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完美“汝瓷”是如何誕生的

完美“汝瓷”是如何誕生的

只有用汝州本地的原料生產,並符合一定行業標準的陶瓷產品,才能被稱為汝瓷

靖力 劉亞

完美“汝瓷”是如何誕生的

完美“汝瓷”是如何誕生的

72歲的河南省汝州市人朱文立,可能是汝州市本地汝瓷行業中最具匠人精神的一人。位於汝州市廣城中路轉盤南側的朱氏汝瓷公司,被朱文立佈置得頗有宋代民間作坊的味道:前廳是一些燒製好的汝瓷的陳列,後院的兩層小樓則是汝瓷的生產作坊和倉庫。

“如今汝瓷行業,外面的人比汝州的人懂得多的多了。”朱文立說,汝瓷在海內外名氣一直很大,銷路不錯,受到收藏界熱捧。目前,汝州市從事汝瓷行業的人員有數千人。在汝州市本地及周邊地區,甚至包括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等地區,一些不具備技術條件的地方和個人也紛紛燒造汝瓷,有的產品也貼上汝瓷的標籤流入市場,朱文立認為這是不嚴肅的。

讓人意外的是,對於這些汝瓷的“害群之馬”,朱文立表示不用採取什麼措施,自然會被市場淘汰,“這一行主要還是靠傳承和技術,那些人再怎麼仿,也仿不了真正的汝瓷,我們不怕他們仿。”

這樣極具文化自信的幾句話,背後卻蘊含著法律保護上的隱憂。汝瓷工匠們精於技藝,在商業上卻比較缺乏經驗,也缺乏保護汝瓷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劣幣驅逐良幣”,這一現象是否會在汝瓷行業中出現?

1.市場與傳承的悖論

近年來,隨著汝瓷行業興起,部分企業將不符合原產地標準的技藝引入到汝瓷的生產製作當中,致使大批量的所謂“汝窯”“汝瓷”流入市場,給真正的汝瓷手工藝人帶來嚴重衝擊,由此也產生了汝州本地汝瓷大師間一場關於市場與傳承的爭議。

“沒有市場,就沒有汝瓷的傳承。”汝州市玉松汝瓷總經理李曉涓說,只有走進日常生活,被大眾所接受使用,對於汝瓷來說,才是最好的傳承。

但是汝瓷的傳承又不能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在朱文立看來,市面上絕大多數汝瓷都不能被稱為汝瓷,只能叫臨汝瓷,或者民汝瓷,與北宋官窯裡生產的真正汝瓷有許多差別。朱文立認為,汝瓷就應當是小眾的,小眾是精品的前提,他自己燒製的汝瓷,一兩個月才有一窯,其中90%以上都要譭棄,至於燒出一件“完美的汝瓷”,無論如何也需要一年半載。這樣的工藝是無法滿足大眾市場的。

“傳統汝窯器型種類不多,但個個經典;一味固守傳統無法與時俱進,但創新不能偏離汝瓷的傳統工藝規範。”朱文立說,傳承與創新的共同目標應是追求優秀。比如在燒製技藝上,應讓更多人加入汝瓷傳承的隊伍,但在釉色方面,核心的汝瓷釉料配方不能隨意擴散,更不能搞濫。正如朱文立自己研製出來的釉料配方只傳授給了自己的兩個女兒。

李曉涓則表示,市場和傳承必須要結合在一起,汝瓷天生就是一種高端化商品,每一件汝瓷實際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如今這個“撞衫”“撞臉”的時代,汝瓷更符合大眾的個性化需求,市場前景十分樂觀。當然,前提是“與粗製濫造的工業化、流水線瓷器燒製分開來”。

2.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

“在多數人眼裡,知識產權的保護似乎主要針對的是高科技產品。其實,汝瓷作為傳統手工藝品,其傳承和經濟效益也和知識產權息息相關,也需要法律保護。”汝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劉新義告訴《方圓》記者。

劉新義介紹,從工序上講,汝瓷與其他瓷器相差不大,也分為練泥(即原料的採集與處理)、拉坯、印坯、曬坯、上釉、燒窯等工序。各地生產出來的瓷器為什麼有非常大的區別呢?一方面歸結於原料的不同,這與地理因素分不開,不同地方的泥土,其金屬、礦物質等含量就會不同,每個地方的原料都是獨一無二的。另一方面,陶瓷手工藝人的工藝有細微差別,對待陶瓷成品的嚴格程度也不同,造成了同一個地方的不同產品,也會有良莠之分。

基於汝瓷生產的這種特點,對汝瓷的知識產權保護應當從原產地地理標誌開始保護。劉新義表示,“只有用汝州市本地的原料,以及符合一定行業標準的陶瓷產品,才能被稱為汝瓷”。劉新義的思路與國家對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路一致。2004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劃定汝州市作為汝瓷原產地域保護範圍,2009年發佈《地理標誌產品:汝瓷(GB/T23397-2009)》(下稱《汝瓷》)的國家標準。2016年,汝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第一批12家汝瓷企業汝瓷地理保護產品專用標誌,同時籌劃成立原產地汝瓷保護協會,利用政府部門和民間協會共管的方式對原產地汝瓷品牌進行保護。

