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

——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的威信的?

——象眼中盲人


三打白骨精這一章節,常規的認識往往多是,抱怨唐僧好壞不分的為善,尤其顯得聒噪囉嗦,偽善假仁假義;另外,就是白虎山白骨嶺白骨精的狡詐陰險。

通過這樣極力的刻畫唐僧的善與白骨精的險詐,一貶一揚,錯落的拉開拉大了讀者的情緒,這種情緒下倒是把孫悟空襯托的極度的悲催,十分招人在心中為他抱打不平,鳴冤叫屈,無疑這是十分適合觀眾心目中英雄被冤的口味的。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孫悟空這個英雄在先前收服七十二洞妖王,大鬧天宮,力戰十萬天兵天將,都沒有那麼愚頭愚腦,而是變化多端,靈活多現,機靈的很,何以在對付一個白骨精偏要搞到讓唐僧氣憤到趕他走。

不無是這樣,孫悟空仗著有火眼金睛的能耐,無疑,也是有在八戒與沙師弟面前展示賣弄的表現欲的,畢竟大師兄嘛。否則,孫悟空既然有騰挪變化之能耐,何以不靈活對待呢。夏蟲不可以語冰,既然二師弟、三師弟、唐師傅都是肉眼凡胎,識不得妖魔鬼怪,這孫悟空也不是不知道嘛,偏偏對著幹,何況,三打白骨精,被一塊石頭絆倒三次,豈不是比豬八戒還呆子,還沒頭腦。孫悟空他明明可以靈活處理,不知不覺地消滅白骨精,或者更聰明地讓白骨精打回原形,證明在師傅與師弟面前。比如,既然,白骨精不按正常套路出牌,孫悟空一樣可以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也變化一個模樣,或妖怪或道士之類的,與白骨精周旋下,或者關鍵時來一個定身術,或移神出竅的,等等方法太多了。或許都可以避免把事情激化而且結果更好。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白骨精

看來,畢竟是在偷竊了人參果之後,孫悟空總覺得老和尚小覷自己,非要在唐長老面前耍耍自己的能耐,無疑也是再為自己證明,或說是想借此機會教訓師弟與唐師傅一下,讓他們見識見識我老孫的厲害。

因此,這麼個角度看,唐僧善心並沒錯,因為他就是肉眼凡胎嘛,若真知是妖精何以會怪罪孫悟空呢;八戒那呆子是見色心迷,自然也識不得妖精,沙僧呆呆訥訥的也識不得。所謂,不知者無罪,初生牛犢不怕虎。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所以,錯誤,很大一部分也是出在孫悟空身上的。是他不知變通,死腦筋,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大概也是太孤高自傲吧,或許多少也就是想在眾師兄弟面前樹威風,在唐長老面前樹威信吧。或許都有。然而,誰知搞砸了,結果,唐僧與八戒聯合一勢,對方又有緊箍咒的優勢,要不,誰知他會不會腦子一熱,掄起哭喪棒連八戒、唐僧、沙和尚一起教訓呢,齊天大聖的威名何時是張嘴講道理爭到的啊,五百年前那全靠美猴王真槍實棒,一棒子一棒子打出來的。結果,自戴上了緊箍咒那玩意,猴子無奈,惹也惹不起了,自是有理也辯不白,因此被逐出師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回到花果山後,猴子殺性大起,一股氣殺了上千的獵戶。當然電影電視劇都沒有如此拍,原著可是如此寫的喔。

孫悟空遇見了白骨精,有理也說不清——孫悟空如何提高自己威信?

當然,經過這樣一鬧騰,然後唐僧黑松林遇上黃袍怪,被整成個白虎怪,大概意思就是呀,有眼不識妖怪,自己便就是妖怪。好壞對錯不分,不就是妖怪的幫兇嘛,既是妖精的幫兇,唐僧的善心仁義就是作惡。

這個角度看,唐僧就是大錯特錯。

結果,沙僧八戒又救不了,還得請猴哥,倒是從此也提高了孫悟空在師徒四人中的威信地位。畢竟是大師兄嘛,那豬老二自此後總是被悟空掂耳朵,唐僧看在眼裡,雖覺鬧騰,倒也沒有大的責備可抱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