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俗语:“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是什么意思?

农人解说


哈喽,大家好,今天有书君想跟大家聊一聊“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这句农村俗语的含义。


首先来看前半句,“拔了萝卜地头宽”。


咱们平常所看到的胖嘟嘟、水灵灵的大萝卜呀,都是长在地下的。其叶子极为茂盛,绿油油的一片,向四周发散。因此,一棵萝卜所占的用地还真是不少。



收获的季节到了。一垄萝卜拔完之后,眼前是否感觉亮堂了许多呢。这时会恍然发觉,原来这块土地是那么宽敞呢。


后半句“嫁了姑娘嫂喜欢”,是说做嫂子的,心里总是盼着待字闺中的小姑早日出嫁。小姑子嫁出去了,嫂子的心里便感觉轻松多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因为,在咱们中国人的伦理关系中,婆与媳、姑与嫂之间历来是个微妙的关系,有着天然的敏感因素。


其实,作为家中的婆婆来说,与媳妇还是有着共同关爱的人的,那便是她们的儿子与丈夫。


因此,婆媳之间即使有些小摩擦,若是看在共同所爱的男人身上,有时候也都会选择隐忍。爱屋及乌,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为了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还是愿意试着彼此包容与忍让。



但小姑与嫂子就不同了。


对于做小姑的来说,她自认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从小倍受父母、哥哥的宠溺。而嫂子作为一个外来人,她的到来,却打破了这种平衡。


至少做哥哥的重心,会从妹妹身上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那做小姑的心里,必定会有些失落,甚至醋意横生,进而开始排斥嫂子。


小姑明面上不好数落自己的嫂子,暗地里却有可能对母亲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毕竟母女连心,做母亲的总是会相信自己女儿的。


而对于做嫂子的来说,她觉得自己入了这个门,至少也算得上半个主人了。小姑只能算这个家的客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要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是小姑看她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但会让原本就对她心存戒备的婆婆更不喜欢她,也会让做丈夫的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甚至有时候,丈夫还会听从自己母亲和妹妹的挑唆,对她心生不满,因此而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


这又怎能不让她对小姑产生恨意,巴不得她早点出嫁呢?



在有书君的家乡,也流传一句俗语,叫做“三个姑,抵一个恶婆婆”。这句话也说明了,在家庭中,女人多,是非自然会更多。


要是小姑有意为难做嫂子的,那姑婆联手,几比一的局势,嫂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因此,只有小姑出嫁了,这种姑婆间的联盟才会切断,是非相对也会少很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书君也常常看到不少姑嫂之间彼此不满,甚至引发口水大战的。


比如便有做嫂子的,曾对有书君如此吐槽:我家小姑真是不像话,好吃懒做的,什么家务也不做。在家里蹭吃蹭喝不说,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我和老公好不容易出去看场电影吧,她却不识趣的非要一起去,搞得我们夫妻之间一点私人的空间都没有。更气人的是,她还时常在背后挑唆婆婆,叫她别对我太好了,说我是外人。你说这叫什么事啊?真希望她能有多远滚多远。


这席话,反映了做嫂子的盼着小姑早日出嫁的急切心情。


等到做小姑的也成为人家的媳妇时,或许才能体会做媳妇的不容易,反过来能理解自己嫂子的难处,而愿意在母亲面前替嫂子说话。


“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这句话由拔完萝卜的地更显宽敞和自由,引申到做嫂子的女子在联想到小姑出嫁后,也会获得更多自由,一种无奈又窃喜的心态。


当然,有书君认为,人与人之间贵在用心相处,以诚相待。能成为姑嫂,更是一种缘分。如果双方都能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相信矛盾自然会化解,家庭也会更和谐。


有书共读


农村还有一句俗话叫:“三个女人一台戏”,应该与“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子欢”这句俗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看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我老家一个姑嫂、婆媳纷争的故事。

那时候生活还是很紧张,农村人只能勉强吃饱。邻居的大儿子结婚后没有几个月就与他父母分家,他的父母按照农村风俗分给了儿子儿媳一些田土和两背篓谷子(大概200斤),还有其他一些粮食。这样大儿子就正式成为独立的一家人,算是农村孩子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断奶,以后生活的好坏全靠自己的能力。



分家以后,儿媳妇就正式成为了自己家庭的女主人,家庭权力当然很大。可是有一天,儿子去给人帮忙时。媳妇在家就蒸玉米粑,玉米粑在那时的农村还是稀罕物。蒸好后就用毛巾包了几个玉米粑给娘家妈提去。不料刚上路就被未出嫁的小姑子看见。

