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網友一:

一是如果論絕對值,月薪一萬在全國一定屬於“二八”定律裡的“二”。2017年全國城市社平工資水平,北京10300元,上海9655元,你都達標了。如果放在其他城市,你都是中等偏上水平。放眼全國,你都是“成功人士”,因為70%以上的工薪族月薪不到3000元,達不到納稅標準呢。是不是聽了很舒服?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二是人的一生只願意與身邊的幾十個人比,比那些陌生人沒有意思。這是普遍心態。國人喜歡與親戚比、與同學比、與同事比、與朋友比。別人的公司無論好還是差,也只是“別人家的公司”,你比都比不著,因為沒有共同的參數。人比人氣死,貨比貨得扔。比如,同樣是程序員,你家公司年薪14萬,人家公司年薪50萬,還有知名大牛公司年薪幾百萬的。如果真比起來,還不一頭撞在牆上?

網友二:

要是在東北的話,就算中上的薪資水平,但是要是在北京,就只是溫飽狀態了。據統計,2017年第底,北京的平均薪資為10310元,東三省的平均薪資水平在6000元左右。以北京為例,如果是月薪一萬,扣除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之後就剩7000左右了。

如果需要租房的話,可能還要扣除3000左右的租金(四環外,單間),還剩4000元。再扣除每月的交通費300元,扣除每月的伙食費1000元,還剩2700元。

要是男生想買點菸、買點酒,女生想買點護膚品,可能300元又沒了。要是聚餐一兩次,300元又沒了。要是想每個月旅遊一次,800元可能就沒了;給父母買點東西,500元就沒了。還剩900元,如果有女朋友的話,可能真的沒有存款了。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網友三:

月薪一萬年薪14萬,也就是每月五險一金和個稅扣除後到手7000,年底多拿兩萬。要說水平,那肯定要看所在的區域。如果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應該算是中等偏上的上班族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如果刻意儲蓄,應該每個月能有一半的到手工資存下。一個畢業生,五年內自己出首付買房是完全沒問題的。

如果在二線省會城市,似乎就並不是很可觀了。首先租房成本就相對升高,甚至會佔到工資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日常的出行,用餐又會佔去四分之一。這樣,在沒什麼娛樂活動,社交活動的情況下,就已經只剩下一半的工資了。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網友四:

而在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上班路上的成本”。如果想離公司近一些,那就算是合租的的單間,可能也要兩三千起步。如果公司又偏偏位於國貿,金融街,中關村,望京附近寸土寸金的地方,那租房很可能就已經用去了你大半的工資。

如果想省一些錢,住的稍微遠一些,那麼擠地鐵擠公交,可能是你必不可少的日常運動。動輒一個半小時的行程,也會極大的日常的給你帶來負面的情緒。

而且在一線城市,寫字樓附近的餐飲,不說好吃與否,都貴的要命。這樣,除了住宿,吃飯,交通,你還能省下什麼錢嗎?剩不下了好嗎?……社交?娛樂?沒聽說過

當然,不管賺多少錢,都有更節約和更鋪張的花法兒,這都是一時的,想辦法提升自己,爭取賺的更多,才是正道。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網友五:

據我瞭解的,廣州10000月薪,13個月薪資的,是很一般的,通常都是不包吃住,包住的也是四五個人一間,通常都是住不習慣自己租房,近的貴遠的折騰,消費也高,一個月真的剩下不了多少,而且大城市人多,買點東西可能都要花很長時間排隊。

網友六:

深圳,稅後到手2.4萬,租房五千多,個人花銷四千多,二線城市房貸五千多,贍養父母攤下來一個月一千多,買點大件物品加旅遊花費攤下來一個月兩千,這樣一個月就剩不到七千了,不敢買車,現在小孩還有五個月出生了,奶粉錢一個月要兩千多,還要請保姆,估計要赤貧了。你說一萬多工資在一線城市好乾嘛,沒有三萬以上都是貧困人口。

目前月薪一萬,年薪14萬,是什麼能力水平?你拖後腿了嗎

切記:

不管你工資多少,如果你想去有外國人、大學生的英語角,看上圖右下角,找到水印提示地點,你就可以進去跟美國人、德國人一起用外語交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