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崇禎皇帝

賢明的昏君

公元1627年,著名的木匠皇帝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崇禎登基,大明迎來了一個年輕有抱負的天子。本以為是重整朝綱,百姓安居熱業的新氣象,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無比。崇禎朝堂歷時十七年,十七年間天災人禍不斷,內憂外患不絕,最終在1644年的三月,自覺大勢已去的年輕天子選擇自縊結束了他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關於對崇禎的評價一直都是頗有爭議,褒貶不一。他想成為明君,想要振興這個日薄西山的帝國,為此他勤政簡樸,事必躬親。但是他又昏招頻出,錯不擔責,白白浪費登基初期大好的局面,所以有人罵他是昏君。然不管是明君還是昏招來評價他,小編認為是不準確的,如果非要評價的小編覺得賢明的昏君最適合他。

賢臣良將力保

崇禎當政十七年間,整個大明朝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不斷,內憂外患不絕。然而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之下,明朝依舊撐過了十七個年頭,不得不說許多的賢臣良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袁承煥保北京

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借道蒙古,進入大明覆地,明朝急招各地軍隊前往勤王,袁崇煥聽到消息後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支援。袁承煥先一步比皇太極趕到北京,本想讓軍隊進城修整,但是崇禎不允許,只好在城外駐紮。沒多久清軍到達,袁崇煥命令戴承恩在廣渠門列陣,祖大壽於南面列陣,王承胤在西北列陣,袁崇煥在西面列陣以備戰。清軍進攻祖大壽,祖大壽拼死奮戰,清軍久戰不下,於是撤退。明將劉應國、羅景榮等人率兵進行追擊,殺傷後金軍千餘人,而明軍死傷也很多,至此明朝京師之危解除。清軍撤退後,袁崇煥被以擅殺毛文龍,私下與清軍議和罪名處死。不論歷史是怎麼評價袁崇煥,但是這次力保京都不失他確實有很大的功勞。若是他沒有殺毛文龍,或許他的結局不會這樣吧。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洪承疇剿匪

崇禎二年(1629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崇禎四年,三斌總督楊鶴下獄,洪承疇接任。洪承疇與楊鶴不同,楊鶴對農民軍的策略是邊剿邊撫”,洪承疇的是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的農民軍。崇禎五年在慶陽與曹文詔、賀虎臣剿滅可天飛,崇禎六年於確山、朱仙鎮等地大敗高迎祥,迫使農民軍進入西部山區。崇禎十年在洮河一帶洪承疇與孫傳庭軍襲擊李自成,李自成敗走岷州。崇禎十二年先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而後又令曹變蛟於潼關設伏埋伏李自成,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逃走,至此農民軍陷入低潮,明朝短暫的出現迴光返照。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洪承疇投降——松錦大戰

崇禎十四年(1641年),崇禎命洪承疇率領八部總兵,集結寧遠準備與清決戰。洪承疇主張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但是兵部尚書陳甲新以糧餉不足為由催促出戰,崇禎也希望速戰速決,下旨催戰。洪承疇率軍與清軍在松山、錦州地區決戰,未想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軍心動盪,決定突圍南逃。未想大同總兵王樸一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結果引得各部人馬爭先逃跑,亂作一團。洪承疇突圍失敗困守松山城,不就城內糧草告急,副將夏承德私下投清,以作內應。城破,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祖大樂、洪承疇被俘虜後投降(洪承疇你怎麼就投降了呢)。不久之後,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而之後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明朝全線失敗。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孫傳庭剿匪

崇禎九年(1636年),高迎祥趁盧象升與洪承疇無暇他顧的時候,自湖廣復出,來到陝西,想要自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數天之後,高迎祥潰敗被俘,送往北京處死。崇禎十年,孫傳庭率部與各路明軍以優勢兵力接連打擊了起義軍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等部,平定關中以南。崇禎十一年先後擊敗了天星、混天星、馬進忠、馬光玉,又和洪承疇在潼關埋伏大破李自成。崇禎十二年被楊嗣昌誣陷,孫傳庭被拿罪下獄,也就是下獄這段時間,李自成猶如蛟龍入海一發不可收。崇禎十五年,李自成圍困開封,崇禎無人可用想起了孫傳庭,任命孫傳庭為三邊總督剿匪,並密令孫傳庭殺死賀人龍。八月,孫傳庭、楊文嶽、丁啟睿三路大軍圍剿李自成,不了三路大軍不能協調配合,部分將領懼怕起義軍的威勢,最終失敗。失敗之後,孫傳庭在陝西修整,崇禎連連催戰,孫傳庭無奈只得率軍出征。孫傳庭採用誘敵深入的戰略大破農民軍,不想農民軍人多勢眾,趁官軍打掃戰場之際,主力殺回,官軍不敵戰敗而逃。

明末被人稱為昏君的崇禎,為何可以堅守十七年?

孫傳庭戰死——郟縣之戰

孫傳庭戰敗後陝西后,招兵買馬,訓練士卒,經過一段時間官軍實力有所恢復。崇禎十六年,崇禎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不久又封他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並賜予尚方寶劍,隨後再次催促孫傳庭出戰,無奈之下孫傳庭率軍十萬兵出潼關。李自成接到消息之後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放棄了潼關至郟縣地區,把主力部隊部署在郟縣以南。孫傳庭攻下洛陽之後得到情報:李自成的老營在唐縣,精銳部隊在襄城,地方上任職的文武官員屯聚在寶豐。孫傳庭根據這個情報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行動,首先攻破寶豐,斬偽州牧陳可新等,然後揮師唐縣,將安置在那裡的民軍家屬斬殺殆盡。九月十四日,明軍和李自成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李自成不敵戰敗而逃,官軍緊追不捨,不想此時天降大雨,官軍糧道出現問題,李自成趁此機會命劉宗敏抄小路截斷明軍糧道。因為糧道出現問題,明軍軍心浮動,孫傳庭無奈只能率軍迎回糧食,留下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未想,留守軍士看到大部隊撤離,紛紛效法,隊伍大亂,李自成乘此機會展開反擊,明軍一路逃到南陽才展開反擊。明軍白廣恩部火車營招架不住,率先敗退引起連鎖反應,戰場形勢大變,明軍敗退,孫傳庭戰死。

孫傳庭戰死之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和農民軍交戰了,幾個月之後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縊身亡,所以《明史》記載傳庭死,而明亡矣。可以說整個崇禎十七年就是一部忠臣良將的血淚史,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明朝十七年,無奈崇禎皇帝識人不明,辨認不清,多次催戰,造成大好的局面隨著這些能臣干將的離去而崩塌。有時候小編不禁在想如果崇禎換成劉禪,不知道明朝能否支撐的更久呢?畢竟蜀漢在失去諸葛亮之後,還苦苦支撐了29年啊。各位網友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