在小姑子的追问下,嫂子只能老实交代。然后小姑子立即回家,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顿时火冒三丈,粮食是我分给她的,蒸玉米粑我们都不送几个,就全部提去给娘家送去,她到底是我们家的人,还是娘家的人。像她这样过日子,有天大本事的男人也搞不住。



母亲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儿子干活的地方,当着众人把此事全都说了出来,儿子觉得既丢面子,又娶了个败家娘们。把母亲吼回了家,晚上他回到家里不问缘由对媳妇就是一顿打。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把儿子也抓得满身都是指甲痕。

媳妇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立即就跑去找小姑子和婆婆吵架,让她俩给自己一个说法。至此村子里如炸开了的油锅,好不热闹。很多村民都跑来劝,好不容易才停息下来,只是媳妇返身就跑回了娘家。

第三天,邻里的大儿子在众人的劝说下,跑到岳母家说了很多好话,才把媳妇给接回来。不过小姑子、母亲和媳妇之间算是彻底闹拜了。



所以在农村小姑子觉得哥哥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嫂子进门后把哥哥给抢走了,而嫂子又是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外人。自己和哥哥则从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兄妹之间互相照顾,特别友受,把哥哥交给嫂子她不甘心,也不放心。

自从嫂子进门,哥哥自然是有了更亲近的人,对妹妹难免有疏远,这让妹妹心头非常不适。而嫂子则又觉得小姑子和自己争宠,还经常干扰、参和自己的家事,让自己没有完全占有自己的男人。这样常把小姑子视为眼中钉,巴不得小姑子早点出嫁,自己的家庭会少些纷扰。

这样就有了“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子欢”这句农村俗语。


欢农


俗话还说一个萝卜一个坑,是指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拔了萝卜地头宽,拔走一个萝卜就腾出一个地方,拔完了地里就空出来了。一大家子人住一起,难免会有发生矛盾的时候,姑娘嫁出去了嫂子就开心了。我们家没有小姑子,但是我能理解这种说法,不说是家里够不够宽敞的问题,可能是有时候我也不理解自己的一些做法,或者说明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却一直喜欢做的事情。有时候我会赤着脚在家里走来走去,冰凉的地板会使我很清醒很兴奋;有时候我会抱着电脑工作到很晚,然后突然觉得肚子饿了会起来找吃的;有时候我会在周末的时光睡到中午十二点才起床;吃完东西又在沙发上睡觉,有时候我会不想做饭,随便下碗面条就打发。有时候我会头发也不梳理,随意扎起来,衣服也不换,就穿个睡衣在家里走来走去。我想我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像一个已婚人的作法。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就是喜欢在家里做这样的事情。不是亲密的人估计也难以忍受吧。


吾同木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难处理的是家庭关系,而家庭关系中最微妙和最难相处的又是小姑与嫂子的关系,其实农谚早就有了定论“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这有什么道理,讲得是什么意思呢?

拔了萝卜地头宽。萝卜是蔬菜的一种,一般都是夏收以后播种,秋季采收的,也就有了冬萝卜的别称。正因为这样,庄户人还赶在农历八月十五时,上集市兜售,做绞子馅呢?萝卜由于叶大,透光性不强,播种时要有一定的行距,不然生长的萝卜个头很小。一个萝卜是一个坑,拔掉了一个萝卜,就会腾出一些地来也是自然。于是萝卜拔得越多,地也就越宽敞,地的“负荷”也不大了,好像有种地还嫌弃萝卜的感觉了。这样的话,就多少隐喻了“嫁了姑娘嫂喜欢”。


嫁了姑娘嫂喜欢。嫂子不也是由“小姑”的身份嫁过来的吗?这本来和丈夫的姐(妹)本质上是一样的,迟早是要嫁人,走出这个家门的。不过以前的农村,日子过得艰难,多一个人就多一口嘴,嫂子就嫌小姑吃了她家的饭,心里不乐意,有时还有敌意;再说婆婆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亲生的缘故,说不准会偏向自己的女儿而忽略了儿媳的感受,儿媳将小姑视为“对手”;还由于丈夫与姐(妹),由于血缘吧,比较亲近,媳妇会觉得冷落了她,只有小姑子早一天嫁人,丈夫会加爱于她一身。所以小姑子早日出嫁,嫂子才会高兴,才会轻松!


“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这只是生活中的个例。嫂子都是半个主人了,还怕还早要嫁出去的小姑吗?各自都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摆正自己的位置,维护家庭的和睦。再说了,现在的农村彩礼那么高,嫂子生怕与小姑闹僵关系,打碎她“一夜变富”的美梦哩!胡弄着小姑还差不多!