《汝瓷》明確寫道:“汝瓷,在本標準第4章規定的範圍內,用產自河南省汝州市現轄行政區域和寶豐縣大營鎮、肖旗鄉、商酒務鎮、趙莊鄉、城關鎮、楊莊鎮、石橋鎮、張八橋鎮等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內的主要原料生產的,釉料以氧化鐵為主要著色劑,經高溫還原氣氛燒製後,釉面成色呈現以淡青色為基調、質地如玉的陶瓷產品。”此即國家質檢總局對“汝瓷”的定義。

對於申請原產地地理標誌的汝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了嚴格的檢驗方法,包括目測檢驗、顯微鏡觀測檢驗、吸水率檢驗、變形檢驗等。

在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王振峰看來,針對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系列措施,讓汝瓷生產有了“規矩”和“準繩”。

王振峰表示,原產地地理標誌類似一種商標,它不僅表明了產品的地理來源,更重要的是作為特定產品的品質證明。一個產品貼上了原產地地理標誌,就和原產地的地理和人文因素聯繫起來,從而使產品具有了其他同類產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3.多途徑保護汝瓷知識產權

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只是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方面。在玉松汝瓷的展廳裡,《方圓》記者注意到,許多樣式獨特的汝瓷產品都貼上了“已獲外觀設計專利”字樣的標籤。

玉松汝瓷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存世汝瓷只有幾十件,樣式也比較少,比如荷口瓶、玉蘭杯、三足樽等,市面上汝瓷的許多樣式,都是後世創新而來的。其中,有的樣式是汝瓷手工藝人借鑑其他瓷器的,有的則是原創。為了保護一些難得的原創樣式,玉松汝瓷便積極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也得到了汝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商標保護是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2016年7月,河南省洛陽市中級法院判決了一起汝瓷商標權糾紛案。原告是河南汝寶齋瓷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同年申請註冊了“汝寶齋”商標,是汝州市比較早開始汝瓷生產的企業。2013年左右,汝寶齋公司發現洛陽市也有一家“汝寶齋”公司,而且也是從事汝瓷生產,並開設了網店大肆宣傳。在多次交涉未果後,汝寶齋公司將洛陽“汝寶齋”告上法庭。

法院調查認為,洛陽“汝寶齋”公司未經授權使用“汝寶齋”商標,極易使公眾誤解兩者為一家公司,對應了《商標法》第52條規定的給他人註冊商標造成其他損害的規定,主持調解並達成協議,被告立刻停止侵權,如果再次違約將賠償原告10萬元。

類似的汝瓷企業維權案件並不多。汝州市檢察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汝州本地的汝瓷企業,規模相對比較小,被侵權的情況較少,而一些較大的企業因為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或者因為陶瓷行業圈子比較小,相互都有借鑑和模仿而放棄維權。

在劉新義看來,要做好汝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一方面,要對外加大汝瓷原產地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力度,結合國家制定出臺的汝瓷地理標誌產品標準,強化對汝瓷工藝標準的規範和界定,突出汝瓷的地域性、故事性、歷史性、文化性等特徵,制定統一規範的汝瓷地理標誌產品管理制度,防止汝瓷品牌失落、行業內部衝突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要繼續探索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多種途徑,加強汝瓷產業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和法律意識,進一步強化汝瓷價值自信和產業發展預期,引導汝瓷產業工作者積極創新,設計出更新更好更有藝術價值的汝瓷產品,並及時通過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等方式,強化對汝瓷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努力打造獨一無二的汝瓷品牌。

4.司法保障汝瓷知識產權

“20世紀90年代以來,汝州的汝瓷企業間相互模仿、侵權盜版、互設壁壘等無序競爭的現象時常發生,其他地方也出現假冒汝瓷的生產企業,嚴重損害了汝瓷聲譽。目前,汝瓷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正處於汝瓷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淡薄、行政及司法保護被動的局面。”劉新義表示,汝瓷知識產權保護亟待建立相應機制。

比如,要儘快成立汝瓷行業協會。在行業協會中,可以設立汝瓷產業知識產權登記服務中心,免費提供登記、諮詢服務,並協助會員進行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確立行業內必須共同遵守的知識產權保護行為準則,建立行業內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機制。

此外,還可以創新“以保促用”的工作模式。針對汝瓷產品的特點,通過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細化各種產品許可使用的條件、模式,促使糾紛雙方達成協議,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形成產業聯盟。

“汝州市政府在行政服務上,也應當強化保護汝瓷知識產權的意識。”劉新義說。目前,汝州市政府正在重整科技局、工商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原有的知識產權方面的職能,統一由即將組建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管理,其主要職責是,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負責知識產權領域的行政執法,提高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信任度。

最重要的是,要以司法機制為保障,確立汝瓷知識產權保護的權威性和強制力。“汝州市檢察院正計劃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銜接機制,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由檢察機關牽頭聯合法院、公安及相關行政部門簽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配合制度,建立司法與行政執法部門移送涉嫌知識產權犯罪的信息通報制度,強化執法環節的溝通銜接和監督制約。

據悉,汝州市法院也正計劃向上級法院申請授權,在汝州建立知識產權審判法庭,探索訴前簡易調處模式,實現訴前調解案件的制度化、規範化、便利化。

劉新義認為,汝州市司法機關還需要多走訪陶瓷企業,瞭解企業遇到的法律瓶頸,向企業問需,通過組織專家、知名陶瓷企業及有關主管部門召開聯席會,以提出司法建議等形式,向企業提出解決問題及風險防控的建議及策略。

圖片攝影:張哲

圖片製作:陳思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