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解密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为什么决心诛杀袁世凯?为什么没杀成?

爱新觉罗·载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摄政王,也是清政府在1908至1911年间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这样两个人物,一个是皇室成员,一个是北洋军阀首领,都是在身份和地位上非常显赫的人,他们两个之间也有过一段不得不说的事情。(欢迎关注我头条号:玄否)


载沣为什么要杀袁世凯?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驾崩,次日年纪只有三十八死的光绪帝突然暴毙,因为他并没有子嗣,于是把控朝政的慈禧太后选择了载沣的长子,当时只有三岁的溥仪过继给光绪,让他继承了皇位。因为他当时还年幼,便由他的父亲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替他处理政事。

解密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为什么决心诛杀袁世凯?为什么没杀成?

爱新觉罗载沣

清末新政以后,从官制改革到预备立宪,汉人的势力在不断壮大。特别是袁世凯,袁世凯可谓是位极人臣,不但担任机大臣的要职,一手掌握军事大权,收买了元老重臣奕劻,袁世凯拿奕劻做挡箭牌,奕劻离不开袁世凯的金钱,二人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排斥异己,垄断朝政;而且在朝中党羽众多,势力庞大,皇族亲贵们怎能不忧心忡忡。在庚子年后,袁世凯在慈禧太后的庇护之下风光无限,也的确办了不少大事、实事,但问题是,他的势力扩展太厉害了,不管是编练军队还是官制改革,还有预备立宪,他样样都要积极参与。北京周围新建陆军一共六镇,其中五镇是袁世凯的部队;东三省、直隶、山东的总督、巡抚大多是袁世凯的心腹亲信,不夸张地说,袁世凯实际上控制了清政府北方的军政大权。袁世凯不仅朝中有人,门生故旧也是遍布天下,特别是北洋新军里的那些将领,哪个不是袁世凯铁杆心腹、惟其马首是瞻?

解密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为什么决心诛杀袁世凯?为什么没杀成?

袁世凯

因此,皇族亲贵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大清王朝本是马上打来的天下,可没想到的是,经过这两百多年的养尊处优后,曾经让满人引以为豪的的八旗劲旅竟然已经不能打仗,重金豢养的绿营也是遇战即溃,毫无用处。在太平军、捻军被镇压下去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的势力异军突起,各省督抚多由汉人出任,地方权力过大,结果是尾大不掉,清廷也就开始出现软政权化的趋势。特别在庚子年中,南方的汉人督抚们拒不执行朝廷命令,而且还宣布“东南互保”,这隐约间,清廷实际上已经是失去了半壁江山。

当时,近支皇族中也有人警告载沣:“从前袁所畏惧的是慈禧太后,太后一死,在袁心目中已无人可以钳制他了,异日势力养成,消除更为不易,且恐祸在不测。”同时,还有御史向载沣揭发,说袁世凯密谋拥戴隆裕太后垂帘听政,赶载沣下台。再者,因为袁世凯在维新运动时期,光绪帝受到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威胁,危在旦夕。他曾授袁世凯密诏,命其武力相救,保护维新,但袁世凯出卖光绪帝,向慈禧告密,慈禧发动政变,扼杀维新运动,光绪对他十分嫉恨,作为他的弟弟,载沣对袁世凯自然也没有好印象,他决定诛杀袁世凯。


载沣为什么没有杀掉袁世凯?

载沣与隆裕太后将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请来商议。不料奕劻听后立刻伏在地上,一言不发。另一位军机重臣张之洞听说要诛杀袁世凯,坚决反对,,他认为在皇帝刚驾崩时就铲除旧臣不吉利,再加上可能会引起朝堂动荡,其表示:“当今伏莽未靖,人心未安,冲帝登位,正赖老臣协力同心,辅弼幼君,以安人心。安人心即安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今摄政王即位,第一道上谕即诛及老臣,臣以为不祥之兆,且与国家攸关,非国家之福,期期以为不可。”

解密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为什么决心诛杀袁世凯?为什么没杀成?

奕劻

而当时在位的军机大臣中,奕劻、那桐、世续均与袁世凯关系非同一般。而在地方督抚中,端方是袁世凯的姻亲,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更是袁世凯多年的把兄弟。至于袁世凯多年的部属,如唐绍仪、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等,更是遍布各省各地各个紧要位置。如果载沣贸然行事,一意孤行,恐怕会后患无穷。另外,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也曾为袁世凯出面说情。这些人都构成了阻止杀袁的重要力量。袁世凯毕竟是军机重臣,杀他固然不智,不过驱袁还是可以办到的,当时的结果最终载沣仅以袁世凯需要养病为由罢免了他的官职。

袁世凯被排挤出京后,张之洞不久即告去世,清末政坛再次发生或大或小的地震,袁世凯的私党一个个清除。表面上看,这是载沣和袁世凯的斗争;但实际上,这是以载沣为首的皇族亲贵派与当权派的权力之争。载沣主政之前没有自己的人马,他所能接触到并信任的,也只有载泽、善耆、载涛、载洵、毓朗等这些身边的亲贵,而这些人不管有才无才,都迅速集结在载沣周围,成为一个皇族亲贵集团。一言而蔽之,载沣集团是一批新发家的少壮亲贵,他们当时手无实权,要想获得权力,必须排斥当时的实权派庆亲王奕劻、袁世凯及他们的人马。笔者认为,杀袁世凯理由很简单,袁世凯有兵权 北洋六镇 所有的官员都是袁世凯一手提拔的,大清的警察制度也是袁世凯一手创立的,大大小小的警务官员也是袁世凯提拔的,摄政王载沣可以抓着权力,却调到不了军队,因为在北洋军心目中,袁世凯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所以你要杀北洋军的父母,结果军队就会造反,再加上辛亥革命火上浇油,清朝完得更快。

 
载沣和袁世凯最后的命运如何?

到了1911年,辛亥革爆发后,面对全国上下越来越高涨的反帝热潮,清政府的命运已经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载沣只得再次请袁世凯出山,任命他为总理内阁大臣,掌管一切军政要务。

不久之后,载沣没有像那些誓死不接受新政的保守派那样负隅顽抗,而是选择了辞去摄政王之位,从此不再过问任何政事,安心居住北京的醇亲王府国安定平静的生活,一个清朝的皇室成员,能够把局势看得如此透彻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醇亲王的日子里,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始终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和意见,不管是“张勋复辟”还是他的长子溥仪邀请他跟自己去“伪满洲国”,他都是冷眼旁观或者不为所动。而在1925年的一天,发生了一件可谓是震惊一时的事件。

解密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为什么决心诛杀袁世凯?为什么没杀成?

孙中山

那是在正月里一个漫天大雪的日子,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突然造访醇亲王府,要知道正是因为他所领导的革命才使清朝灭亡的,他们应该是势不两立的仇人才对。但是在载沣和孙中山的见面过程中,会谈气氛却十分融洽,孙中山高度评价了载沣辞去摄政王一职的行为,认为他很有政治远见和头脑,而载沣则便表示这是大势所趋,自己只是依照历史的轨迹行事而已。

袁世凯后来一度复辟帝制,但是最终因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反对声最终作罢,于1916年因尿毒症病逝。就这样来不改革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在悔恨中离世,一个则急流勇退,寿终正寝。让人不禁感概命运的无常。载沣辞去了摄政王职位后,便安心居住在醇亲王府直到1951年安然去世。

如有好的建议,请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