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汪氏

中國百家姓|汪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出自夏王朝時期古諸侯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罔,古國名,被後世訛為汪芒國,國君防風氏。後來防風氏被大禹所殺,國人遷居湖州的深山裡,稱汪罔氏。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安徽歙縣,改稱汪氏。

源流二

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汪古部,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汪古部,為唐朝時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個部落,在唐朝滅西突厥後,該部大部分歸附唐王朝,以部名文化上漢化改姓氏,稱汪氏。

源流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芒國,取自姬姓魯國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譜中都能得到印證,後訛為夏、商時期的汪罔國名。汪芒國與汪罔國毫無瓜葛。

源流四

源於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六桂堂叢刊》等記載,宋朝初期,福建莆田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進士,史稱“六桂聯芳”,六子分金分銀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發展。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處休,被翁老賜姓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傳至今。翁姓避亂改姓是汪姓的又一源流。翁姓也是姬姓的一個分支,據《元和姓纂》和《六桂堂叢刊》等記載,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 定海縣東),其後以邑名“翁”為姓。

源流五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汪,古河流名稱,亦稱潢水。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稱命氏,稱汪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汪野國,出自秦、漢時期西北地區汪野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在史籍《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有“汪野”地名。

漢武帝劉徹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軍霍去病率漢軍西征,滅匈奴,始置玉門縣,隸屬於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時紛紛歸附大漢帝國,有以古國名漢化為姓氏者,稱汪氏,逐漸融合於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滿族、土族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八

汪華:唐初歙州歙縣東鄉登源人(今屬安徽績溪縣汪村),少年時以勇俠聞名,隋末據有宣、杭、睦、婺饒五州,建號“吳王”。唐朝武德年間(公元618~625年)降唐,被授予歙州刺史,總管歙、宣、杭、睦、饒、婺六州軍事,封越國公(從一品、食邑三千戶),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佈於皖浙贛許多地方。到了宋代,尤其稱盛於黟(今安徽黟縣)、歙(今安徽歙縣)和江西婺源。宋朝的鄧世名說:“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後也”。

得姓始祖 姬滿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侯姬滿,西周武王分封諸侯,周公姬旦的長子伯禽被封為魯侯,建都山東濟寧曲阜。傳至第21代君主魯成公時, 其次子姬滿因有功於魯,被封為汪侯,採食穎川。據說滿公生下地時,兩手緊握,三日才打開,打開後見手紋異於常人:左手現水紋,右手現王紋,合為一古代汪字,於是就取名為汪,又叫姬滿,後仕魯建功,被封為汪侯,傳至其孫兒誦公時,乾脆就以汪為姓,奉姬滿為始祖。

中國百家姓|汪氏

郡望

主要有:平陽郡、吳興郡、新安郡、六桂郡。

中國百家姓|汪氏

堂號

以望立堂:平陽堂、六桂堂、婺源堂、新安堂、吳興堂、越國堂、忠勤堂。

汪氏名人

汪元量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鹹淳(1265年~1274年)進士。

汪元量在詩歌的創作上有很深的造詣,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而作,在後世有“宋亡之詩史”之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道:“其詩多慷慨悲歌,有故宮離黍之感,於宋末之事,皆可據以徵信。”有《湖山類稿》五卷、《水雲集》一卷傳世。

汪大淵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大淵(1311年生),字煥章,南昌人。元朝時期的民間航海家,共航海兩次。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手記,寫出《島夷志略》。《島夷志略》分為100條,其中99條為其親歷,涉及國家和地區達220餘個,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諸國曆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引起世界重視。1867年以後,西方許多學者研究該書,並將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公認其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

汪昂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昂(1615-1694年),字訒庵,初名恆,安徽休寧縣城西門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貧寒,遂棄舉子業,立志學醫。他苦攻古代醫著,結合臨床實踐,經過30年的探索研究。編著有《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醫方集解》、《本草備要》、《湯頭歌決》等。

這些著作與前人相比“皆另為體載,別開經路,以前賢為競之旨,啟後人便易之門”。《中國醫學史》稱汪昂“其書淺顯易明,近人多宗之”,乃為我國清代著名醫學科普及啟蒙派的代表人物。

汪曾祺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汪曾祺的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在語言上則強調著力運用中國味兒的語言。汪曾祺小說中流溢出的美質,首先在於對民族心靈和性靈的發現,以近乎虔敬的態度來抒寫民族的傳統美德。

汪國真

中國百家姓|汪氏

汪國真(1956-2015),當代詩人、書畫家。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1984年發表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我微笑著走向生活》。1985年起將業餘時間集中於詩歌創作。1990年7月4日,其詩集被《新聞出版報》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文藝類獨此一本。2005年始,他的書法作品作為中央領導同志出訪的禮品,贈送外國政黨和國家領導人。

汪國真的詩歌,在主題上積極向上、昂揚而又超脫。作品的一個特徵經常是提出問題,而這問題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其著眼點是生活的導向實踐,並從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