为生活而提神


看到这个问题,老农我不禁联想到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刚过门一年的媳妇和婆婆闹着要分家,而引起分家的原因也比较单纯,那就是婆婆总是把家里的好吃的、好喝的东西留给小姑子,就是自己买回来的东西婆婆也要“扣税”。所以,媳妇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欺负!


这件事呢,刚好和咱们题目中提到的问题是不谋而合。它不仅体现出咱们农村中比较突出的婆媳矛盾,更体现出家庭间姑嫂之间的微妙关系。

咱们先来看题目中提到的这句农谚,它的意思是说,地里的萝卜拔掉以后,就会显得耕地宽敞。家里的小姑子嫁出去以后,嫂子在家中的地位就上来了。

那么这句农谚到底有没有道理呢?老农我认为确实有道理。前一句咱们暂且不说,因为它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就说后一句,小姑子出嫁后,嫂子在家里的地位真的能提升吗?

地位提升不提升老农不知道,但是老农知道,正常情况下,小姑子出嫁后,嫂子在家里的待遇就提高了不少。


举个例子,绝大多数农民都以勤俭持家为主,所以一般在吃喝上比较节俭。好不容易有点好吃的,小姑子也要吃,嫂子也想吃,嫂子总不能和比自己小的小姑子抢着吃吧。

但是,等到小姑子出嫁以后,虽说都是一家人,但毕竟嫂子是嫁过来的人,家里面有好吃的好喝的都是先紧着她吃。

当然,老农理解的可能也存在偏差,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农家人话农家事


关于农村俗语,在现在看来,有些已经淘汰,有些还适用,一般以前的俗语,能流传到现在,说明有它存在的意义,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很多老话,而下面这句“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知道它的意思。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萝卜拔掉之后,地头变宽了,而姑娘嫁走之后,嫂子喜欢了,这样翻译很浅显,其实在以前的社会,它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们先说“拔了萝卜地头宽”,萝卜大家都知道,正常情况下秋天播种,冬天采摘,特别是过年期间,在雪地里挖萝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当你拔一个,就会腾出一片空地,既然拔那肯定是从地头开始,于是拔的越多,地头就越宽,仔细想一下,有种土地排斥萝卜的感觉,土地如果有思想,它会想赶紧早拔早干净。

这样的话,下面这一句意思就很明显了,“嫁了姑娘嫂喜欢”,以前家庭人口多的时候,如果家里面子女多,有哥哥妹妹这样的,当哥哥结婚后,嫂子其实看弟妹是不顺眼的,都说嫁出去的姑娘,等于泼出去的水,而嫁进来的姑娘,可就成了家里的主人了,这样一来一回,嫂子认为这个家现在是自己的,而妹妹早晚要嫁人,等于是别人家的,这样一来,矛盾点就出来了,嫂嫂天天盼着弟妹赶紧嫁出去,这样的话,就不会在自己家里住了,所以,一旦弟妹嫁出去之后,嫂嫂是很喜欢的,不过,这也让我想起一句话,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啊!

其实,综合起来看,“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其实也是家里面过日子的问题,不过,上述现象,在现在的很多家庭已经不适用了,第一,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没有哥哥、妹妹,第二,现在人的思想已经很开放,嫂嫂和弟妹的关系,不再是那种针尖对麦芒,现在很融洽,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游玩都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开头小帮手就说了一句话,以前的俗语,有些已不在适用,当我们在遇到时,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也希望大家,好的俗语我们继续传承,不好的俗语直接摒弃就可以了。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嫂嫂嫌弃弟妹的情况还多不多?你认为这种情况该不该被淘汰?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农村俗语相关内容,可关注查看哦~】


农民的小帮手


农村俗语:“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

当菜地里的萝卜拔掉了,菜地就显得宽敞了; 当家里的姑娘出嫁之后,嫂嫂心里就高兴了。

这句话反映了过去农村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过的农村家庭,普遍性的生活穷困,而且子女众多,还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又不像现在外出打工,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家务,经济方方面面,导致姑嫂普遍关系不融洽。

姑嫂不和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婆媳关系引起。婆媳关系不好,作为女儿,大多数会跟妈同一战壕,从而影响姑嫂关系。

第二,婆媳关系没问题,但姑嫂因性格,家务,经济等引起一些矛盾。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因为引发矛盾的基础不复存在,或者没有过去那么多,那么严重,姑嫂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僵了,有的关系还挺好的了。

