之邦是重要的盟友,可以說如果沒有西王母的幫助,黃帝可能就戰勝不了蚩尤。

周穆王因為不願意倒插門所以和西王母有緣無份?

有人說,不僅黃帝時期,堯舜時都和西王母之邦都有來往,應該是有古老傳統友誼的友好鄰邦了。

上了天池,周穆王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一般都是別人請周穆王喝酒,這次是周穆王在西域請當地的西王母喝酒。這是一種大國風範,也是一種男人風範。

但想不到的是,也許是觸景生情,西王母看上了周穆王的大氣、倜儻。

兩人越談越親密,以至於光陰似箭,度日如時。西王母不想讓周穆王離開。

臨別的時候,西王母在瑤池上唱答:

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從這首歌可以悟到:西王母是看上週穆王了,有點捨不得周穆王走,暗問他什麼時候再來。然而,周穆王自己是西周的皇帝,擁有遼闊的疆土,又年輕飄逸,愛遊天下八方,怎能了為了一個才見面的西域蠻荒之地的女子放棄所有呢?於是,他這樣和之: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周穆王有自己的使命,只能以一種外交辭令回覆。什麼“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是事實,也是一種沒辦法的託詞。

西王母頗為失望,只好又吟道:

徂彼西土,爰居其野。

虎豹為群,於鵲與處。

嘉命不遷,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將去子。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周穆王因為不願意倒插門所以和西王母有緣無份?

一個皇帝與另一個皇帝異地戀,比兩個普通男女相愛要難得多。當然,周穆王是不是沒有看上西王母?這個《穆天子傳》裡沒有說,每個人只能去猜度。到了幾個朝代後的唐朝,朦朧愛情詩人李商隱寫了這樣一首詩,責問周穆王為什麼沒有重返西域,與西王母再修百年之好: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

李商隱想不通,西王母想不通,其實很多人都想不通。有人說,西王母再傳說中長得太獨特,太嚇人了。

《穆天子傳》中沒寫西王母的長相,但克看出是一個直率多情的女子。還是部落首領,有貴族氣質。

但《山海經》卻這樣描述了:“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長得象人,卻不是兩條腿的人!後面更有“豹尾虎齒,蓬髮戴勝”的描寫,這不是幫人半獸嗎?(請看下圖)周穆王是被西王母的樣子嚇走的?!

周穆王因為不願意倒插門所以和西王母有緣無份?

但也許這只是《山海經》一廂情願的版本。或許,西王母長得很高貴、美麗,只是穿著太怪,豹皮、虎皮的,還有牛角什麼的,有點野性、有點蠻荒。但藏在衣服裡面的卻是一個真正的女人。

不管怎樣,作為一國之君,周穆王肯定不能輕率地作出決定:上門當插門女婿,做西王母的丈夫,在西域守著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