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虽然分分合合,但是,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所以虽然我国也有长达三分之一的分裂状态,但是人心思统,乃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千古第一人-秦始皇

秦始皇虽然只完成了短暂的统一,但那同样显示了人心所向,体现了历史的规律。秦末大乱之后,汉刘邦还是完成了大一统,并经过几代帝王的辛苦经营,把中国推向了空前的强大。汉末国家再次分裂,但是西晋完成了统一大业,再次顺应民心和历史规律。

即便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土,他们也会接受华夏的这种传统,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元朝不仅统一中国,而且把疆域拓展到遥远的欧洲。清朝也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我们现在的疆域,很大程度上就是从清朝继承来的。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正朔”,通俗点说,就是讲究谁是正统的一方。比如三国时期,蜀国虽然最小,但因为蜀主刘备是刘姓,是正统,所以诸葛亮才选择了保刘,并一次次北伐讨逆,蜀国的旗号在当时就名正言顺。曹操父子,从挟持天子,到篡夺皇位,是对正统观念的严重挑战。

话说到了东晋,中国分裂为两大势力,一是南方的东晋,一是北方的前秦。当时前秦已经统一了北方各族,而东晋却退守南方一隅。从力量上看前秦占领了北方广袤的土地,势力强大,最有实力统一国家。但是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东晋属于汉族,按照正统观念,当然还是东晋统一国家才符合汉人的愿望。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三八三年,前秦自恃国力强大,在皇上苻坚的统帅之下,九十万大军直逼东晋。东晋只好应战,但是迎敌的军队却只有八万。

以九十万对八万,那是绝对的碾压之势,所以苻坚胜券在握,夸口说,我的部队把马鞭子扔到江里的话,都能阻断江水。苻坚想来省事的,就派朱序(东晋名将)到东晋劝降,那架势,等于通知东晋,你们还是投降吧,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但是这个朱序却不这么想,他脑袋里想的却是东晋才是正统,所以他到晋营之中,不光没有劝降,反而给统帅谢玄出主意,说现在秦军还没有准备好,可以趁其立足未稳,出奇兵击之。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东晋名将-朱序

谢玄听从朱序的建议,给苻坚修书一封,说我方虽然弱小,但是我还不想束手就擒,你的部队后退一步,让我的人马渡河过去,咱们决一死战如何?苻坚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谢谢的要求,命令部队后撤。

大战在即,却突然后退,前秦部队有些慌乱,这时朱序及时喊叫:“秦兵败了!”秦军顿时溃不成军,主将苻融试图阻止溃退的秦军,却被退兵冲倒,正好被冲过来的晋军杀死。秦军更加成了无头苍蝇,没命地逃跑,这些几乎被吓死的秦军,听到风声和鹤鸟的叫声,都以为是晋国的部队,给后人留下一个风声鹤唳的成语。

皇帝派猛将前去劝降,猛将突然大喊四字,九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万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这一战,苻坚被彻底打败,九十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大军只剩下十万,而且他自己还受了箭伤。秦军元气大伤,各族纷纷反叛,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重新分裂为十个小国。苻坚不久被羌人姚苌所杀。

到下一次统一,已经是五九零年的隋朝了。朱序这一声呐喊,把中国的统一推后了二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