因为,姑嫂关系从根本上看,应该是很好相处的。她们年龄相若,同为女儿身,本应该更加有共同语言。在许多家庭中,姑嫂之间说说女人之间悄悄话,特别是小姑,常把有些不便对其他人说的话对嫂嫂说,甚至连自身的终身大事也和嫂嫂商量,而"长嫂若母”,做嫂子的可以无微不至地关心小姑的生活,成为姑子的贴心好友。


一念间山山水水


这句话直指农村小姑子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毕竟小姑子认为自己才是这家人,而儿媳妇认为自己已经嫁过来了自然就是这家人,就这样两个人之间也有了矛盾,都认为对方是外人。而小姑子结婚了之后自然嫂子会开心的笑着。



拔了萝卜地头宽

在农村一般萝卜都会种植在田地边上,因为萝卜一般下霜的时候才能收获,不像其他蔬菜在夏天的时候长出来。而农作物的种植基本上都是春天种,秋天收,只有萝卜是秋天种,冬天的时候食用。所以萝卜种植的话会妨碍其他农作物的生长,这样一来萝卜都会种在地头,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农作物。总的来说萝卜就是一个碍眼的角色,怎么放都不合适,只能放在地头了。而下霜收获的时候萝卜被拔出来,这样地头也就空出来了,就不会妨碍到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嫁了姑娘嫂喜欢

而和萝卜的形象一样,小姑子在家里的地位也非常的尴尬。将萝卜拔掉之后土地就变得十分的敞快,而小姑子一旦嫁人,那最高兴的一定是嫂子。毕竟在过去小姑子和嫂子之间的矛盾也不少,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外人。毕竟小姑子是早晚要出嫁的人,嫂子本来就是外人,所以彼此之间都不相互尊重,多有矛盾的事情。 其实女人的关系最复杂,不管是婆媳之间的关系还是小姑子和嫂子之间的矛盾,说的就是女人的强势对家庭的影响,而两个女人在家里都是被宠爱的人,在一起生活自然会有利益的冲突点。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惠农圈


农村俗语“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借用萝卜占地,来形容媳妇和小姑的微妙关系。婆婆媳妇小姑,这三个女人凑在一块,三个女人一台戏,就是一部很长的电视剧。婆媳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如果有小姑子的推波助澜,这三个在一起女人天天是一部大戏。

1.拔了萝卜地头宽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大的萝卜占很大一个坑,萝卜叶也是枝叶茂盛,跟其他作物争肥争光。在萝卜地里几乎不能套种其他作物,萝卜占土地,还争肥争光。去年就在萝卜地里种了一些小白菜,本想着弄小白菜的菜苗吃,萝卜生长迅速,而且枝叶茂盛,严重的影响了小白菜的生长。

2.嫁了姑娘嫂喜欢

未出嫁的姑娘和嫂子,也就是媳妇和小姑,也是水火不容。在婆媳关系上经常推波助澜,挑弄是非,甚至会在哥哥面前说嫂子的不是。小姑在外来媳妇的面前,总是看不顺眼,把嫂子当成外人。而媳妇认为,小姑迟早是要出嫁的,是别人家的人,也看不惯小姑经常在自己的男人面前搬弄是非。婆婆媳妇小姑,三个女人一台戏,经常有大戏看。小姑出嫁了,少个搭台唱戏,媳妇当然喜欢了。

农村俗语的精髓,就是能把复杂的媳妇小姑关系,用我们最常见的萝卜与其他作物争肥争光,用通俗易懂的一两句话一两句话总结。

更多的农村俗语,三农问题,敬请关注【昕瑞生态】

昕瑞生态


在我国,从古至今婆媳关系就是一大难题,另外姑嫂关系也是很棘手的,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形容姑嫂关系的,“拔了萝卜地头宽,嫁了姑娘嫂喜欢”。

种过萝卜或者见过萝卜地的人都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地里的萝卜本身是占不了多大地方的,但是萝卜叶子却是非常宽松的,而且往外扩着长,所以看着就比较占地方,到了收萝卜的时候,每拔出一个萝卜,地里就会空出一块地方,田地自然看着就宽敞了。


自古以来,除了婆媳之间的关系不好相处以外,姑嫂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好相处。因为男人结婚以后往往会更顾自己的小家,更疼爱媳妇,对于妹妹的关心就会减少,如果儿媳妇再跟公婆有矛盾的话,小姑子肯定是不愿意的,这就难免会找嫂子的麻烦。所以一旦姑娘嫁出去以后,嫂子就觉得舒坦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